APP下载

北京通州区节约型学校建设推进策略研究

2015-04-30肖宝军商学军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节约型通州区节约

肖宝军 商学军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我国在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对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学校作为资源的直接消耗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承担着节约资源的任务,而且肩负着节约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但是,我们校园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如教室中的长明灯、卫生间中的长流水、纸篓中刚用了一半的练习本、餐厅里只吃了两口饭菜就被扔掉的餐盒等浪费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学校教育在思想认识、教育途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2010年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区县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具体落实教育部关于节约型学校建设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工作。

同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2010年下发的《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绿色学校)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京教勤[2010]12号)中,对相关术语进行了解释,其中,对节约型学校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概念界定。节约型学校,就是指在学校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构建节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用节约思想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节约品德和能力,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影响节约型学校建设推进的因素主要包含管理、研究、培训、评价四个方面。其中,管理是基础,研究是方向,培训是保障,评价是动力。对于区域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四个方面,要重点进行策略干预。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实践,北京市通州区探索出四项行之有效的区域推进策略。

一、管理统筹策略

区域层面下的节约型学校建设的管理统筹作用,主要表现为组织保障、政策支撑、协同推进三个方面。

(一)组织保障,建立节约型学校建设组织机构

节约型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组织与管理、教育与宣传、学校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此项工作,需要行政力量干预,科研人员参与。为此,通州区成立了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区教委主任担任组长;区教委主管主任为副组长;中教科、小教科、幼教科、财务基建科、发展规划科的科长,教师研修中心主管主任为主要成员。

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共同介入,解决了谁领导、谁指导的具体问题,提高了学校的重视程度。

(二)政策支撑,制定和颁布节约型学校建设的文件

三年来,通州区教委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五项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对节约型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把节能减排、优化环境、低碳生活、绿色学校等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当中,培育学生的节约思想品行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各中小学、幼儿园对照相关标准,在认真做好自查工作基础上,做好节约型中小学校(绿色学校)先进校、示范校的申报工作”。文件的制定与颁布,使通州区节约型学校建设走上了规范化路道。

(三)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通州区教委定期组织学校管理者参加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会议,区级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分头布置考核、评估、培训、指导等相关工作,要求各单位依据自身实际,抓住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初中建设工程、抗震加固工程的契机,成立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健全节约管理制度和投资管理制度,依托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途径进行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节约型学校建设涉及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多个方面,单打独斗孤掌难鸣;需要统筹规划,使得各个部门及成员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二、科研引领策略

在节约型学校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其发展方向、目标、内容等树立科学的认识,采取科学的决策。培养具有节约意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需要我们对教育内容、模式、方法进行积极的研究实践。

(一)拓展节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大力倡导:学校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探索节约型学校建设管理推进的思路和方法;总务后勤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开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科研活动和科技发明实践活动,探索设备节能、措施节能的方式与方法;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利用学科教学、主题活动进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同时,鼓励学校建立科技小组或者社团,选择学校经验丰富教师、聘用校外专业人员进行辅导,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活动中。

(二)深化节约型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是节约型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我们抓住抗震加固,改建、扩建的契机,积极协调各级主管部门,在校舍与设施建设中提高节能减排科技含量,促进学校由单一的资源消耗单位向节能减排示范单位转变;另一方面,鼓励学校按照循环经济理论,认真研究,科学设计,在节能、节水、节电、节材、节粮等工作中,节约成本,提高利用效率,并对学校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三)建立研究奖励制度

研究工作需要经费支持。区教委划拨专项经费,鼓励、表彰教职员工开展节约教育研究和实践、节约行为和节约成果,并且联系区科委,把节约教育研究实践成果列为通州区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范围。

三、培训提升策略

能否建立一支以教师为主、管理人员为辅的高素质的节约教育与管理队伍,培训至关重要。

在培训内容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广大教师迫切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培训内容,即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渗透点的选择与实施、科研课题的开展、节约型校园环境建设。为此,除了参加市教委相关培训外,我们还组建市区两级专家培训团队,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开设了“可持续教学模式”“科研方法”等培训课程。

在培训形式上,我们按照校长、副校长、总务主任、学科教师等不同培训对象,分析其身份特征、职责特征、学习特征,即专业素养、岗位胜任力、学习类型,将培训设计为专题教育式、案例分析式、实地参观式等多种形式。

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使每所中小学、幼儿园节约型学校建设系统中各个板块、各个因素同时得到发展。

四、评价激励策略

评价环节是节约型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面对不同层次、不同起点的考核客体,我们采取“以绝对考核为主轴,以相对考核为两翼”的思路,创新考核方式,在确保相对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调动所有考核对象的积极性。在考核过程中,我们按照区域布局,将学校分为农村小学组、城镇小学组、农村中学组、城镇中学组四个组别。分组考核的方式既实现了评价的公正合理性,又保护了全体学校参与的积极性。

管理统筹、科研引领、培训提升、评价激励四大策略,对区域节约型学校的深入推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节约工作制度化、资源利用合理化、干部与教师队伍专业化、学生发展主动化、节约工作特色化、教育效果延伸化六个方面。通州区东方小学的“校服传递”系列活动,实验一小的“绿色校园”系列活动,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等学校开展的“培养文明就餐好习惯”的做法,先后由人民网、搜狐网、首都之窗网站、通州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总之,节约型学校建设是节约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持续关注,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其科学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利民.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46.

[2]罗杰,钱丽霞.在我们的学校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113.

[3]刘志东,石亚洲.高校节能研究论文集[A].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9-14.

[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M] .王永贵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11.

[5]钱丽霞,李政.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的政策与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5).

[6]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以“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为例[J].教育研究,2010(2).

[7]商学军.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保障能力——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对中小学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报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2).

编辑 吴婷 校对 潘雅

猜你喜欢

节约型通州区节约
节约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桃花正艳 授粉正忙
狐狸的把戏(续编三)
狐狸的把戏(续编二)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基于节约型的休闲农庄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