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

2015-04-26朱燕玉聂桂萍占绘华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病死率脑出血显著性

朱燕玉,聂桂萍,占绘华

(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105)

脑出血病人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吞咽言语及认知障碍等,导致病人生活质量受到显著的影响[1]。治疗上,急性脑血管疾病都有前期的治疗时间窗,脑卒中病人一般为6h[2],超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可能给病人的预后带来极大的影响。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是一种尽力缩短医疗救治的时间,力争为病人在临床治疗上争取宝贵时间的一种高效护理模式。为了提高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救治率,我院尝试将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病人的常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2年4月—201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54.2±4.6)岁;病人从发病到救治时间为10~240min,平均(53.5±12.1)min。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7~78岁,平均(55.2±4.7)岁;从发病到救治时间为11~250min,平均(56.3±11.8)min。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出血量以及救治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接诊、病情的评估、分诊,并采用相关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治疗。在初步对病人进行救治后,引领病人家属缴费并联系相关科室,办理住院手续。观察组应用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具体过程如下。①急救物资与人员的准备:先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工作,病人一旦到达急诊科后则立即启动生命绿色通道,按规范的救治流程,15min内迅速完成病情评估及急救措施,主要包括对病人生命体征的评估,以及如何实施急救措施的评估。②急救过程相互配合:急诊快捷护理还需要进行良好默契的配合,如在医生进行检查时,护理人员需要完成相关指标的采血、抽液和送检。医护人员携带相关的急救设备,以备病情变化时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并做好相关的护理记录。③密切注意病人的生命特征:完善相关的检查,主要包括CT和(或)磁共振、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根据医生的要求,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对于有并发症且需要紧急手术的病人则尽快完成术前护理准备工作,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如介入室或手术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接受正规治疗时间及住院期间病死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4]评分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同时对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5]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接受正规治疗的时间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分别死亡3例(7.5%)和8例(20.0%),两组接受正规治疗时间分别为(45.2±11.4)、(72.3±18.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86,t=13.07,P<0.05)。

2.2 两组病人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的评分分别为19.6±5.4与20.5±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分别为7.8±2.3,而对照组为10.5±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7,P<0.05)。

2.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6.57、60.61,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比较()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比较()

组别 n 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 照 组 4033.2±7.851.2±13.931.6±6.250.1±1.1观 察 组 4034.1±8.181.2±25.332.3±6.165.7±1.2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病死率较高,病情发展迅速,及早恢复脑血流灌注、抑制脑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目前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6]。而急诊快捷护理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全面地评估病人病情,进行规范地护理操作,可有效防范或减少护理差错,从而避免由于遗漏或疏忽而影响或耽误救治时间,做到快速、准确、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7]。因此,急诊快捷护理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在采取快捷护理流程后,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可以看出,快捷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救治效率,可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病人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从预后效果看,经相关救治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两种救治模式对病人病情均有一定的效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FMA平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病人相关肢体功能改善得更好,预后效果更佳。

由此提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以在接诊、挂号、缴费、检查、治疗、住院等环节上省去大量时间,使病人能够更快地接受专科诊治,及时得到最佳的治疗,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减低病死率,可有效帮助病人恢复肢体功能,改善预后。综上所述,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病人中应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1]吕玲玲.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4):606-607.

[2]杨微,李欢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26-27,31.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1,43(35):4013-4017.

[4]张桂芳,王艳.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20-121.

[5]程丽梅,胡子春,刘贤玲.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34(34):176-177.

[6]王素云,周岩冰,王志宏,等.不同营养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1):76-78.

[7]位兰玲,王玉玲,孙秀杰,等.ACS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及对病人预后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6):506-508.

猜你喜欢

病死率脑出血显著性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