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药夏至草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015-04-26方奕巍赵晶晶王秀梅何军伟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提物淋巴本草

杨 丽,方奕巍,赵晶晶,王秀梅,4,何军伟*

(1.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民族药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4; 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1400; 4.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民族药夏至草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杨 丽1,方奕巍2,赵晶晶3,王秀梅1,4,何军伟1*

(1.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民族药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4; 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1400; 4.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夏至草资源丰富,在中、藏、蒙医药学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抗炎、利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夏至草具有改善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活血化瘀、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半日花烷型二萜、苯乙醇苷、黄酮类。对夏至草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进行系统文献综述,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夏至草的临床用药、质量控制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夏至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综述

夏至草(Lagopsissupina(Steph) IK.Gal.)为唇形科夏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夏枯草、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草、灯笼棵、小益母草、假茺蔚、假益母草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1-2]。夏至草其味辛、微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养血活血、清热利湿之功效,可用于主治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晕、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等疾病[1]。夏至草始载于《陕西中草药》,用药历史悠久,历代本草中列于茺蔚项下,功用与益母草相似,为妇科用药[3]。除作为中药使用外,夏至草还广泛用于藏医和蒙医药学,具有抗炎和利尿等功效[4]。在众多藏药本草中均有夏至草的记载,《晶珠本草》[5]《新修晶珠本草》[6]《藏药志》[7]《中华藏本草》[8]和《中国民族药志要》[4]中使用的药用部位包括花、叶及全草,其藏药音译汉文名为“兴替纳博、兴日里嘎博、兴托里嘎保” 等,具有消炎和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和遗尿症。在《中国民族药志要》和《中华本草·藏药卷》[9]中使用的药用部位还包括地上部分及种子,具有消炎止痛、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翳障、沙眼、结膜炎等眼病、血热证、血热上行引起的目赤肿痛、寄生虫引起的胃肠绞痛。此外,在《蒙药正典》[10]、《内蒙古植物志》[11]及《中国民族药志要》中夏至草全草蒙药音译汉文名为“查干-西黄格体”,具有消炎和利尿之功效,主治沙眼、结膜炎和遗尿等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至草植物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改善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活血化瘀、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等,半日花烷型二萜、苯乙醇苷、黄酮类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夏至草资源,发掘民族民间的药用潜力,本文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综述。

1 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从夏至草植物中共提取出28种化合物,包括半日花烷型二萜(1~15)[12]、苯乙醇苷(16~19)[13]、黄酮(20~21)[14]、甾体(22~24)[15-16]、三萜(25)[16]和脂肪酸(26~28)[15-16]类。结果见表1、图1。

续表1 夏至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2 药理活性

目前,关于夏至草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等方面,另外还包括心肌保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然而,对夏至草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较少,仅对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研究。

2.1 改善血液、淋巴循环障碍

血瘀证是多种疾病发展的中间环节,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淋巴微循环作为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与血液微循环障碍互相影响,可协调作用[17]。刘艳凯等[18]采用右旋糖酐(Dextran 500)致大鼠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研究发现夏至草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与扩张微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血黏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张玉平等[19]研究报道,夏至草生物碱可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淋巴微循环障碍。张利民等[20-22]研究发现,夏至草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和淋巴微循环障碍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还可较好地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转归时淋巴循环障碍。王伟平等[23]采用Dextran 500诱导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研究发现夏至草提取物可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异常,提高器官血液灌注,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晁怀宇等[24-25]研究发现,夏至草醇提物可明显减轻Dextran 500所致急性微循环障碍(AMD)大鼠小肠、胃、肝等器官的血液灌注量及淋巴微循环障碍。同时,还有其他文献[26-30]也得到类似的动物实验结果。

图1 夏至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

2.2 心肌保护作用

张晓云等[31]研究表明,夏至草生物碱对离体豚鼠心室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刘亚军等[32]通过离体灌流法探讨夏至草提取物对家兔心脏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夏至草提取物可增加家兔离体心脏心肌收缩力,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此外,梁海峰[33]等采用Dextran 500致大鼠实验性DIC心肌损伤模型,研究发现夏至草醇提物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组织细胞的自由基损伤、降低炎症因子NO的生成与释放,降低NO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目的。

2.3 抗炎作用

李俊杰等[34]采用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发现夏至草醇提物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各脏器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NO含量,从而减轻组织细胞的炎症损伤起到抗炎作用。侯利亚[35]及晁怀宇[25]等研究也得出类似的实验结果。

2.4 抗氧化作用

胡树青等[36]研究报道显示,夏至草乙醇提取物对四种食用油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作用,并指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延长脂肪氧化的诱导期。晁怀宇等[25]研究发现,夏至草醇提取物对高分子Dextran 500致DIC大鼠肺损伤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组织细胞的自由基损伤及抑制NO的产生,降低NO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细胞完整性有关。李俊杰等[37]采用Dextran 500致AMD大鼠器官自由基损伤模型,得出类似的结果。此外,张有成等[38]研究发现,夏至草醇提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多器官自由基损伤模型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组织细胞的自由基损伤有关。

2.5 其他作用

王旭等[39]采用Hep-2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对夏至草的水、95%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HSV-1抑制活性评价,结果显示三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95%乙醇提取物效果最好。

康文艺等[40]研究发现,夏至草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部位在浓度为1.5mg/mL的条件下,均表现出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强,优于阳性药阿卡波糖,其IC50值分别为868.47、1 081.27μg/mL,为治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

3 结语

民族药夏至草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其多部位皆可入药。目前,夏至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小极性的二萜、苯乙醇苷、甾体等成分,而极性较大的成分及传统上认为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需进一步研究。

在生物活性方面,夏至草提取物具有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心肌保护作用及抗炎等作用,与其传统活血化瘀、消炎的功效一致。据文献报道[41],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从夏至草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夏至草素具有松弛血管[42-43]、保护心脏[44]和解痉镇痛[45-47]等生物活性。

因此,夏至草中半日花烷型二萜类成分的研究,对阐明夏至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夏至草作为中药使用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常与益母草配伍,与益母草的活血祛瘀功效成分半日花烷型二萜类是吻合的。另外,夏至草在藏、蒙医学临床上可用于消炎止痛,提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可能是半日花烷型二萜类成分。因此,迫切需在藏、蒙、中医民间传统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对其抗炎镇痛、利尿、活血化瘀等方面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发现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开发出具有独特疗效的民族民间新药,多民族药物的开发及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对带动藏、蒙区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七卷,55-56.

[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下册,2560-2561.

[3] 李佳,陈玉婷.夏至草文献考证[J].中华医史杂志,2001,31(2): 113-114.

[4] 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61.

[5] 帝玛尔·丹增彭措(著),毛继祖(译).晶珠本草[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7.

[6] 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41.

[7] 杨永昌.藏药志[M].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300-301.

[8] 罗达尚.中华藏本草[M].北京: 民族出版社,1997:201.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3.

[10] 柳白乙拉.蒙药正典[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6.

[11] 《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植物志[M].第2版.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第四卷,203-204.

[12] LI H,LI MM,SU SQ,et al.Anti-inflammatory labdane diterpenoids from Lagopsis supina [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14,77(4): 1047-1053.

[13] 杨永利,郭守军,张继,等.夏至草亲水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3): 551-555.

[14] 李佳,陈玉婷.夏至草中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2,37(3): 186-188.

[15] 李作平,卫恒巧,郭振奇,等.夏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河北医学院学报,1990,11(2): 71-72.

[16] 袁久荣,李全文,李智立.夏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7): 421-423.

[17] MAYALL RC,MAYALL AC,MAYALL JC,et al.Lymphatic dysfun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ysregulated heperdynamic blood flow (the heperstomy syndrome).Lymphology,1997,30(2):98-103.

[18] 刘艳凯,刘圣军,赵自刚,等.夏至草生物碱对大鼠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转归时血流动力学的调节[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4):210-213.

[19] 张玉平,刘艳凯,姜华,等.夏至草生物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6,10(3):166-167.

[20] 张利民,姜华,任君旭,等.夏至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4,22(7):14-16.

[21] 张利民,姜华,刘艳凯,等.夏至草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淋巴微循环的作用[J].中药材,2004,27(7):509-511.

[22] 张利民,姜华,刘艳凯,等.夏至草提取物对失血性大鼠转归时淋巴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4):286-288.

[23] 王伟平,李俊杰,张利民.夏至草提取物对血瘀大鼠器官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6,24(9):17-18.

[24] 晁怀宇,万向军,马文波,等.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器官损伤的干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2):19-21.

[25] 晁怀宇,张玉平,刘正泉,等.夏至草醇提物干预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652-1653.

[26] 张健,赵自刚,牛春雨,等.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干预作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4):461-464.

[27] 李延伟,雷慧,刘正泉,等.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9,13(3):179-182.

[28] 边永玲,刘正泉,牛春雨,等.夏至草醇提物对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6(6):338-341.

[29] 边永玲,刘正泉,张玉平,等.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器官血流量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3):36-38.

[30] 牛春雨,李继承,刘艳凯,等.夏至草醇提物对大鼠淋巴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914-917.

[31] 张晓云,赵兰平,刘艳凯,等.夏至草总生物碱对休克血浆所致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效应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2):32-33.

[32] 刘亚军,祁秀峰,翟新玲,等.夏至草对家兔离体心脏收缩力的影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8,15(2):8-8.

[33] 梁海峰,王伟平,张玉平,等.夏至草醇提物对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650-1651.

[34] 李俊杰,赵自刚,牛春雨,等.夏至草醇提物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3):27-28,30.

[35] 侯利亚,赵自刚,牛春雨,等.夏至草醇提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8,12(1):5-7.

[36] 胡树青.夏至草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2,(5):53-54.

[37] 李俊杰,王伟平,赵自刚,等.夏至草醇提取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7,11(5):300-302.

[38] 张有成,韩瑞,侯亚利,等.夏至草醇提物对休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909-1910.

[39] 王旭,姚梅悦,孔静,等.夏至草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1):928-931.

[40] 康文艺,张丽,陈林,等.两种唇形科植物荔枝草和夏至草α-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J].中成药,2010,32(3):493-495.

[41] 周勤梅,彭成,刘娟,等.益母草属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4,37(9):1691-1695.

[42] KHAN A,ULLAH R,KHAN A,et al.Vasodilator effect of Phlomis bracteosa constituents is mediated through dual endothelium-dependent and endothelium-independent pathway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2012,34(2):132-139.

[43] ELBARDAI S,MOREL N,WIBO M,et al.The vasorelaxant activity of marrubenol and marrubiin from Marrubium vulgare[J].Planta Medica,2003,69(1):75-77.

[44] MNONOPIA N,LEVENDALA R,DAVIES-COLEMANB,MT,et al.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marrubiin,a diterpenoid found in Leonotis leonurus extrac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1,138(1):67-75.

[45] HUSSAIN J,ULLAH R,KHAN A,et al.Antispasmodic and ca++antagonist potential of marrubiin,a labdane type diterpene from Phlomis bracteosa[J].Journal of Pharmacy Reaearch,2011,4(1):178-180.

[46] MEYRE-SILVA C,YUNES RA,SCHLEMPER V,et al.Analgesic potential of marrubiin derivatives,a bioactive diterpene present in Marrubium vulgare (Lamiaceae)[J].Farmaco,2005,60(4):321-326.

[47] DE JESUS R A P,CECHINEL-FILHO V,OLIVEIRA A E,et al.Analysis of the antinociceptive properties of marrubiin isolated from Marrubium vulgare[J].Phytomedicine,2000,7(2):111-115.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9-21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才引进项目(2014RC003);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MD1334)

杨丽(1986-),女,硕士,江西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中药化学与质量评价研究。

何军伟(1985-),男,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药与民族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E-mail:jxtcm_hjw@163.com

R284.1;R285

A

1673-2197(2015)22-0003-04

10.11954/ytctyy.201522002

猜你喜欢

提物淋巴本草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黄水枝醇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丹参醇提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