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2015-04-17陈科灶

福建林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合作项目海丝核心区

文/陈科灶

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文/陈科灶

福建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在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福建发展,把福建定位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核心区。林业部门更多关注的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一带一路”研究不多,主动融入不够。本文对林业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发挥林业在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提出

2013年9 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成为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往来的重大战略构想,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将福建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一带一路”建设主要目的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核心是促进经济贸易,通过贸易实现沿线各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推进“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还发起成立了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包含林业。《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了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领域重点合作项目建设。目前,荒漠化防治、两个境外林业合作项目分别纳入“一带一路”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库。

二、如何发挥福建林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两个核心区之一,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目前,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制定“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实施方案”。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省份,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林业部门应当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紧紧抓住契机,扩大对外开放。建议积极与发改部门对接,抓紧编制《推进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林业行动方案》,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

(一)鼓励进口木材,利用好国外资源。福建省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山多林多是福建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省森林面积801.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95%、居全国首位。2014年,福建省生产商品材575万立方米,竹材6.7亿根,但每年仍要进口大量木材。从目前情况看,福建进口木材的主要来源是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乌克兰等国家,但珍贵树种用材进口主要来自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可以依托漳州、莆田等优良港口、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示范基地和全国唯一海上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等优势,以及华人华侨(闽籍华人华侨1580万人,大多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沿线国家)和莆田木材商(莆田常年在外做木材生意的人近20万,经营着8万多家企业)优势,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多边合作,鼓励进口当地合法采伐的木材,努力把福建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海上进口木材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

(二)促进林产品贸易,拓展新的市场。福建省林业产业发达,201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3971亿元,居全国前列;2013年福建省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8.5亿美元,林产品贸易增长的空间还很大。通过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创造更加自由开放的林产品贸易和林业投资环境。同时,引导成立全省林产品贸易企业联盟,通过“9·8”厦门国际贸易投洽会等展会推介企业产品,拓展新的市场。组织相关林业企业积极参与贸易谈判,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三)推动对外投资,建立原料林和加工基地。过去,福建以进口木材原料为主,对外林业投资较少。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促进“资本和产能”双重输出,鼓励和引导林产加工企业到“海丝”沿线相关国家租地造林,投资发展原料林基地,利用当地良好的水热条件,培育森林资源。同时,与当地合作经营林产加工企业,把良好的经营和加工技术带给“海丝”沿线国家,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森林资源,共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林业合作项目对接实施。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福建林业外事活动和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在林业利用外资(世行贷款、欧投行贷款)、科技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发挥福建作为核心区的优势,积极与国家林业局对接,参与目前正在执行的全国林业对外合作项目以及已纳入“一带一路”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库的境外林业合作项目的实施。继续抓好闽荷花卉、中(闽)德林业等现有林业合作交流项目实施的同时,认真研究相关优惠政策,策划生成一批福建林业对外合作项目,争取更多林业项目纳入全省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合作领域。同时,推动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林业合作专业园区,征集一批民间林业经济合作项目,积极帮助做好跟踪对接服务。今后福建林业外事活动,首先应安排到“海丝”沿线国家,积极帮助推动林业合作项目对接和实施。

(五)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好区域生态安全。福建是东亚-澳大利亚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节点,也是红木等珍贵木材以及象牙等进口加工的集中地之一。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博会”、“花博会”等展会平台,举办并邀请“海丝”沿线国家参加林业生态文明论坛,充分发挥林业对外交流桥头堡作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特别是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担当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一起保护好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厅办公室)

责任编辑/叶忠华

猜你喜欢

合作项目海丝核心区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核岛主设备安装正式开启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海丝泉州 20余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对接
海丝源头——泉州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海丝海博会四月启幕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