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5-04-17杨晓曦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车流量屏障监测点

杨晓曦,刘 军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云南 昆明650034)

1 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速公路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速公路发表带来交通运输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声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以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为例,对运营期的高速公路产生的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价,探讨了现场监测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意见,为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借鉴,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科学发展。

2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实例与评价方法

2.1 布点原则

结合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中的噪声监测布点,着重考量环评报告中预测结果超标、拟采取环保措施以及实际情况变化较大的敏感点。监测点位的分布要尽可能反映不同路段相对高差、路况、车流量等差别给敏感目标带来的噪声影响。选择线路附近比较开阔、不受人为干扰地段,设噪声衰减监测断面。选择距离公路较近,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24h连续监测,掌握公路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以及24h车辆类型结构和车流量的变化情况。选择已建设了声屏障降噪措施的敏感点进行声屏障的隔声降噪效果监测。

2.2 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项目为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监测数据应包括Leq、Lmax、Lmin、L10、L50和L90,同时记录时段、分车型(大、中、小)的车流量,24h连续测量的监测因子还需有Ld和Ln数值。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90-2004)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公路》(HJ552-2010)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设备选用AWA6228声级计和AWA6221A校准计。

2.3 监测点位及频次

敏感点环境现状噪声监测:在住户窗前1m,高1.2m处进行监测。声屏障效果监测:在声屏障后方中间住户窗前1m、高1.2m处设一监测点,同时选择无屏障开阔地带且与声屏障后方监测点等距离同高处作为对照点同步测试,对照点和声屏障后测点之间距离应大于100m。衰减断面监测:在垂直于路中心线的垂线上分别布设5个监测点位,距路中心线距离分别为20m、40m、60m、80m、120m(同为1.2m高)处。5处测点同步监测2d。24h连续监测:在指定地点进行24h连续不间断监测。给出各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同时记录分车型的车流量。同时给出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的等效连续A声级(Ld和Ln)。监测频次除24h连续监测点位外,其余点位共监测2日,昼间监测2次,夜间监测2次(22:00~0:00,1:00~6:00内各一次),每次20min,同时观测和记录分车型的车流量。

2.4 监测结果与评价

本次交通噪声监测断面包括敏感点环境现状噪声监测、声屏障效果监测、24h连续监测及衰减断面监测共计39个,出具监测数据336组。

2.4.1 环境现状监测

在项目监测中,16个环境现状点共计22个监测断面,1类声环境功能区8个,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各1个,4类声环境功能区12个。其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44.3~62.6dB(A)之间,夜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43.9~56.6dB(A)之间;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57.3~59.1dB(A)之间;3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53.1~55.4dB(A)之间,夜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48.6~51.1dB(A)之间;4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53.5~67.7dB(A)之间,夜间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在48.8~65.8dB(A)之间。沿线敏感点处的声环境评估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2.4.2 声屏障效果监测

声屏障降噪效果与声屏障材质、布局方式密切相关。根据监测结果,声屏障内前排住户窗外1m和声屏障外等高同步监测,昼间降噪效果在3.4~5.5dB(A)之间;夜间降噪效果在2.6~6.7dB(A)之间。声屏障的设置起到了一定的降噪效果,见图1。

2.4.3 衰减断面监测

测点在距中心线20m、40m、60m、80m和120m同步监测,在距离范围内满足声源衰减规律。距离中心线120m的监测点位昼间噪声强度为50.4~51.6dB(A),夜间噪声强度为48.7~49.8,可见,防护距离100m以上交通噪声影响较小。

2.4.4 24h连续

24h连续噪声监测值为54.0~66.2dB(A),Ld为60.2,Ln为56.5。噪声最小值对应时段为夜间02:00~03:00,最大值对应时段为昼间11:00~12:00,详见图224h连续噪声监测图。昼间车流量整体大于夜间,全天的高峰车流量出现在11:00~12:00时,最小车流量出现在03:00~04:00。

2.4.5 分车型的车流量

在监测期间,全线交通噪声与车流量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车流量的日昼夜比大约为1∶0.75~0.89之间。昼间车流量以中小型车最多,大型车其次,中型车最少;夜间车型比与昼间雷同。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随车流量的增大而升高,随车流量的减少而降低(图1和图2)。

图1 声屏障效果噪声级变化

图2 24h连续噪声监测

3 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过程中需重视的问题分析

3.1 需要关注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在昼夜分布方面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高速公路中,其交通流量高峰期是在9:00~11:00时、15:00~17:00时、21:00~23:00时这3个时段。而在本项目中,车流量高峰期集中在11:00~12:00时,而昼间其他时间车流量起伏不大。此外,昼间和夜间总体车流量还是存在差异的,夜间中型车相对较少,小型车次之,大型车流量在夜间与昼间不明显或持平。所以,不同的城市自身发展程度以及交通便利性的差异化,致使其交通流量的高峰时段和车型配比情况有所不同。对所监测的高速公路,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区域经济条件分析,了解和掌握区域交通特点和路况信息,方可有效解决交通噪声的影响并开展声环境污染防治。

3.2 需要关注高速公路噪声产生的背景的问题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要求,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但在实际操作中,突发性噪声和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背景噪声必然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特别对于噪声级处于临界范围内的情况,这样就应该考虑背景噪声的修正,可以在监测之前对无人为活动干扰的背景噪声做下记录,从而对整个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值和可疑值进行剔除或修正。

4 高速公路声环境污染的建议措施

4.1 加强跟踪监测

加强交通噪声跟踪监测,对敏感区域两侧设置声屏障,对声屏障后的居民房屋设置隔声窗,完善噪声防治措施。对于在防护距离以内的住户实施搬迁。

4.2 加强公路的维护和管理

公路工程养护部门应经常养护路面,对破损路面及时修补,以保证公路路面状况良好。同时,高速公路交通噪声与车流量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大型车辆对声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加强机动车辆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才能更为有效的减少对环境噪声的影响。

4.3 加强科学研究

进一步健全和规范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技术,完善监测数据的修正内容,同时对声传播规律及衰减特性开展更为系统的研究,提高噪声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快研制和推广环保消音材料的运用,在工程项目设计之初和投运期间有效减少和缓解公路沿线敏感区域的声环境影响。

5 结语

目前,关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的技术与规范都有缺陷,为监测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规范的探讨,关注监测的特点,加强规范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方法以及评价方法,从而促进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科学发展。

[1]贾昌梅.公路交通噪声监测及其方法探索[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2(4).

[2]范东平,张玉环,徐文彬,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型验证[J].环境工程,2012(S1).

[3]周兆驹,卢伟玲,石红蓉,等.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偏差探析[J].声学技术,2007(2).

[4]周兆驹,卢伟玲,石红蓉,等.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偏差探析[J].声学技术,2007(2).

[5]魏卫刚,葛剑敏,张 华,等.早期衰变时间与信噪比对语言清晰度影响实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

猜你喜欢

车流量屏障监测点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屏障修护TOP10
对岐山县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地力变化的思考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参考答案
安阳县大气降尘时空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