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要点探讨

2015-04-17吴素芳张鹏飞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示范园区工业园工业园区

吴素芳,张鹏飞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环境保护局,浙江 杭州311100;2.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27)

1 引言

中国工业园区建设已经走过30余年,经历了创建探索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和优化调整稳定发展阶段。2006年商务部划定四至范围,列出了222家国家级开发区,1346家省级开发区。在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中,工业园区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4处对工业区发展提出指导意见。首先在第三篇提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第九章第二节指出:“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其次在第十一章第一节指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在第四篇第十五章第二节指出:“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在第六篇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指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工业园区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最重要的实践载体之一,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意义凸现:成为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2 生态工业园区的指标体系

按照《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和最新标准修改方案(环发〔2012〕48号),总计24项指标的指标值。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污染控制指标、园区管理指标等几大类,24项指标分别做出了量化要求(表1)。

目前我国的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企业间的关联度小,产业链没有形成,产业的集聚能力、辐射作用得不到发挥,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低,高新技术的项目少,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难以形成发挥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区域辐射带动的作用。工业园区的现状及水平导致各项指标很难达到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要求。主要包括: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达标率低下,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产生量较大。生态示范园的建设仍旧停留在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层面,难以实现生态工业园真正意义上的循环利用生产模式。

表1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24项指标

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国已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为31家,正在创建的为66家。中国在建的和已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开发区的发展和环境行为难以有突跃式地提升,园区从规划论证到考核验收的时间间隔较长。因此总结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模式,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更具示范和借鉴意义。

3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点建议

中国建区造城并举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走生态化、循环化的道路,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面共同推进。可分为企业、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4个角色层面。结合我国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制约问题,该类园区的发展中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点。

3.1 企业层面

科技是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园区现有企业,搭建企业联合共建的研发平台,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开发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拓展低碳产业的发展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积极开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全面利用水系统集成,以节水为目标,将水细分成更多的等级,按质用水。由于下一级使用的水质要求较低,因而可以采用上一级使用后的出水,甚至在生态工业园区中跨企业采用。

3.2 产业集群层面

以龙头企业做引领,依托构建“园中园”发展模式是现阶段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途径,通过产业集聚,提高生产效率和区域产业竞争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对园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加强龙头企业及配套项目的共同引进,形成“葡萄串”式产业集聚。

3.3 园区层面

设定园区项目准入条件,在招商、融资、税收、土地利用、人才引进、技术与环境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渗透循环化技术经济和环境政策;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制度,对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在园区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平台等软件建设。从项目初期就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甚至是全生命周期管理,会使得园区在整个工业发展过程对环境、生态扰动最小化。通过完善资源再生加工、建成集废弃物全方位收集运输、再生加工利用、无害化处置、科技研发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有利于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提高环境执法能力、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管能力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素质等。

4 结语

通过对国家生态工业园的指标体系及现状问题的分析,明确了在该类园区未来规划建设及发展中的顶层设计要点,以引导园区充分应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原理,实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增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1]乔 琦.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1(1):82~86.

[2]商 华,武春友.基于生态效率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2,5~29.

[3]孙晓梅,崔兆杰,朱 丽,等.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24~128.

猜你喜欢

示范园区工业园工业园区
奥飞续华梦 文创谱新篇
——奥飞文创中心广州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揭牌暨入驻企业集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出炉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