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2015-04-17夏友超金军勤戴小平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活性污泥间歇废水处理

夏友超,金军勤,戴小平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07)

1 引言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于1970年由南美科学家提出并用于污水脱氮处理,从此引起了国内外环境学家的广泛注意。SBR可置均化、初沉、生化和终沉等功能为一体,空间上做到完全混合。此外,该工艺不用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与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运作方便灵活等特点。由于SBR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该工艺技术在废水处理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SBR工艺介绍

SBR工艺采用污水间歇进入处理系统和间歇排出的间歇式运行。根据赵丽珍等人《SBR技术的研究与进展》[1],SBR的一个运行周期包括5个阶段。

第1阶段,进水期。污水原水连续进入系统处理池,直到达到最高运行液位。废水在处理池底部的搅拌泵搅动下,和池内活性污泥充分接触混合,而废水中有机物也不断被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吸附。

第2阶段,反应期。当废水不断进入系统达到设定的限位后,开启曝气设施。曝气可采用推流式或完全曝气方式,保证水中有机物与池内活性污泥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随着废水中DO浓度达到峰值,CODcr浓度逐步得到降低。

第3阶段,沉淀期。该阶段的SBR池起到二沉池功能。经过反应期后,SBR池停止曝气和搅拌,使反应混合液静置,通过重力作用达到活性污泥和上清液分离。

第4阶段,出水期。经过上一阶段分离后,系统排出上清液,而下层污泥又回到周期起始时的最低位置,剩余部分的已处理废水,可起到循环水和对污水原水稀释功能。

第5阶段,闲置期。该阶段系统内微生物可得到休息,恢复污泥的活性。但随着污泥老化,活性降低,系统也需定期排出部分污泥,为新鲜污泥生长和繁殖提供充足的空间,从而保证污泥的活性的延续。SBR的工艺的优缺点归纳见表1[2]。

表1 SBR工艺的优缺点

3 SBR工艺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淡水资源的枯竭和水环境污染现象的突显,我国对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深度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工业不断发展,如何遏制环境污染加剧,提高废水处理深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保护水资源所面临的较大挑战。SBR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向综合利用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价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废水处理的深度,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SBR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该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舒晓春等[3]采用SBR工艺处理中药生产废水,根据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以往SBR工艺的运行经验,研究人员在SBR某些关键部位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工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完善和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运行,活性污泥形成良好,出水水质趋于稳定,并且达到行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杨朝晖等[4]采用固液分离-UASB-SBR联合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废水COD、NH3-N分别为12000~18000、700~1100mg/L,经过固液分离和UASB反应器处理后,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为1810~3026、607~908mg/L。SBR一个循环周期为14h,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量设定为3~4kg/(m3·d),SBR稳定运行后出水COD质量浓度基本保持在40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在85%~95%,NH3-N总去除率在95%~98%。吕志伟等[5]对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确定SBR工艺的运行参数为:进水1h,曝气6h,沉降2h,排水1h,闲置1h,一个循环周期共计11h。试验结果表明:在造纸废水的pH值为7.0,进水的COD在400~1400mg/L时,COD去除率为81.8%,且系统运行稳定,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较好,出水可以达到国家造纸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4 SBR工艺的发展

在实际应用工程中,传统的SBR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进水量较大时,则需要调节该工艺反应系统而造成投资增加,无法达到大型污水处理项目连续进出水的要求等。正是如此,各类变型的SBR工艺在实际工程中逐渐产生。

4.1 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

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英文缩写“ICEAS”)工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于澳大利亚。该工艺最大特点为无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其原理主要通过在反应器的进水端增加了一个预反应区,沉淀期和排水期仍然保持进水,排水采用间歇式。与常规的SBR工艺相比较,该工艺在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费用省、方便管理等优势。该工艺不足之处为停留时间较长,主要原因系该工艺系统运行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涉及进水,在主反应区底部造成水力紊动,不利于泥水分离,最终对进水量造成一定限制。

4.2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英文缩写“CASS”)的前身为ICEAS工艺,已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相关专利。该工艺变型后,由于预反应区容积变小,生物反应器得到优化。此工艺将主反应区部分剩余活性污泥回流至选择器,运行时沉淀阶段停止进水,排水稳定。CASS工艺适用于含有较多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及要求脱氮除磷的处理[6]。

4.3 间歇排水延时曝气工艺

间歇排水延时曝气(英文缩写“IDEA”)工艺是CASS工艺的一种变型,保留了CASS工艺自身优点。有所不同的是,该工艺预反应区改为与SBR主体构筑物分立的预混合池,部分污泥回流至预混合池,且进水从反应器中部流入。IDEA工艺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周期排水的运行形式。CASS工艺因污水停留时间较长,保证了细菌的选择性。

4.4 DAT-IAT工艺

DAT-IAT工艺也是一种变型的SBR工艺。该工艺兼有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连续性、高效性和SBR工艺的灵活性,适合处理大水量的污水处理。DAT-IAT工艺主要由需氧池(英文缩写“DAT”)和间歇曝气池(英文缩写“IAT”)组成。进水时从DAT池连续进入、曝气,尾水流入IAT池,再经曝气、沉淀、排水,定时再排出剩余污泥。

4.5 UNITANK工艺

UNITANK工艺系统一般为3格池主体结构,且保持连通,同时配备独立的曝气系统。其中,两侧池均设出水堰和排泥设施,可用作曝气池和沉淀池。该工艺运行过程,污水可以从任一池中流入。一个处理周期内,废水不断流进反应器,通过停留时间和充分接触,达到好氧、厌氧或缺氧的状态。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无需回流、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此外,通过参数控制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要求。

4.6 改进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改进序批式活性污泥(英文缩写“MSBR”)工艺是结合SBR工艺和传统活性污泥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变型工艺。MSBR工艺系统主要增加中间反应区,该反应区通常包括厌氧池、缺氧池、中间沉淀池和曝气池。该工艺本质即为A2/O与SBR工艺串联而成,实现连续进水和出水。废水从厌氧池进入,再进入曝气池。有机物在曝气池被微生物吸附降解,发生硝化反应;SBR2是反应延伸阶段,视情况考虑是否继续曝气或反硝化。经过脱氮处理后的废水再进入中间沉淀池,在该构筑物内,泥水通过静置得到有效分离,上清液返回曝气池,高浓度污泥回流至厌氧池。SBR2进行反应的同时,SBR1作为澄清池将曝气池的混合液澄清后排出系统[7]。

5 影响因素

影响SBR工艺处理废水的影响因素众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操作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曝气方式、溶解氧、温度;二是基质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pH值、营养物质及水中的其他物质。在总结前人经验得出,SBR工艺运行过程中渐减曝气的方式更合理、更经济;保持出水水质前提下,SBR法处理废水溶解氧浓度在一定程度是可以减小的,从而减少能耗;SBR法可操作的温度范围很宽,相应的适应菌群有所不同;SBR法对pH、部分金属离子以及硫酸根有很强的耐冲击能力;SBR法处理废水对营养物的需求,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8]。

6 结语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对SBR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应用,同时被广泛投入各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总体而言,SBR工艺仍处于发展阶段,甚至不少研究还滞留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解决。如改进型的SBR反应器反应机理、动力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此外,由于SBR属于间歇运行,对于工艺自动化要求程度高,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这些技术难点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摸索和改进。

[1]赵丽珍,缪应祺.SBR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1,5(3):58~61.

[2]周 雹.SBR工艺的分类和特点[J].给水排水,2001,27(2):31~33.

[3]舒晓春,阳 光.SBR工艺在中药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2,12(25):19~22.

[4]杨朝晖.曾光明,高 峰,等.固液分离UASB-SBR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6):38~41.

[5]吕志伟,黄艳宾.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3(1):55~58.

[6]Goronszy M C,朱明权,Wutscher K.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1996,12(6):4~9.

[7]李春鞠,顾国维,杨海真.改善的MSBR系统脱氮效果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21(1):34~38.

[8]桑以敏,尹 炜,何绪文.CASS工艺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工程,2002,20(2):16~48.

猜你喜欢

活性污泥间歇废水处理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化工产业园综合废水处理实例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科研人员发现一类新型微生物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研究
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活性污泥法治理城市污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