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玉兰全冠移植技术试验研究

2015-04-17陈智会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广玉兰大树移植树冠

陈智会

(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1707)

1 引言

广玉兰树形挺拔,叶片光亮浓绿,花朵形似硕大洁白的荷花,备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园林绿化、美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广玉兰的大树移植比较多,这样可以使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在短时间内能够立竿见影、快速成景,达到设计的构图和效果。但是由于广玉兰的愈伤能力差,生长速度比较慢,发芽力和抽枝力都很弱,另外在移植过程中,由于根系受损、树叶蒸腾失水,缓苗期长,致使成活率不高。低成活率不仅造成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损失,而且也是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的关键是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对水分的吸收与蒸腾是否平衡。因此,大树移植最重要的就是根系的保护以及树冠的保留比例。目前,园林绿化中采用的提高成活率的方法就是增大土球,保护根系,枝叶修剪,减少蒸腾,日常喷水,增加湿度。但是这样做,成活率也不高,即使已经成活,经过修剪后枝叶恢复较慢,树冠不饱满,开花量较少,恢复较慢,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为了减少广玉兰移植时造成的损失,提高成活率,达到快速成景的目的,对目前园林绿化中通过修剪枝叶降低蒸腾作用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达到更高的成活率和立竿见影的观赏效果。因此,研究利用雾化微喷技术对提高大树全冠移植成活率、节约成本、提高观赏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树种为上海苗圃地栽的广玉兰(胸径12~13cm)30株,每个处理10株,均在2012年5月份移植。

试验设备为挂式温湿度计;旋转式雾化喷头(流量60L/H,射程3.2m);主管道(16PE管);输水管(4/7毛管);公牛GND-1电子式定时器;电动水阀;长竹竿。

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如下。

(1)常规法。按照传统的修枝摘叶法进行修剪,即去除约1/2的叶,以每枝组保留3~5片完整的功能叶、每小枝保留2~3片完整的功能叶为宜,叶片过大时要剪去一半或大半。对已萌发的芽一律剪去,而花芽无论萌发与否全部不能留。树干和主枝用草绳进行包裹等措施后进行传统的正常浇水养护(即新栽树进行3遍定根水,人工用水管对树冠进行喷湿养护)。

(2)半叶法。由于广玉兰的发芽力和抽枝力比较弱,此处理改变传统中的修剪方法,保留所有的新芽、新叶,将绝大部分的老叶去掉,去除约1/2的叶。树干和主枝用草绳进行包裹等措施后进行传统的正常浇水养护(即新栽树进行3遍定根水,人工用水管对树冠进行喷湿养护)。

(3)全冠法。为了在园林绿化中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移植时除疏剪扰乱树形的枝条和病虫枝、干枯枝外,不进行其他的任何修枝摘叶。对每一棵树设计旋转式雾化微喷技术设施,喷头通过连接管件将微喷系统连接好,并由一个快速取水阀门控制。微喷头与毛管连接,并捆绑于竹竿上,然后与所移植的单株广玉兰捆绑,微喷头伸出树冠10~30cm左右,每棵树上安装1个。新栽树进行正常3遍定根水,对树冠进行微喷养护。

2.3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苗圃;栽种时间: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试验数据记录时间: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常规和半叶法采用人工喷湿法,每天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16:00左右人工用水管对树冠进行喷湿,每次喷洒时间以地面开始积水为准。根据天气实际情况,阴雨天不喷。

全冠法采用微喷系统,在晴天,每天喷雾时间为9:00~17:00,9:00、11:00、14:00、16:00开始喷雾,喷1h,停1h;中午12:00~13:00是温度最高时段为了避免枝叶灼伤不进行喷灌。根据天气实际情况,阴雨天不喷,地面积水过多时,喷洒次数和喷洒时间相应减少。

2.4 试验观测

分别于常规处理区、半叶处理区和全冠处理区各悬挂1个温湿度计,主要是晴天观测,其观测方法是:3个处理区的温湿度同时进行观测和记录。每个月至少进行4次全天性的整点观测,即每天9:00~17:00时,每到整点观测1次,并记录观测数据,选择的观测时间必须具有代表性,是每周、每月温度有显著变化后趋于平稳的时间段内进行。另外还要观测喷1h停1h之内的温湿度变化,每20min观测1次。

此外,还要记录上海市青浦区的天气状况及温、湿度数据;观察新移栽的广玉兰的长势及树木成活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微喷区与非微喷区温湿度变化

对广玉兰移植后1d内整点时间温湿度的变化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利用微喷区的相对湿度要高于传统处理区(常规法和半叶法)。在气象条件相同时,微喷区在增湿降温方面要好于非微喷区。但是非微喷区中常规修剪区的湿度要比半叶修剪区的相对高一些,主要原因是常规修剪区与微喷区距离较近,受到喷雾的影响。

图1 全天内温湿度变化

图2表示了地表温度的变化,由图2可以看出,微喷区的地表温度要明显低于非微喷区。非微喷区地面温度较高,而且是人工用水管喷水,水滴大,容易造成容器内积水,长时间会造成苗木烂根,土壤表面容易板结,严重影响苗木根系生长和正常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在高温季节,通过微喷不但能够保持地上部分的相对湿度,而且地面温度也较低,地表温度较低会导致地下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土壤不易板结,从而促进树木萌发新根和根系生长。

图2 地表温度的对比

传统的水管喷水由于是人工用水管对准树冠喷,喷射范围小,水往往会沿着树干下流,通常半小时就会造成容器内的积水。微喷区雾化程度高,1h内地面虽然湿润,但容器片内不会积水,可以长时间喷射。另外,微喷开启后,试验区的湿度逐渐增大,微喷关闭后,湿度逐渐减小。

微喷区主要是为了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降低树冠的蒸腾作用;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容器内积水;这对于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图3)。

图3 喷1h停1h内温湿度对比

3.2 3种修剪方法对广玉兰移植后成活率的影响

自移植到目前,广玉兰移植后试验数据记录的4个月时间,除5月份外,3个月的时间处于高温季节,大树移植最难的季节就是夏季高温季节,这也是对成活率影响最关键的季节,所以度过高温季节就可以判断大树移植后是否成活。

此次试验一共移植30株广玉兰,3种处理方法,每种10株,最终的结果是全部成活(表1)。

表1 广玉兰移植成活率

对于胸径为12~13cm之间的广玉兰来说,3种处理方法均可以达到较高的移植成活率,但是就景观效果来说,全冠的最佳,树冠饱满,当年就可以开花结果,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效果好的就是半叶法修剪的,叶片也相对较多,常规采用的交替修剪叶片方法的广玉兰树冠叶片最少,只有在枝条的顶端有叶片,而枝条下部则光秃,效果较差,需要经过1年以上的恢复期。

3.3 3种处理成本分析

笔者就按照4个月的养护管理进行成本的分析,非微喷区中常规法和半叶法的费用是相同的,按照女工1人1d55元,负责一个养护区,广玉兰移植试验区占整个养护区的1/5,两种处理方法的养护成本分析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微喷区的费用要比传统人工喷水省545元,电子控制,喷雾准时,无需人工进行看管;另外,喷雾区的一切材料都可以重复使用(表3)。

表2 微喷区与非微喷区养护成本分析

表3 微喷区材料清单

4 结语

笔者在浇水与修剪两项上进行苗木移植养护管理的试验研究,以期除提高大苗移植成活率外,还要保存原有观赏效果,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在水分管理上以微喷灌技术最佳,在高温季节,微喷灌技术使树木种植区域的地表温度、大气温度都有所降低,并且降低了种植区域的空气湿度,从而加强了树冠的抗蒸腾作用,水分散失减少。而全冠的保留,可以通过更多的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输入根部,促进根系的恢复。地下部分恢复好后,更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从而保证树木立地成景的景观效果。

在广玉兰移植时所采用除全冠移植外,两种修剪方法中,半叶修剪法不仅能够保证成活率而且也可以保证一定的景观效果,而且移植后苗木恢复也较快。对于叶片较大的、常绿乔木在移植时若因条件不许无法使用微喷灌技术时可以采用半叶修剪法,这样既可以在短期恢复景观效果又可以保证成活率。

综上所述,夏季炎热的地区移植广玉兰时,推广使用微喷灌技术进行树冠的园林养护,种植后产生的景观效果最好;若采用传统的水分管理方法,则可以在种植前采用半叶修剪法进行修剪以减少树冠的蒸腾作用,保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平衡,也可以较快恢复景观效果。笔者研究的是12~13cm的广玉兰移植成活率和移植成景情况,这为今后更大规格的广玉兰移植时采用的修剪方法和水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1]陈 伟.高温季节微喷灌技术应用于移植大树树冠养护的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21~22.

[2]黄支全,张政伟.大树移栽降温增湿微喷灌技术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1):27~29.

[3]孙云松,李美霞.全光喷雾在夏季移植全冠树木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09(6):58~60.

[4]郑家新.微喷灌技术在苗木夏季移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技,2005(4):45~46.

猜你喜欢

广玉兰大树移植树冠
广玉兰栽培技术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大树移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
树冠
风中的广玉兰
一个早晨
园林大树移植树皮复原保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