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新种小叶黄果枸杞引种试验初报

2015-04-17刘王锁何红君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调节剂小叶生根

刘王锁,张 波,何红君,俞 涛

(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750199)

1 引言

小叶黄果枸杞(LyciumparvifoliumT.Y.Chen ex X.L.Jiang)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L.)直立小灌木。多分枝,多棘刺,高40~80cm,老枝灰白色,有明显的纵条纹,幼枝粉白色或白色,枝条成“之”字形曲折,坚硬,无毛,小枝顶端常变成锐尖的棘刺,节间短缩,每节有长0.8~2.4cm长短不等的棘刺,向上棘刺渐变稀疏变短;短枝位于棘刺两侧,在幼枝上不明显,在老枝上成瘤状。叶片明显较小而窄,条形、条状披针形、条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2.5cm,宽1.5~2mm,花1~2朵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萼杯状或筒状,常2浅裂,果时膨大成半球状,不规则2~4浅裂,裂片边缘无毛;花冠筒部与冠檐近等长,长4~5mm,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与花冠近等长,长6~7mm,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常淡黄色,近透明,常为扁球形,长6~10mm,直径6~8mm,种子5~8枚。

生于宁夏中宁县鸣沙镇、泉眼山附近河岸荒地。2009年,宁夏农业环保站的同志与笔者调查野生枸杞资源时,发现了一个枸杞属新种。小叶黄果枸杞生境干旱而贫瘠,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和荒漠治理的作用,可作为西北退化较为严重地区的水土保持、荒山救治、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2012~2013年,作者从小叶黄果枸杞原生境中将其引种到银川永宁县西沙窝,引种效果较好。

2 原生境与试验地概况

2.1 原生境概况

小叶黄果枸杞产于宁夏中宁县。中宁县地处东经105°40′,北纬 37°29′,海拔 1183.3m 左右。年均温9.2℃,大于等于0℃积温3880℃,大于等于10℃积温3342℃。降水量为222.9mm,年蒸发量2055.3mm。地形为河谷冲积平原,地势起伏,黄河水自流灌溉。集中分布的小叶黄果枸杞常生于盐碱地、沙地及河漫滩地,土壤类型为沙壤质灌淤土,土壤湿润、松软、但有机质含量低;同时有些也习见于陡峭的向阳沟壁上,坡度为80°左右,土壤为夹有砾石的粗骨质淡灰钙土,为重盐碱贫瘠土壤,明显可见块状盐硝类结晶,周围与其毗邻的环境为农田生态系统,大面积种植的作物有小麦(Triticumsp.)、玉米(Zeamays)和各种蔬菜,田埂、渠沟和路边栽植有乔木如柳树(Salixsp.)、杨树(Poplussp.)、榆树(Ulmuspumil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等,灌木有我们熟悉的栽培种宁夏枸杞(LyciumbarvarumL.),果园里有苹果(Malusdomestica)、李(Prunussp.)、梨(Pyrussp.)、桃(Amygdalussp.)等。

分布在鸣沙附近小叶黄果枸杞群落具有群聚特征,分布比较集中,植被类型为小叶黄果枸杞+黑果枸杞(L.ruthenicum)-假球蒿(Artemisiaglobosoides)草原化荒漠。优势种分别为小叶黄果枸杞、假球蒿、黑果枸杞、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高度75~120cm,盖度28%;次优势种为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匍根骆驼蓬(Peganumnigellastrum)、碱蓬(Suaedaspp.)等,高度18~85cm,盖度15%。除此之外,群落内还伴生有白草(Polygalatenuifolia)、乳苣(Mulgediumtataricum)、中亚滨藜(Atriplexcentralasiatica)、猪毛蒿(Artemisiascooparia)、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盐爪爪(Kalidiumsp.)、羊角子草(Cynanchumcathayense)、狗尾草(Setariaviridis)、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多裂骆驼蓬(Peganumharmalavar.multisecta)、藜 (Chenopodiumalbum)、黄花蒿(Artemisiaannua)、柔毛蒿(A.pubescens)、赖草(Leymussecalinus)、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等。

2.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试验4号大棚,地点位于银川市城南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尾沙地带,该地区土壤类型为沙壤质淡栗钙土,部分地域为淡灰钙土,土壤中性,肥力中等,温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时间均可根据试验要求人为控制。地势略有起伏,平均海拔为1120m左右,年均降水量为150~200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70%,年蒸发量2135mm左右,年平均气温为8.9℃;1月份平均气温-3.4℃,7月份气温22℃,大于等于0℃积温为3300℃。

3 试验内容与方法

(1)种子引种试验。采收性状优良的野生小叶黄果枸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种子引种试验。采用常规种子繁殖育苗方法,记录收集苗期管理技术措施。

(2)硬枝扦插试验。选择优良插条,进行不同生根处理的扦插繁殖试验,选择最优扦插技术。采用单因素6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选用750mg/LGA3、750mg/LIBA、750mg/LNAA、1000mg/L 速 生 根、500mg/L艾施生根剂5种生长调节剂和1个CK(对照),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根枝条。观察哪种扦插处理效果更好。

(3)数据处理。采用 Excel 2003和 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发芽率实验

采用人工净种法。2012年10月份,在小叶黄果枸杞原生境将熟透的果实采收回来,将果实人工破碎,去皮,采取纱布包裹水洗脱粒法,然后再用细箩滤洗,晾晒制成种子备用。2012年11月中旬,在已经制好的种子中随意选取100粒作为测试种子。将100粒待测种子经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置于铺有双层滤纸的9cm培养皿中,把测试种子排放在滤纸上(种子之间要保持相当一定的距离,不能接触,以免种子上带有的病菌扩散),置于实验室内桌上,室内(有暖气)完全符合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定期浇水、观测并记录。第一天应适当多加一些水,以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以后每天水分应控制在加水后倾斜培养皿不见积水,而滤纸仍保持湿润为宜。经过测定,有87粒种子发芽,种子室内发芽率为87%,剩余13粒种子由于瘦弱瘪小、或未完成生理后熟作用而不能发芽。

4.2 种子引种试验

4.2.1 选地与整地

种植地选在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4号温室荫棚内。选择平坦、灌溉方便、土质比较瘠薄的土地。将沙子、鸡粪、化肥按6∶3∶1混合均匀,采用浓度0.3%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24h后灌水,熟翻耕,耙平整备用。

4.2.2 种子繁殖

播前先将种子用40℃温水浸种24h,过滤出种子,按种沙1∶3的比例混合掺匀。2013年3月13日播种,播种方式为条播,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0.5cm,将种沙均匀撒入沟内,覆土轻镇压后覆膜保墒提温。每隔1~2d,小水喷洒一次,保持土壤湿润。6d后出苗,8d左右出全苗,在傍晚全部揭去地膜。每隔2d观察一次,记录生长状况。根据2013年7月12日记录和观察,种子播种苗叶片较扦插苗宽,总体高生长优于扦插苗,但茎木质程度相对扦插苗较低,与硬枝扦插苗性状相比较,种子种植的小叶黄果枸杞变异较大,没有保持野生母本的性状。

4.2.3 苗期管理

间苗,幼苗出现25d后,进行间苗;中耕除草,中耕与除草可结合进行,每次除完草进行喷施水,喷施后进行适当的中耕,中耕深度为2~4cm;抹芽、修枝,在苗期进行适当摘芽和剪枝。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科学防控”原则。常见的病害为枸杞灰斑病(Cercospora lycii),危害较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4mm,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在病斑相应处的叶背产生淡黑色的霉状物,即为病原菌的子实体。本病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枯枝残叶及土中越冬,7、8月份开始发生危害。防治方法在秋后及时清除残叶,减少次年病原菌侵染源,或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15d喷1次,特别注意要雨后即喷。

4.3 扦插引种试验

2013年3月11日,从宁夏中宁县小叶黄果枸杞原生境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硬枝。分别采用750mg/LGA3、750mg/LIBA、750mg/LNAA、1000mg/L速生根、500mg/L艾施生根剂5种生长调节剂和1个CK(对照),共6个处理,处理小叶黄果枸杞硬枝插条,进行扦插试验比较,于2013年7月11日进行试验指标调查,统计出每个处理的成活率;每个重复随机调查10株,统计出成活枝条的新生枝数量、长度、新生根数量、长度,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小叶黄果枸杞成活率影响最大的是750mg/L IBA,其成活率最高,为80.67%,其 次 是 750mg/L GA3,为 78%,750mg/L NAA,为70.67%,清水成活率最低,仅为50.67%,对小叶黄果枸杞新生枝数量和长度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是750mg/L IBA,其次是750mg/L GA3。对小叶黄果枸杞扦插成活后新生根数量和长度有极显著促进作用的是750mg/LIBA,其次是750mg/L GA3。综合上述可得,750mg/L浓度的IBA、GA3生长调节剂对小叶黄果枸杞扦插育苗有极显著促进作用,可作为将来扦插推广的首选生根剂。

表1 不同生长调节对小叶黄果枸杞剂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

5 结语

小叶黄果枸杞鸣沙镇原生境植被类型为荒漠化草原,生活型为灌木,常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片段或称为建群种。零星分布于中宁县清水河沿岸,群聚分布于鸣沙镇附近。

经过测定,小叶黄果枸杞发芽率为87%;种子引种试验采用枸杞常规播种,效果较好,但从性状观察,变异较大。采用硬枝扦插引种,效果最好,750mg/L浓度的IBA、GA3可作为小叶黄果枸杞扦插推广的首选生根剂。

[1]刘王锁,石建宁.宁夏野生枸杞资源现状.[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7~21.

[2]陈天云,蒋旭亮.宁夏枸杞属(茄科)一新种和一新变种[J].广西植物,32(1):5~8.

[3]刘王锁,石建宁.生长调节剂处理小叶黄果枸杞硬枝扦插成苗的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5):82~85.

[4]奎万花.不同植物生长剂对宁夏枸杞嫩枝扦插成苗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67~19368.

[5]刘荣丽,杨海文,司剑华.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硬枝扦插育苗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47~11448.

[6]谭建萍,马明呈.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柴达木地区枸杞嫩枝插穗根系生长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5):23~26.

[7]董 琼.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枸杞扦插育苗成活与生长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66~68.

[8]徐宗才,马明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枸杞硬枝插穗发根及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01~104.

猜你喜欢

调节剂小叶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防治苹果小叶病 流翔高钙来助力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Coco: Life Is Hard,and I Have My Guitar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长调节剂畅销品牌产品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应用技术研究
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和司机抢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