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优点探析

2015-04-17左平辉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植苗树苗杨树

江 红,王 锋,左平辉

(江西省余干县林业局,江西 余干335100)

1 引言

当前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关粮食定价的保护制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促使农民对土地更为重视。但是很多农民的思想意识还不完善,为保证更多粮食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就会出现毁林开荒、蚕食林地等不良的行为。基于此,为加强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可扩大杨树林木的保护力度,从而维护农民造林所应有的效益,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对杨树人工萌芽技术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杨树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的优点

2.1 初始萌生的苗木成活几率大,数量较多

通常情况人工萌芽和造林的初始阶段,萌生的树苗株数能够达到10000株/hm2左右,其中用苗根植苗造林3300株/hm2),平均每个伐根树坑内可以萌生的树苗达到15~25株左右,更多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一个伐根树坑中能够萌生出50株左右的树苗,最少的情况下,一个伐根树坑内也可以萌生出4~8株的树苗,这样也能够有效的保证苗木初始的成活率加大,为初始苗木定株提供更多的选择。

2.2 树苗的根系比较发达

因为人工萌芽造林出的树苗通过原有伐根清除所留在土壤中从侧根萌发而出的,因此树苗的根系是非常发达的,和苗根植苗造林、苗木根系长度的好多倍,这对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也是非常有利的。

2.3 树苗生长的速度非常快

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的树苗的根系是非常发达的,其水分和养分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吸收,促使树苗的生长速度加快。通常情况下,一年中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苗的高度平均能够生长为3.0m左右,地径大概为2.0cm左右。采用苗根植苗而造林的树苗,一年内生苗木平均的高度仅能达到1.4m左右,地径1.2cm左右。由此可见,人工萌芽技术下更新造林的树苗平均的高度和地径,是苗根植苗造林苗木平均高度和地径值的2倍左右。

2.4 造林所用的资金较少

人工萌芽技术造林能够有效的节省造林所需的人工费用、机械费用和购买苗木的费用。所需要苗根植苗造林所用的造林资金,通过计算大概为1600元/hm2,而刨去挖伐根所需要的资金,人工萌芽技术造林和苗根植苗造林比较,其所用在造林方面的资金能够节省800元/hm2左右。

2.5 苗木生长的时间较短且生长较快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苗木吸收水肥的能力要比植苗造林苗木的吸收能力更好,且生长速度较快,人工萌芽生长12~14年的苗木,平均树高有20m,胸径为23cm。而苗根植苗造林12~14年的苗木平均树高为10m左右,胸径12cm。由此可见,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要比使用植苗造林的树木的生长速度见效更快,这也减少了苗木生长的周期,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效果,如表1。

表1 苗根植苗造林和人工萌芽技术造林的比较

2.6 抗病虫害能力强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其根系都是十分发达的,且水肥方面能够吸收充足,树木生长的情况也是非常好的,不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也是特别好的,树木不会轻易出现森林病虫害的情况。而植苗造林的树木的根系和水肥的吸收,还有抗病虫害能力和人工萌芽造林的树木进行比较,会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十分同意受到病菌而出现感染,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现象出现。

3 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的要求

3.1 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地域、树种选择的要求

人工萌芽造林的地域需要选择条状或是带状的位置,如生长在道路、沟渠和堤坝的两边的防护林或是农田防护林。因为这些林地的通风和采光情况都是非常好的,对于人工萌芽造林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也是极佳的,且更新后的树木生长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人工萌芽造林的树种需要选取一些合理适合的杨树的品种,同时能够保证采伐前林木的保存率高且密度适中,不能够出现病虫害近成熟林或成熟林。

3.2 树木采伐需要选用时间的要求

通常情况需要进行人工萌芽造林的地块的树木,采伐的时间需要保证在上一年冬季到次年土壤解冻前期实施最好,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树木的采伐工作。同时又不会造成对农民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此外,树木根系的养分和水分都能够保证非常充足,这对于后期人工萌芽造林的苗木萌也是很有利的。

3.3 清除发根用时和方法的要求

采伐迹地土壤解冻的深度为40cm时,需要有效的组织人力,对即将进行人工萌芽造林所需要采伐的迹地,伐根清除。伐根清除的深度要保证满足土壤冻层的相关标准,清除伐根之后,可把清除伐根过程中挖去的营养土再次回填至原伐根树坑之中。且填土需要保证均匀,将露出土壤表面的根系通过土培回填。厚度为8cm左右即可,保证在清除发根之后其根系不会失去水分,从而确保正常的萌生发芽。

3.4 幼苗抚育的要求

人工萌芽造林的幼苗,平均的高度达到80cm之时,需要将林地里密度较大的幼苗第一时间内进行清除,禁止出现幼苗密度过大而造成苗木生长的问题出现。将多余的幼苗进行清除,保留幼苗株数4000株/hm2左右最佳,因为这样不仅能够保持成活率加大,还可以保证幼苗的生长速度,第一时间进行除草、施肥和抗病虫害的工作。

3.5 树木定株的时间和保存株数的要求

人工萌芽造林的林地因为树木初始保留的株数密度太大,能够有效地避免树木正常生长的制约,两年后应该对林地内树木进行最后的定株,定株要去弱保留强,去小保留大,去密而保留稀作为保留株数的标准,由于人工萌芽造林地块的通风和透光情况非常好,因此可以将最后定株的密度控制在植树造林密度之上,最后保留的株数控制到4000株/hm2左右尚可。

3.6 林间管理与管护的要求

人工萌芽造林的树木的生长速度对比植苗造林树木的生长速度更快,除草、施肥、摘牙、修枝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需要及时进行,树木方面要提高后期林间的管理,尽量做到及时进行抚育,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使树木能够快速生长,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少量的伐桩是不能够萌发的,所以在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条件允许时有效地对其间种,间种主要通过豆类或是小麦为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并能够合理地进行修枝、预防和治疗病虫害。同时需强化管护,避免出现人为或是牲畜损伤。连续两年需要对其进行抚育的管理,从而保证人工萌芽造林的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的支持和重视,将提高造林数目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放在主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市场经济和生态效益中最大的作用,从而推动杨树人工萌芽技术和造林的良好发展。

[1]方升佐,徐锡增.杨树萌芽更新及持续生产力[J].南京林业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43~48.

[2]吕文宣,刘桂芳.杨树伐根的萌芽更新 [J].新疆林业,1988(3):62~63.

[3]任长海,姚桂兰.采用伐根萌芽法进行杨树更新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92(1):15~16.

猜你喜欢

植苗树苗杨树
移栽树苗
合影
跟踪导练(五)
三棵桃树苗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浅谈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方法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