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棋盘顶钩栲天然林群落结构分析

2015-04-17吴碧华

绿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草本株数天然林

吴碧华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365100)

1 引言

钩栲(Castanopsistibetana)又名钩锥、钩栗、大叶槠,壳斗科锥栗属的常绿乔木,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代表性的建群种之一[1]。常绿阔叶林具有天然氧吧之称,是优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林分为主,其中以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林、甜槠(Ceyrei)林、苦槠(C sclerophylla)林和刺栲(Chystrix)林等分布较广,保存较好。近年来,由于天然林大量采伐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天然稳定的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衰弱趋势明显,特别是钩栲林,呈现生境片段化,严重威胁了种群群落的稳定性。虽然部分学者对珍希濒危阔叶树种格氏栲、水松等进行了大量拯救性研究[2.3],但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建群种探讨很少,特别在钩栲林上,只有少量学者对钩栲种群、群落、伴生树种、生态位、竞争性和人工育苗技术等进行初步研究[4~7],离全面认识钩栲的特性,提供成熟的种群、群落生态、育苗等科学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对闽中尤溪棋盘顶天然林钩栲群落进行性状调查,以揭示其种群群落特征,为促进钩栲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

2 调查地概况

尤溪棋盘顶位于福建省中部,尤溪县新阳镇宝山、登山村、坂面镇京口村境内,为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内有保护良好的钩栲天然群落林。该片钩栲天然群落林面积为12hm2,土壤为黄红壤,最高峰海拔660m,最低处海拔仅460m。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9.2℃,最冷1月平均温度为8~12℃,最热7月平均温度为22.6~28.9℃,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7.8℃,春夏多雨,年均降水1620.6mm,年均日照4422.8h。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方法

在对整个钩栲天然林群落进行全面踏查下,选择典型地块布设3个不同样地,面积各为20m×20m,乔木层采用样地全林分每木调查法,记录树种、树高、胸径、株数及频度。在每样地内随机设4个5m×5m灌木层样方,在每样地内随机设置4个2m×2m草本层样方,调查记录物种、株数(或多度)、频度及盖度,位置用GPS定位,同时记录各样地的海拔、坡度及坡向,样地基本状况见表1。

表1 钩栲天然林群落样地环境因子

3.2 数据统计

3.2.1 群落组分重要性指标

以样方为统计单位,分别计算乔木层、灌木层(高度<5m的乔木和灌木植物)、草本层的物种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RA)、相 对 频 度 (relative frequency,RF)、相对显著度(relative dominance,RD)、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IV)等[8.9]。

相对多度RA=某一物种的株数/全部物种的总株数×100;

相对频度RF=某一物种的频度/所有物种的频度之和×100;

相对显著度RD(乔木层)=某一物种的总断面积/所有物种的断面积之和×100;

相对显著度RD(灌木、草本层)=某一物种的总盖度/所有物种的盖度之和×100;

重要值IV=RA+RD+RF。

3.2.2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

采用统计软件计算常用的3个指数,即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g)。

3.2.3 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由于钩栲种群个体年龄的准确测定困难,所以采用胸径和树高代替年龄[10],划分标准:I级幼苗(H<33cm);Ⅱ级幼树(H≥33cm,胸径<2.5cm);Ⅲ级小树(2.5cm≤胸径<7.5cm);Ⅳ级中树(7.5cm≤胸径<22.5cm);Ⅴ级大树 (胸径>22.5cm)。

4 结果与分析

4.1 钩栲群落成层性和物种组成

尤溪棋盘顶钩栲天然林群落层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在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科91属107种,其中,乔木层有8科12属13种,灌木层有29科42属51种,草本层有24科32属35种,层间植物有14科15属17种,主要植 物 为 三 叶 青 (TetrastigmahemsleyanumDielset Gilg)、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Ait.f.)暗色菝葜(Smilaxlanceifoliavar.opacaA.DC.)、海 金 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菝葜(Smilax chinaLinn.)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网络崖豆藤(MillettiareticulataBenth.)、山蒟(Piper hanceiMaxim.)等,多数为藤本植物。

在钩栲天然林群落乔木层中,调查样地内的共有树种43株,其中钩栲为17株,占总株数的39.5%,平均树高21.3m,平均胸径83.5cm,每公顷平均142株。其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分别为162.50、39.53、37.93、85.04(表2),在乔木层中优势明显,是群落中的建群种。乔木层平均覆盖度73%,由13个树种组成,可分为三亚层:第1亚层高度20m以上,除钩栲为主外,还有零星地散生着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紫树(NyssasinensisOliv.)、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等,它们在群落中间形成林冠顶层,长势处于逐渐衰老状态;第2亚层高10~20m,树种组成依次为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Hay)、木油桐(VerniciamontanaLour.)、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大叶桂樱(Laurocerasuszippeliana)等;第3亚层高5~10m,由猴欢喜(Sloaneasinensis)、福建山樱花(Prunuscampanulata)、少叶黄杞(EngelhardiafenzeliiMerr)等树种组成。

在灌木层中,调查样方拥有植物51种,平均盖度40%,以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猴欢喜 (Sloaneasinensis(Hance)Hemsl.)的重要值较高,分别达到29.53、21.49(表3),是灌木层的主要组成树种,其它依次是尖萼红山茶(Camelliaedithae)、杜茎山 (Maesajaponica(Thunb.)Moritzi.exZoll.)、粗叶榕 (FicushirtaVahl)、钩 栲 (Castanopsistibetana Hance)、沉 水 樟 (Cinnamomummicranthum(Hay.)Hay.)等。

表2 天然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

表3 天然群落灌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

在草木层中,以蕨类植物为主,平均盖度为13%。华山姜Alpiniachinensis(Retz.)Rosc.、狗脊蕨Woodwardiaunigemmata(Makino)Nakai、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fokiensisHieron.重要值分别达到21.31、21.03、20.95,为相对优势树种,但不是非常明显(表4),其他依次是刺头复叶耳蕨、日本蛇根草.、山麦冬、金毛狗、淡竹叶等植物32种。

表4 天然群落草木层主要树种重要值

4.2 天然林群落多样性

钩栲天然林群落各层物种多样性、优势度、丰富度指数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钩栲天然群落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mg)二项指数均是灌木层 >草本层 >乔木层,这与物种数量灌木层 >草本层 >乔木层相一致。灌木层的物种种类最多,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最大。而钩栲天然群落优势度指数(D)是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可能是因为乔本层钩栲种群优势明显,灌木层苦竹、猴欢喜、尖萼红山茶数量相对较多有关,某物种的层盖度越大越影响其它物种的存活和生长。

表5 钩栲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4.3 钩栲的种群特征

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可反映种群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参照章家恩的种群年龄结构划分标准,将棋盘顶的钩栲种群划分成5个等级。从图1可见,调查样地内处于Ⅱ、Ⅲ、Ⅳ级的钩栲数量逐渐变少,说明随着幼小钩栲的生长,受到Ⅴ级顶层钩栲或人为破坏的影响越加明显,亩死亡株数下降显著,同时,由于Ⅴ级顶层钩栲数量较大,盖度高,影响了下层部分植物的生长,形成图1形状。(Ⅰ级株数为0,是由于没有进行调查造成的,不能说明没有幼苗)。

图1 钩栲种群年龄结构

5 结语

棋盘顶钩栲天然林群落调查样方内共有植物60科91属107种,都为亚热带常见树种。群落层次明显,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发达,其林冠顶层多为建群种钩栲,因而乔本层中钩栲的重要值最大,优势明显;而灌木和草本层发育相对弱,并存在一定量的层间植物,是典型的稳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层次结构。

棋盘顶天然钩栲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钩栲天然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是灌木层 >草本层 >乔木层,而优势度指数是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

棋盘顶钩栲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Ⅴ级顶层钩栲数量较大,处于Ⅱ、Ⅲ、Ⅳ级的钩栲数量逐渐变少,说明顶层钩栲数量较大,盖度高,影响了下层钩栲的生长,这种结构类型被认为是衰退种群的表现。

天然阔叶林目前政府已经严禁采伐,但由于部分地方食用菌种植等需求,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非法破坏,尤溪县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小区的措施,对天然钩栲林保护效果明显,该片钩栲天然林已划入尤溪县棋盘顶自然保护小区,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对育苗造林和林分改造等技术措施的研究,采用新型近自然式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模式,可人工促进钩栲林形成。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33~3.

[2]吴承祯,洪 伟.珍稀濒危植物青钩栲种群数量特征研究[J].应用生态学,2000,11(2):173~176.

[3]冯革非,杨 艳.濒危树种水松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10):32~37.

[4]宋晓英.福建三明钩铐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31(3):27~30.

[5]张嘉生.钩栲群落优势植物种群竞争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82~85.

[6]李纯教.皖南山区钩栲特征及播种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85,187 .

[7]陈 养.钩栗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3):89~90.

[8]黄雍容,马祥庆,叶功富,等.福建省云中山福建青冈天然林群落特征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4):304~308.

[9]何国生.闽北乐东拟单性木兰天然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4):304~308.

[10]章家恩.生态学常用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7:116~119.

猜你喜欢

草本株数天然林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草本心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彩墨绘草本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