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与关键技术探讨

2015-04-16汤鹏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设施

汤鹏

(西安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与关键技术探讨

汤鹏

(西安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我国老龄化人口进程加快,老龄化发展时间短、绝对数量大的特点使得很多养老设施保障和服务等跟不上老龄化的进度。本文结合市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对现有的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剖析,以完善养老设施体系为目标,对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中的分类,配建内容,选址、配套建设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探讨未来大规模养老设施规划和建设。

老龄化;住区;养老设施;规划;关键技术

1 研究背景

1.1大型住区老龄化的现状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型住区在全国各城市风起云涌,而这些大型住区一般地理位置都比较优越,位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外围或近郊远郊地带。大都市的老年人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医疗社会保障水平比其他地区的相对来说优越很多,大型住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也有所提高。且人口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其次,老年人的空巢化程度较高,我国传统的居住模式是以大家庭结构为主的,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有老年设施规划的需求,核心化、小型化的家庭结构模式开始孕育,并且这种家庭结构模式在大型住区的出现也很越来越多。

在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大型住区空巢老人的占比也很大,大城市的大型住区老年人的空巢程度也很高。大城市中独生子女的父母将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这一趋势也呈现上涨势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而随着这些独生子女步入老年,他们也将面临新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的特性需求,这些老年人对大型养老设施的服务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依赖子女的程度会相对降低。

1.2大型住区老龄化的特征

大型住区养老模式主要是居家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家庭规模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养老模式将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居住地可以是自己的,可以是子女的,也可以是亲属的,另一方面是指社区中的一些养老服务设施,可以对居家老人提供支持,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当前我国居家养老的模式更多也更密集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一起享受幸福安详的晚年,青年人也普遍愿意照料老人的一部分生活,但是青年人与老年人思想方面还存在一些代沟以及沟通不到位,容易引发矛盾,所以老年人与青年人选择居住在一个社区但是不住在一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②居家养老所花的成本不太高,相比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费用较低,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没有足够经济能力去尝试机构养老,而更多的会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对于那些生活方面能自理的老年人来说机构养老不能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优质服务,相反机构养老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他们一般都会等自己身体状况不行需要护理以及居家养老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再考虑机构养老。

2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大型住区的养老设施名称不规范,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大型住区养老社会规划的供给量很匮乏,很多住区的养老设施不够,供需矛盾尖锐,养老设施覆盖面积小。其次,从目前的养老设施规划场地来看,设施简陋单一,格式单调,绿化室外活动也更少,这些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需求。而且,现在的养老设施主要满足老年人的是生活居住方面的,而娱乐、教育、文化、护理、医疗保障等则不明显,作用也相对来说单一,缺少多元化,对于一些身体条件不好的老年人来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满意度也较低。再次,养老设施的资金投入较少,政府支出和民间投资的比重很少,这些都不能保证养老设施的配套齐全。最后一点,养老体系不完善,整体性和连续性较差,存在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关键技术体系的形成

3.1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的分类体系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对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进行规范化的实施操作,但是因为管控力度不够以及涉及面积不大造成住区养老设施规划呈现随意性的特点。2001年《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侧重于集中供养的养老设施,并对服务人员的编排以及工作内容作出了安排和规定,只是涉及面积窄,没有对社区的养老设施进行具体的规定和安排部署。2002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从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居住区及养老设施提出相应要求,但是只对老年活动中心作出此类要求,其他大型住区养老设施不做此类规范,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敷衍性,具有随意性。

针对这些不足,根据服务功能和需求建议大型住区的养老设施分为三类:①日常生活服务类,包括托老所和老年服务中心,整合相关规范中的托老所设施,强调日托,短期全托上门服务等短期的综合性服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个人照顾、保健康复等服务的设施。老年服务中心侧重于综合服务管理,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社区服务场所,提供管理、信息、咨询等服务。②文体康乐服务类,包括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文化教育、体育锻炼等专业性的服务,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的养老功能,发挥综合效益。③健康护理类,为老年人办理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护理、检测,全方位的为老年人的生活服务。

3.2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中的分级体系

现行的规范分级服务体系主要通过服务人口规模、行政管理两方面综合因素划分。《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中对老年人的设施范围作出规定如下: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则分为居住区级小区级两级。考虑到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建设与行政管理及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应该在居住区级和小区级两级设置养老服务设施,以便就近服务。

3.3大型住区养老设施选址条件

3.3.1与老年人口数量,分布特征相匹配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数量、规模、配套建筑功能应该与大型住区老年人口数量、规模、老龄化程度、入住需求等相关联,考虑这些因素,大型住区养老设施选址应选择靠近老年人居住的地区场所,确保与老年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相协调。

3.3.2良好的外部条件环境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应建在平坦的地段,自然环境好,阳光充裕,噪声污染小等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应该建立在医疗文化、社区公共绿地等周边地区,并尽可能远离变电站高压线等危险地段,确保其安全性。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条件,应该选择离公交站台较近的地段,应尽量避免快速公路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再次,加强对大型住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将大型住区养老服务建设与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康体文娱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营造全局化多元化的设施环境。最后,养老设施的平面布局应符合老年人的使用要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游憩设施应该不断完善,考虑无障碍设计要求。适老化设计。

3.4大型住区养老设施规划的建设性意见

养老设施位置:养老设施的选址应该选择老年人口密集的地方,要与老年人口分布和发展趋势相匹配,养老设施按服务范围和所在地区性质分为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级体系。根据不同地域层级来统筹规划社区养老设施的类型、数量和布点位置。功能方面,应注重与社区公共设施相邻,注重交通的可达性,保证对外联系顺畅,平面布局方面,应该根据养老设施种类分类布局,是设施功能配置朝综合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将社区服务养老设施和机构养老设施相结合,形成社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各业态面积分布:每0.7万~1万人设置一处老年老年服务中心,设置娱乐健身康复设施及活动场场地,每处建筑面积200~ 250m2,托老所应与老年服务站合并建设,每处建筑面积不少于300m2,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人均建筑面积不小于16m2,小型的40人,中型的41~100人,配以文体、医疗、餐饮功能设施。

4 结语

大型住区养老设施的建成对于我国建设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大型住区养老设施的规范化和全面的普及化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居住问题的选择,怎么规范养老设施建设是我们及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大型住区老龄化现状、特征入手,发现大型住区养老设施建设规范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建立关键技术体系来规范指导我国即将面临的大规模的养老设施规划和建设。

[1]]张星,愧明.香港养老服务实践对其他大中城市养老设施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J].城市建设,2013(16).

[2]奚雪松,王雪梅,王凤娇,宇喷.城市高老龄化地区社区养老设施现状及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3,29(1):54~59.

[3]路玉停.我国养老模式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商,2013(9).

TU241.93

A

1673-0038(2015)12-0033-02

2015-3-2

猜你喜欢

老龄化居家设施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民生设施非“摆设”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