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技术发展浅析

2015-04-16王淋珍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建筑业能耗科学

王淋珍

(合浦县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室 广西 合浦县 536100)

现代建筑技术发展浅析

王淋珍

(合浦县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室广西合浦县536100)

随着我国的发展,现代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是呈综合化趋势,逐步在形成完整规范化的建筑体系,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适应技术与生态技术方面、仿生技术方面、智能化技术方面、高新科技方面正在稳步向前迈进,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将不断涌现和被利用;我国的建筑技术也将随之转变,以不断满足人们在新形势、新思维、新意识下对建筑的需求。

现代建筑;建筑技术;发展展望

1 意义与重要性

1.1发展建筑技术科学学科的意义

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推广绿色建筑和建设生态城市来逐步推进的。绿色建筑以“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为特征。建筑技术科学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奠定科学基础。建筑技术科学是建筑学的二级学科,其核心是建筑物理学(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和建筑光学),其它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及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的应用、建筑构造学和建筑设备等。建筑技术科学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等措施来使城市与建筑具有舒适、健康、适用、安全的环境,对于提高建筑内在品质,满足功能要求,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及保护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1.2建筑技术科学的重要性

1.2.1建筑业的重要性

建筑业事关国计民生,在老百姓衣食住行中,住、行直接与建筑业相关,衣、食也与建筑业间接相关。建筑业占用土地面积巨大,消耗资源和能源的数量巨大。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50%系用于建筑物,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50%也来自建筑物。建筑使用能耗惊人,已占我国总能耗的28%,若加上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和损耗等,建筑总能耗将高达46.7%。建筑业耗资巨大。仅举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投资为例: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投资40亿;国家大剧院,投资36亿;CCTV新大楼,投资50亿;广州歌剧院,投资14亿等。与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耗资仅14亿多相比,可见发展建筑技术科学,提高建筑物功能与质量,有多么重要!建筑物还是百姓购买的最昂贵的商品。老百姓购买一套住房,往往需耗费毕生的积蓄,因此,如何保证住房内在性能与质量,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

1.2.2建筑技术科学的重要性

建筑技术科学对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筑技术科学在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中起科学技术支撑作用我国既有的近400亿m2建筑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同等气候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空调与采暖能耗占重要部分,其中仅夏季制冷的用电量已达总用电量的1/3;其次是照明能耗,约占12%。一栋热工性能优良,能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物,对采暖空调的需求可以大大降低,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能耗。发展绿色照明技术,可大大节约照明能耗。

(2)建筑技术科学对营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具有关键作用人具有眼、耳、鼻、舌、身,分别具有视、听、嗅、味和热湿等感觉机能。建筑物是供人们居住、工作等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可以看成是生活的容器。与汽车有高档车、低档车一样,建筑物的品质与性能也有高低优劣之分。要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同样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例如,提供舒适的灯光照明以满足视觉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声环境和音质,来满足听觉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来满足身体的舒适性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等。建筑技术科学的重要性,还在于要依赖它来创造健康的人居环境。由于建筑室内空气品质不佳,不少人患有病态建筑综合症。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导致中毒和儿童患白血病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由于城市与建筑声环境不佳,大量城市居民饱受噪声与振动干扰。噪声污染投诉已居各地环境投诉案件的首位。因此,欲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居民健康,就必须大力发展建筑技术科学。

(3)建筑技术科学对实现不同建筑的不同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音乐厅、歌剧院等厅堂建筑,对音质要求很高。音质不好是对经费、资源的很大浪费。如于1962年建成的美国林肯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由于音质不佳,结果拆掉重建。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总投资3亿多美元,为了打造国际一流音质,用于声学设计和研究的费用就达1000万美元。此外,住宅的隔声和降噪,都要依赖建筑声学研究来解决。

2 背景、现状及差距

我国建筑技术科学发展简况:

建国初期,一些留学归国的专家,开拓了我国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方向。例如马大猷院士,担任我国早期建筑物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开辟了建筑声学研究方向;钱伟长院士也参与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建筑物理的研究生。当时我国建筑学科主要向苏联学习,对建筑技术科学较为重视,建立了由原建设部主管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各地的建筑科学研究院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所曾经聚集了100多位研究人员,拥有一些实验室和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各大学也相继建设了建筑物理教研室和实验室,培养了一批人才,奠定了我国建筑技术科学基础。尤其是1959年,配合首都十大建筑建设和国家大剧院立项,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工学院等八大建筑院系,都进一步发展了建筑物理学,增建了若干实验室。同济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还曾培养过几届建筑物理的本科生,迎来了我国建筑技术科学发展的兴旺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界在引进西方建筑理论思潮时,未注意信息的平衡,未注意同时介绍发达国家重视建筑技术科学的一面,过于强调建筑的形式功能而忽视了建筑的内在性能,在学术上表现为偏艺术、轻技术。加上建筑技术科学长期缺乏本科生的培养,人才青黄不接,在社会上的声音和影响较弱,科学普及工作严重不足,造成许多主管建设的领导、业主和公众对建筑技术科学知识相当陌生。同时由于科研体制改革,政府停止或减少拨款,致使原先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支持的建研院、建科所的不少建筑技术科学的基础研究停滞。由于建筑设计市场巨大,一些原先从事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者、大学教育者也转为从事建筑设计,使我国建筑物理队伍分化,更缺少后备力量的补充。从2000年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转归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辖。院下属的建筑物理所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从面向市场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看,虽然盈利能力大幅增强,但是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却非常困难。科技对建筑业的贡献率低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这使得在城市化急速发展,建设大潮迅速展开时,我国的建筑技术科学却未能相应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撑。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大量建筑物功能质量差、科学含量低、能源和资源浪费严重、寿命短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大量标志性重点工程不得不请外国公司来设计和咨询的重要原因。

3 结束语

未来的若干年,我国仍是建设的高峰时期,必然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因此,建筑业发展还必须与相关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建筑最终产品的科技含量。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将逐步改造传统建筑业,创造出具有创新特色的安全、舒适、便捷、快捷、节能、增值,充分满足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建筑。

[1]周华.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邓紫棋.住宅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5).

[3]吴小妹.21世纪建筑学的展望[J].城市规划,2007(8):10~21.

TU-098.6

A

1673-0038(2015)12-0131-02

2015-2-25

猜你喜欢

建筑业能耗科学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