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的初探

2015-04-16贾瑞清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5年3期
关键词:评论者设计者机械

刘 欢,贾瑞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指针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以及机械创新设计的产品,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技术问题,评论者在理论与技术上进行的交流、讨论。对机械创新设计进行评论需要评论者运用正确的思路与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客观地、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描述、比较、分析、判断、论证和评价。

1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机械设计发展的必要因素

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1],创作的繁荣依赖于思想的活跃。机械创新设计作为创作的一部分,与其相对应的评论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机械创新设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对机械创新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完善目标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拓展设计者的设计思维,使得设计的成果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优秀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不仅可以总结机械创新设计的实践过程,同时也能对后续的改进和再创新起到推动和指导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使得机械创新设计要有新的规律和模式,而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作为重要的助推器,如果能有科学的评论体系并能让其不断完善发展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机械设计者创新思维的拓展,有利于机械创新设计创作的繁荣向上。

2 全方位和多角度地认识机械创新设计评论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的产品只是整个设计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因此,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更应注意它整体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它的某个部分。机械创新设计的价值在于所设计的产品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能满足则其价值方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主要涉及创新设计的技术价值评论、经济价值评论、社会价值评论以及综合价值评论。

2.1 技术价值评论

技术价值评论是以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能力以及设计采用的核心技术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及满足的程度为目标,对设计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做出评论,包括原理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参数的设计、关键步骤的设计、操作使用情况等。技术价值评论主要利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设计的方案能否实现规定的功能为中心目标。技术价值评论不是阶段性的评论,它贯穿于机械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

2.2 经济价值评论

经济价值评论是评价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大多数的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投入市场获得效益,经济价值评论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从设计过程的经济性上做出评价,包括估算方案的技术投资、成本、利润、方案实施过程所需的各种费用等,另一个是从产品的经济效益上做出评价,包括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程度、经营周期和资金回收期等。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前者占得比重更多,而后者更多的偏向于市场评论。

2.3 社会价值评论

社会价值评论是评论产品进入市场或投入应用后对社会带来的利益和影响,而影响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机械创新产品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人文应用、工程应用等因素。所有成功的机械创新设计产品必然都能很好地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以上三个评论都是单方面的,综合价值评论就是指在三个单项评论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评论结果,从整体的角度上对整体的机械创新产品设计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评论。

3 主体性原则: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主客体和媒介

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必然存在的,由此决定了评论的主体性原则。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评论的主体就是 “人”,评论的客体则是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以及设计的产品。在进行评论时,由于评论主体要受到知识、感情、经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即使对同一个客体进行评论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评论的主体先进行分析。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主体可以划分为: 设计者自身、同行、专家、非专业人士及公众。

3.1 设计者自身

一个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案完成后,第一个评论的肯定是设计者自身对整体方案、样品的反思。当然,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在从事创新设计过程中往往会主观地认为自己的设计作品是很好的,从而难以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比较客观的评论。

3.2 同行

这里的同行指的是同样从事机械设计的人员,他们对别人的创新设计能给出客观的评论,更容易理解设计者的思维产生与活动过程。

3.3 专家

专家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背景和实际设计开发经验,能把整个创新设计的过程、整个产品,甚至设计者本人看的更加透彻,他们的评论应最受设计者的重视,同时也是再创新最重要的评论来源。

3.4 非专业人士及公众

机械创新设计的产品基本都是为了具有市场价值,赢得公众的认可,现在的机械创新设计不仅与环境、社会、经济、技术、历史等方面相关,而且又具有人文、哲学、美学等内涵,与公众生活、工作、活动及思想关系密切,通过机械创新设计评论,能够建立互相联系的纽带。虽然非专业人士及公众的评论往往比较片面,可以说是纯属个人观点的评论,但他们的评论也是促进机械创新设计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能决定一个设计最终的成败。

前面我们说过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就是 “人” 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评论,主、客体都有了,那主体是如何作用于客体,也就是说评论的媒介到底是什么。

就像机械创新产品本身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一样,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媒介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文字评论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报纸和期刊上刊登的文章、学术论著和机械论坛等,但这些只能说是比较常见的评论媒介,而不是全部的媒介,其他的还包括设计小组内部例会的讨论、各类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创造发明的科普节目等等,这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转化成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媒介。

4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特点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作为评论的一种类型具有一般评论的共性,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比如影视评论,评论的是影视的剧情安排、拍摄效果等问题;文学评论,评论的是有关文学作品的倾向性、作者的观念等;新闻评论,是各界对当前发生的问题或事件发表的看法或者意见等;这些都不同于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它针对的是整个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甚至是对应的创新产品。各类评论者通过讨论、调查、学习和交流等手段,不断地对评论对象发表有关“是与非”、“对与错”、“可行与不可行”、“肯定与否定” 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因此,我们总结出机械创新评论具有如下的特点:

4.1 描述性

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描述是整个评论得以展开和继续的前提。描述是评论者对评论对象,如某个创新设计的产品、某个创新设计的方案、创新设计中的某个环节等等的关注、认识和介绍。描述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可以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出发;评论者在评论的时候,可以自主的选择评论切入的角度和侧重点,不需要特别专业的语言,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切忌以偏概全、以点盖面;评论者应该以严谨、和谐、细致、客观的态度尽可能多的搜集评论对象设计的资料和技术,尤其要注意了解掌握评论对象遇到的各种特殊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描述对评论者自身是对评论对象的客观把握,对设计者和其他评论的接受者而言则是介绍、沟通和交流。

4.2 价值性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对评论者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基于广泛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数量,通过筛选、分类和归纳总结,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的作用,使各种有代表性、价值性的评论观点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在评论的过程中将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的分析一并呈现,从而促进设计者对创新设计的反思、总结、修改和提高,增强设计者在设计方面的完善和不断进取,最终促进机械创新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

4.3 权威性

专家、教授作为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所做的评论是最全面、最有深度、最具权威的;他们能凭借自己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对评论对象作出最有价值的评论,使评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他们的评论能扩大机械创新设计的影响范围,为设计者指明再创新和完善设计的道路。

4.4 启迪性

启迪作用是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可以说是评论的精华所在。评论不仅要“评”,更要注重“论”,“论”就是要有论点、根据和具有启迪作用的见解和意见。评论者不能人云亦云地跟在其他人后面对机械创新设计作一番简单的描述,或以特定的标准进行模式化的对比鉴定,而是针对具体的评论对象,发表评论者个人的新看法、新观点、新思路。机械创新设计评论就是为了给再创新和未来其他的设计提供新的方向和启迪。

5 掌握机械创新设计评论的技巧

人人都能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作出好的评论,机械创新设计评论需要一定的技巧与策略。只有很好地掌握评论的技巧,才能让评论者做出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才能真正的起到让创新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目的。

5.1 敢于评论,注重客观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不太喜欢对他人作出评论,尤其是对同行或前辈,但这不利于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只有敢于评论,勇于对产品 “说三道四” 才能让创新设计及产品更好地改进,更快地完善。

目前,在建筑、影视、新闻等行业都有专业的评论家,并且他们大多数都不是从事他们所评论的行业,但他们的评论往往受到多数人的认可,因为他们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厚,而且是局外人,可以提出中肯的意见。这方面是可以借鉴到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的。

5.2 评的有水平,注重评论的有标准和无标准

机械创新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并满足需求,特别是创新的产品,要求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使人类生活更美好,这是评价机械创新设计的一般标准,是过去、当今与未来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追求。

设计者有自选的立足点与角度去思考与设计,而评论者又可按自己的价值观与侧重点去观察、认识、鉴别、评价。双方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因而难以确定统一的、全面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标准。这就使得评论者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评论容易出现空泛、俗套、冗长、不知所谓的情况,要对机械创新设计进行评论,特别是对一个相应的产品进行评论,必须避开这些忌讳,评出水平。

5.3 避免偏见

机械创新产品评论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学科体系,但我们从其他的一些评论中不难发现,有评论就容易有偏见,某些“评论”强词夺理,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人为善。

机械创新设计是丰富多样、复杂曲折的,与之对应的评论也应该以多样的方式和角度,从不同层次去研究、理解、探索和评论解析。来自各方的不同评论应该相互融汇和渗透重于相互拒绝和否定。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中正常的争论与辩解的良好氛围是让评论体系不断进步发展的前提。

6 结束语

机械创新设计评论是一面镜子,是推动机械创新设计良性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机械创新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机械创新设计评论这个全新的领域上,这里笔者所说的还都是比较浅薄的一些理论,为了更好的促进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就必须发挥机械创新评论的积极作用,并尽快明确和完善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本文就是对机械创新设计评论体系的一次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弗朗索瓦.沙士林. 建筑评论的现状[J].世界建筑,1999,6.

[2] 郑时龄. 建筑批评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朱大明. 建筑评论的基本要素[B]. 华中建筑,2003,2.

猜你喜欢

评论者设计者机械
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网络新闻评论者的伦理责任问题及应对路径探析
2020德国iF设计奖
调试机械臂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简单机械
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户关系的虚假评论者的识别
按摩机械臂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