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2015-04-16甘佩莹

建材与装饰 2015年9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理念

甘佩莹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1)

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甘佩莹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体系,是建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碳的排放量也逐渐的增加,进行低碳环保的城市规划策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城市规划;低碳发展;若干思考

引言

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管理,是达到规划目标的主要手段。虽然各个地区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拥有各自的规划管理体系。城市的规划管理存在相对的独立性。成熟的规划管理制度会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依据体系的运作确保管理发挥实效。

1 低碳环保城市

低碳环保城市的规划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工程,其碳的排放、气候的改变都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低碳城市的规划不仅需要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规划、土地规划以及新的规划理念,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与配合,将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起来,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化,促进低碳环保城市的发展,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气候的变化。

2 低碳城市与碳的排放

随着城市的发展,全球气温在逐渐的变暖,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气温的变化?这就成为我们研究的关键所在。从社会发展的方面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工业化革命的发展导致大量的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全球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的增加,目前,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从碳的排放源头来看,在人口密集、交通、建筑、工业都发达的城市中,其对碳的使用与排放都是高消耗的,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的大城市能源的消耗占全球的75%,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球的80%,最终,碳的排放量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城市交通、工业发展三个方面。人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居家取暖做饭、火力发电、金属冶炼等方面。

从自然的科学角度看,土地覆盖率与土体利用的变化、太阳的活动强度、海洋的作用等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因素。其中有不少人为的因素的存在,例如,土地的覆盖与使用的变化,尤其是进入工业化的时代后,城市的发展可能是直接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城市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已经成为减少碳的排放量的关键所在。为了能更好的应对气候的变暖和能源的危机,研究城市的低碳环保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努力建立一个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城市,通过对产业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改变,合理、有效的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低碳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约束,同时也是对快速跨入城市低碳发展模式的契机,从而减少气候的改变,增加经济效益。

3 城市规划中低碳环保理念的应用

3.1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指生活中所耗费的能量的减少,进而降低碳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通过对社会生活时能源与物质的消耗的减少、废弃物与垃圾的减少,实现减排节能的作用,提高低碳城市的发展。崇尚简朴的生活,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政府应当鼓励宣传人人都要做到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理念的发展,改变以往的不良习惯,为低碳城市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3.2低碳交通

(1)想要进行城市交通的低碳应当考虑到交通条件的内部优化。实际上就是对城市的交通进行系统的、完善的规划,并且制定出相应的交通规划,在以节约能源与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碳的排放量;还应当在满足人们的日常交通生活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城市的压力。有些城市的做法就是相当可取的,在城市建立基础道路以外,建立相应的快速道路,比如地铁等,同时也要加强公交系统的完善,提高城市交通的高效性,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同时也要对环保型交通设施研究与探索,增加低碳理念在城市交通建设的使用,增加城市的低碳规划。

(2)做好城市交通规划的外部协调。把城市的交通规划和城市的其他相关政策进行协调,并以交通规划来支持土地的规划,且把低碳城市的理念深入到规划中;进而进行全方位的对城市交通的发展以及城市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进行合理的完善;真正做到实现城市交通的减排和节能,到达低碳城市发展的需求;建立合理的体制进行相应的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居民生活的低碳交通的意识,形成完善的交通观念,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

3.3低碳产业

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经济增长方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能源发展需求的重要成分。从工业结构的方面分析,重工业产生的排放物比较多;从产业结构分析,服务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相对比较低,而工业的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大。所以要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提高附加值的方法来拉动低碳化的发展。一方面,增大对高耗能产业的控制力度,降低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提高生产方式的创新,以资源节约、循环的经济方式来改变以往的产业经济,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碳的排放,也要把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引入到城市的产业调整中,积极开展循环型经济的策略,改变固有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低碳城市经济的形成,增加城市的发展。

4 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规划

4.1低碳城市规划的要求分析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结合城市本身的特点,以及外界的资源和环境,每一个城市均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但是也有一些共同遵守的共性。以伦敦为例,经过多年的绿色发展,该城市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低碳减排发展路径和模式,而且有专门的部门对规划和发展进行评估与管理。对于我国国内城市的规划,可以借鉴和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下面是我国城市低碳规划时的一些必要方面:

(1)低碳产业的规划。城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必须有低碳产业的支撑,这里所指的低碳产业,一方面指的是产业的类型应该达到能耗低和低排放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指的是产品应基于低碳的理念进行开发,例如目前方兴未艾的新能源产业等等。城市的低碳产业规划,注重的应该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耗能。而随着技术体质的不断发展,低碳产业也必将经历一个技术爬升的过程,因此应该不断关注最新的低碳技术,开发最新的低碳设备,并通过构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来实现低碳化发展。

(2)低碳能源的规划。低碳城市的规划必须考虑到必要的能源结构,能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支撑城市的低碳化发展。目前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能源是不少低碳模式的首选,国外发达国家的低碳能源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我国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来引入这些能源供给模式,例如海上风电、太阳能建筑等等。

(3)低碳建筑的规划。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建筑产业正在高速发展,由此而带来的资源消耗也不断上升,并且由于一些废水废渣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在低碳模式的城市规划中,应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来实现节能降耗,通过鼓励使用低碳材料和环保的建筑模式,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

4.2低碳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应以低碳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传递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具体的规划策略阐述如下:

(1)将低碳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实现城市的生态文明,是城市化发展的更高阶段,而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二者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低碳城市,还是生态城市,其核心理念均是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城市发展中的内部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居民是否宜居等因素,而低碳城市则更为注重环保和绿色,因此可以说二者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低碳城市则关注的是具体的污染问题和环保问题,将二者融合起来,能够构建出更为科学与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

(2)进行低碳城市的准确定位。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城市规划中的低碳部分也应在现有编制之外独立进行编制,或者在规划时单独以章节的形式与其他内容分离,从而起到示范作用。充分研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特征和环境需求,将低碳理念纳入城市规划编制中。

4.3加强城市低碳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对城市进行基于低碳发展理念的规划,并非仅仅是理念的引入或者方法的罗列,而是系统性的、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工程,只有实现低碳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够真正使城市得到低碳的益处。这就需要加强对城市低碳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在现有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上构建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体系,通过低碳技术,结合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地质条件,对其低碳路径进行科学设计。

4.4构建低碳城市评估体系

在低碳城市的规划中,应通过科学为客观的指标对其低碳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评估,从而确保城市能够顺利实现绿色发展。在评估指标的选择方面,首先应以生态城市的标准构建指标框架,其次应将指标逐层细化,并使之能够符合城市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从而最终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体系。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本文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1]周江评,邱少俊.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和不足[J].城市规划学刊,2008(4):112~118.

[2]高中岗,张兵.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2):16~22.

[3]邹德慈.发展中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10(1):165~166.

TU984

A

1673-0038(2015)09-0001-02

2015-2-12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