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森林害鼠的监测与预报

2015-04-16卢洪斌李万龙

防护林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害鼠鼢鼠鼠害

卢洪斌,李万龙

(黑龙江省平山林业制药厂,黑龙江 哈尔滨150324)

森林鼠害是我国主要的森林生物灾害之一。它是由森林害鼠因栖息、取食等活动给森林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危害,此灾害对森林危害越来越重,防治任务越来越艰巨,给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确保防治及时,必须全面系统地实施森林鼠害的监测与预报,分析和掌握森林鼠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及时实施防治方案,有效地控制森林鼠害的发生。本次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把森林鼠害监测重点放在发生程度、发生范围的监测和科学预报上,为全面系统实施森林害鼠的害性监测,有效指导生产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森林害鼠的种类

森林鼠害对我国森林危害严重,年均发生面积约占森林病虫鼠害总面积的1/8。全世界的鼠类近3 000种,危害森林的鼠类约200种。我国危害林木的害鼠依据其对林木的危害部位,可大致分为危害根系的地下鼠,主要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东北鼢鼠(M.psilurus)、高原鼢鼠(M.baileyi)等;危害枝干的地上鼠,主要有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红北(C.ruthlus)、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东方田鼠(M.fortis)、布氏田鼠(M.brandti)、根田鼠(M.oeconomus)、社田鼠(M.socialis)、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子午沙鼠(M.eriousmeridianus)和柽柳沙鼠(M.tamariscinus)。

2 森林害鼠的调查方法

2.1 鼠性调查时间

2.1.1 地下鼠 于每年春季土壤解冻后(3—5月)和秋季鼢鼠储粮期(9—10月)各调查1次。

2.1.2 地上鼠 鼠于每年4月和9月各调查1次;田鼠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下旬各调查1次;绒鼠于2—3月和7—8月各调查1次;沙鼠在4月和10月各调查1次。

2.2 设立标准地

在中心测报点的覆盖范围内,选择鼠害的常灾区和偶灾区,在踏查的基础上,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选设面积为1hm2的标准地20~30块(沙鼠为5~10块)。对标准地各因子进行调查。

2.3 害鼠密度调查

2.3.1 地下鼠

(1)土丘系数法: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1 hm2的辅助标准地,统计标准地内的新土丘数。根据土丘挖开洞道,间隔2昼夜进行检查,凡封洞者即为有效洞。在有效洞布箭,弓箭(地箭)与洞口的距离为切开的洞口直径的2倍。一昼夜检查一次,及时重设弓箭(地箭),连续捕杀2昼夜。然后统计捕获的鼢鼠数量和鼠种,计算出土丘系数和捕获率。捕获率可作为鼢鼠密度的相对指标。

土丘系数=实捕鼢鼠数/土丘数。

鼢鼠密度(只/公顷)=标准地内鼢鼠数/标准地面积。

捕获率P=[n/(N×H)]×100%

P—捕获率;n—捕获的鼢鼠数;N—设置弓箭数;H—捕鼠昼夜数

(2)切洞堵洞法。在土丘不明显的情况下,利用鼢鼠的堵洞习性采取切洞堵洞法进行调查: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为1hm2的辅助标准地,对怀疑有鼢鼠活动的洞道开切洞口100个,在切洞一昼夜后调查堵洞数,凡堵洞者即为有效洞口。然后采取弓箭(地箭)射杀和挖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鼢鼠全面捕尽,以实捕鼢鼠数与有效洞口数相比较,得出其相关系数。在固定标准地内有效洞口数乘以相关数即可得出鼠口密度。

2.3.2 地上鼠

(1)鼠、田鼠和绒鼠采用中号板铗,选择当地害鼠喜食的食料为食饵,一般鼠用炒熟的白瓜子;田鼠用新鲜的胡萝卜;绒鼠用玉米粒。(注意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对同一鼠种,板铗型号、食饵材料要统一)。在每块标准地内,将100个鼠铗按铗距5米、行距20米的平行线的或按Z字形、棋盘式等形式顺势布放。鼠铗布放后,间隔24h进行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48h后将捕获鼠铗全部收回。逐日统计捕获害鼠的数量并分雌雄记载,计算捕获率。

捕获率=[捕获鼠数/(鼠铗数×2)]×100% 或捕获率=[捕获鼠数/(鼠铗数×3)]×100%

其中鼠铗数为实际收回的鼠铗数量。

(2)沙鼠。在1hm2的辅助标准地内,设置100个10cm×15cm鼠铗。以新鲜胡萝卜为食饵,堵洞后在洞口附近布设鼠铗。统计堵洞数、有效洞数、百铗捕获数,计算百铗捕获率和鼠口密度,连续调查5天,统计调查结果。

有效洞口系数=有效洞数/堵洞数

校正百铗捕获率(%)=百铗捕获数×有效洞口系数(%)

调查日辅助标准地害鼠数量=堵洞数×校正百铗捕获率(%)

害鼠密度(只/公顷)=逐日辅助标准地害鼠数量/辅助标准地面积

2.4 林木受害情况调查

结合春季鼠口密度调查进行。采取样株调查法。将标准地大致划分为10~15块样方,从中随机确定3块,要求样方内林木株数不少于100株。然后,在样方内逐株调查。计算出受害株率和死亡株率。

受害株率=(受害株数/调查株数)×100%(注:受害株数包括死亡株数)

死亡株率=(死亡株数/调查株数)×100%

2.4.1 地下鼠 以树下有鼠洞,且松树针叶发灰、发黄色,顶芽生长缓慢判定为受害。

2.4.2 地上鼠 对于平鼠、绒鼠的危害,以树干四周皮部1/4以上被啃食或侧枝被啃断1~4枝为林木受害的统计起点;对于田鼠、鼠兔的危害,以树干四周皮部1/4以上被啃食或侧根被挖啃1/4为林木受害的统计起点。

2.4.3 沙鼠 将标准地划分为4块样方,在样方内逐株调查林木受害情况。树干、树枝被啃食即为受害。

3 预测预报

3.1 种群密度预测法

设春季种群密度为X,秋季种群密度为Y,t为年份。利用公式Yt=a+bXt可通过春季种群密度预测当年秋季种群密度;公式Xt=c+dYt-1则是通过秋季种群密度预测翌年春季种群密度。

3.2 捕获率预测法

设春季捕获率为x,秋季种群密度为y,t为年份。利用公式yt=e+fxt,可通过春季捕获率预测当年秋季捕获率;公式xt=g+hyt-1,是通过秋季捕获率预测翌年春季捕获率。

3.3 在春季对鼢鼠密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加上6月、8月两次调查结果,预测当年发生量。其公式为:

F=p·a·b·c·(1-d)

式中:F—为当年仔鼠发生量(只/公顷);P—春季鼠口密度;a—雌雄鼠率[雌/(雌+雄)];b—平均胎仔数;c—年繁殖胎数;d—各种因素所致死亡之和

4 结论

森林鼠害的监测与预报是林业鼠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监测结果绘制鼠情分布图和编写鼠情分析报告,包括监测范围内林分基本情况描述、存在的害鼠种类和针对鼢鼠发生情况提出的防治建议等。通过对其发生危害情况的适时调查,根据采集数据分析判断其发生发展趋势,进而做出准确的预报,实现为科学防治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对科学指导御灾、防灾和减灾活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于海龙,于润兰,吕英.浅谈森林鼠害及防治措施[J].防护林科技,2004(6):64-65

[2]李树华,梁云峰,邵新建.浅谈林口林区森林鼠害的防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43-44

[3]李玉秋,张富.森林鼠害的有效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231

猜你喜欢

害鼠鼢鼠鼠害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灌阳县稻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调查①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2015年云霄县农区鼠害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