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牙列缺失及修复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5-04-12孙临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缺牙牙列口腔

孙临明

(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牙列缺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和)下颌牙列全部缺失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临床多发生于老年人,1998年时调查的发病率超过10.51%。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为了研究老年人牙列缺失及其修复的临床特点,更好的治疗修复老年人牙列缺失,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牙列缺失修复治疗的143 名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详细报告如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牙列缺失修复治疗的143 名的老年患者,男72 人,女71 人,年龄均在60 岁以上,最大年龄为88 岁,平均年龄为75.47 ±3.42 岁,这143 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失,58 名为严重缺失,42 名为中度缺失,43 名患者为轻度缺失。

1.2 修复方法:对所以患者进行修复前检查,认真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要及时处理不能保留的患牙,对可以保留的患牙要妥善处理。根据个人的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对缺失十分严重的患者进行全口义牙修复,对部分缺失的患者进行种植固定义牙修复和覆盖义牙修复[2]。

1.3 修复评价标准:好:能正常完成患者的各种口腔功能要求,修复体边缘密合度高,固位力平衡;一般:在完成患者各种口腔功能要求时偶尔会出现松动,但能再次复位;差:固定力查,易松动,不能完成患者的各种口腔功能要求。

1.4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牙列缺失与年龄的关系:根据对在我院接受牙列缺失修复治疗的143 名的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这143 名牙列缺失的患者在70 岁以上的患者占78.23%,60-70 岁之间的占21.67%,需要做全口义牙修复的患者年龄也都偏大,结果表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牙列缺失的人数增多,程度也逐渐加重。

2.2 牙列缺失、修复与地域的关系:在这143 名患者中,74 名患者为城市居民,占总人数的51.74%;69 名患者为弄农村居民,占总人数的48.26%,农村与城市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 >0.05);而74 名城市患者中进行修复的患者有70 人,修复率为94.58%,69 名农村患者中进行修复的患者有37 人,修复率为53.62%,可见城市患者的修复率明显比农村的修复率高(P <0.05)。

2.3 修复评价与牙列缺失程度的关系:患者修复一年后,对患者进行修复评价,并调查修复评价的结果与牙列缺失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牙列缺失程度越高,修复评定结果越差,详细情况见下表:

牙列缺失程度与修复评价结果的关系[(n)%]

3.讨论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缺牙的时间较长、缺牙的数目较多等诸因素,通常表现为更复杂的牙齿排列及咬状况。这就决定了修复不仅仅是单纯的缺牙"镶补",而应该十分重视修复前的口腔检查、资料分析及术前处理,合理的设计和适度的恢复咀嚼功能。这样,可促进和维持口腔组织健康,至少不造成口腔组织的长远性损伤。牙列缺失是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的口腔疾病,妨碍进食和说话,这些严重的影响着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认为主要原因为龋齿、牙周病的个口腔疾病引起,临床上需要积极的修复治疗,后期妥善维护修复装置[3]。本文研究老年人牙列缺失及修复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老年人牙列缺失与年龄有关,随年龄的增加牙列缺失的人数越多,程度越严重,而且修复难度加大,修复评定结果越差;城市与农村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但城市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复率明显比农村的修复率高。因此要对老年人牙列缺失保持高度关注,尽早发现,尽早修复,而且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和扶持,保证城市与农村的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 许力强.老年人牙列缺失及修复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4676-4677.

[2] 贡燕萍,王海宁,丁晓军.镇江市1138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2002,04:210-211.

[3] 万思宏.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3:35-36.

猜你喜欢

缺牙牙列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体检者口腔健康检查与结果研究
缺牙后,可以不管吗?
缺牙不补祸及邻牙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加入“缺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