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2015-04-12卓海斌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结肠癌生存率

卓海斌

(慈利县人民医院 湖南 慈利 427200)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容易发生全身转移,严重影响临床预后。结肠癌转移途径主要有血行转移和直接淋巴结转移两种,肝脏是血行转移最主要的器官,因此,肝脏是结肠癌转移的首要靶器官[1]。临床研究发现,结肠癌转移中有30%-40%为肝转移,而约有60%-70%的结肠癌患者死于肝转移[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多学理论技术的融合,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预后获得了明显改善。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手术与保守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82例,均经CT 和B 超检查证实存在肝转移。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0-78 岁,平均(54.33 ±3.29)岁;转移灶部位:27例肝左叶,14例肝右叶;病灶直径1.5-3.6cm,平均(2.74 ±0.35)cm;原发癌部位:18例升结肠,10例横结肠,8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病理类型:19例低分化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7例粘液癌,4例未分化癌。对照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32-80 岁,平均(53.87 ±3.66)岁;转移灶部位:28例肝左叶,13例肝右叶;病灶直径1.6-4.0cm,平均(2.95 ±0.41)cm;原发癌部位:19例升结肠,11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病理类型:20例低分化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7例粘液癌,4例未分化癌。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癌部位及类型、转移灶部位及直径等均无明显差异(P >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本组患者根据转移情况实施Ⅰ期、Ⅱ期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治疗。其中,25例实施姑息性切除治疗,另16例患者应手术切缘与肿瘤边缘距离可能超过,1.0cm 而实施肝转移灶切除。对于术后存在残留癌组织者,为预防胆管内或以及肝门静脉等部位癌栓转移,均予以FOLFOX 方案进行全身化疗。

1.2.2 对照组:本组患者均实施保守治疗,其中,36例实施全身化疗(17例应用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19例肝动脉插管进泵化疗),化疗方案为FAM 方案,另5例患者实施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均接受随访,统计两组的生存期,并计算1年、3年和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 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 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X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1 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0 个月(P<0.05)。观察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存率比较[n(%)]

3.讨论

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微波固化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以及射频治疗等,主要将其分为手术与保守治疗两种类型。肝动脉灌注化疗(HAI)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药物作用集中以及可反复应用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是目前临床治疗肝转移癌的首选保守治疗手段[3]。临床研究表明,约有40%-60%的肝转移癌患者经HAI 治疗后,转移病灶直径可缩小50%以上,疗效可维持15 周以上。对于肝内单发转移癌并且转移灶周围血供丰富者,联合肝动脉栓塞(HAE)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4]。但单纯化疗的治疗周期较长,副反应较多,部分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往往难以耐受。

早期根治性肝切除治疗结肠癌肝转移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可达到25%-40%左右,并保护或恢复肝功能,改善临床预后。但临床实践表明,约有50%-70%的患者在切除肝转移灶后2年内出现肝复发,病死率较高[5]。因此,临床认为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有利于延长生存周期,提高生存率。目前,治愈性肝切除术被认为是位移能够获得长期生存的结肠癌肝转移治疗手段,手术死亡率约为1.8%,5年生存率可达到25%-40%[2]。本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Ⅰ、Ⅱ期肝转移灶切除术,术后配以FOLFOX 方案化疗,预防胆管内以及肝门静脉转移,中位生存时间达31 个月,较对照组的20 个月明显延长,且5年生存率达24.39%,亦相比于对照组的4.88%明显提高。但手术治疗对于病例选择具有一定的要求,结合相关资料及本研究结果总结手术指征包括:(1)能够彻底根治切除原发病灶或者根治切除后未发生局部复发者;(2)转移病灶较为局限,为单一结节或者多个结节局限于一侧肝叶者;(3)全身情况较好,未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4)无肝转移以外的腹膜转移、血行转移或者远端淋巴转移者[3-5]。

综上所述,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技术的前提下,应用手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生存率并延长生存周期。但手术或保守治疗均存在其优点与局限性,应充分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等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整体疗效、延长生存周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吴晓波.探讨性分析结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3):1187-1188.

[2] 蔡振湘.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信息,2014,(8):203-204.

[3] 缪巍.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治疗及预后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94-1395,1397.

[4] 李卓.浅析结肠癌肝转移手术时机的选择[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12-1713.

[5] 温华生,郝俊.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9):48-49.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结肠癌生存率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