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2015-04-12王晓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探查胆道胆囊

王晓爽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北京 102401)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时治疗胆囊结石的最佳方式。相关文献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5%-1.1%,临床上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较为普遍[1]。为深入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安全性及可行性,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4年收治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患者100例,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28-79 岁,平均55.1 岁。胆囊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道增宽10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78例;有胆源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或肝功能损伤病史7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术前不使用抗生素,每组各有患者5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诸如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标准

手术指征有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患者;无糖尿病史或既往有糖尿病,治疗后效果良好的;近期一个月内无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发作病史;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没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术前半个月内没有呼吸系统或泌尿系感染病史。

1.3 剔除标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放性手术的;术中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时,一期缝合或T 型管引流;胆囊、胆管出现炎症反应并且感染较重,胆囊内有脓液;术后一天内不同时段两次体温大于38 度,白血细胞计数大于等于15 ×109/L,中性细胞百分比大于76%[2]。

1.4 手术方法

采用四孔法进行手术,严密并无菌操作。在肋缘下右锁骨中线旁将0.5cm 套管针放入胆道镜进行经胆囊管胆道进行探查。在进行胆道探查时,会有胆汁流出,因此分离胆囊时如有破裂,应及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待冲洗液清透方可停止冲洗。后将腹腔和盆腔内的冲洗液吸净。在剑突下穿孔取出标本后置入取物袋中。本次手术时间0.58-3.42h,平均1.58h。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过程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5 观察指标及感染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一天内体温,不同时间反复测量在患者体温超过38 度时;观察测量术后第一天血白细胞计数;记录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一周内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和切口愈合状况。

感染判定指标:术后一天内不同时间两次体温测量均大于38 度;白细胞计数大于等于15 ×109/L 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于76%;切口出现感染或身体其他地方出现感染;病原学阳性培养的感染依据[3]。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由我院数据中心人员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 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数据采用SPSS14.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术后一周复查,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体温正常,无感染性并发症发生。2例中转开放性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通过引流、换药等对症治疗后切口愈合。

3.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两种。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的问题。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发展以来,此术式迅速为外科医师及病患所接受。此手术需时约30 分至2 小时,简单而安全。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术,对结石的临床疗效特别令人满意。两种手术均具备以下优点:对胆管不会造成严重损伤,保留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术后恢复时间段,对患者不会造成严重损伤,两者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熟练掌握两种技术的医生,一般能够在2 小时内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切口不大,操作时间短,这就使得组织在外界不会过分暴露且时间较短,降低受到感染的概率。

本次研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围手术期无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住院时间、受感染概率和切口恢复情况等相对于有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无显著差异性,该结果提示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术后出现感染未增加,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并且降低了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并运用。

[1] 刘军,金岚,韩威,等.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8):1450-1451,1454.

[2] 刘军,金岚,李建设,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3):1834-1835.

[3] 金伟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1):44-45.

猜你喜欢

探查胆道胆囊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