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旗高擎千帆竞

2015-04-09王伟李胜基

共产党员·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示范带河沟镇党委

王伟+李胜基

今年元旦前夕,正值数九隆冬时节,屋外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可新民市柳河沟镇党群活动中心的室内却暖意融融,温暖如春。和往常一样,负责活动中心维护工作的老党员陈兴军天刚蒙蒙亮就已到岗,一边生起小煤炉,一边打扫起卫生来。早晨8点刚过,附近的党员群众就陆陆续续地来到活动中心报到,人们或是在广场的体育器材上健健身,或是在“党员之家”的书柜前捧起科普书籍充充“电”……每逢看到这场景,陈兴军都会高兴地说:“自打镇里建成了党群活动中心,习惯于‘猫冬的农民再也不‘猫冬了,这里成了他们休闲娱乐、学习健身的最佳去处!”

建党群活动中心,是柳河沟镇党委实施“党建惠民”工程,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近两年来,按照新民市委“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镇党委本着“党建先行、产业大上、藏富于民”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党建惠民”工程,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打通并拓展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渠道注入了生机与动力。

助民:党员办事、群众签字

2013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干部办事、群众签字”活动在柳河沟镇广大镇村干部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首被党员群众称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奏曲”刚一吹响,就迅速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随着活动的开展,镇党委又递进开展“党员办事、群众签字”“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点头”活动,全镇794名党员,70%以上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参与,真正实现了服务主体细化到每名党员,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名群众。

副镇长闵春芝到滕甲河村五保户李福山家中走访时,看到老人家徒四壁,生活没有着落,就主动认下了这门穷亲戚,逢年过节,她总是提前送来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用品。当老人告诉她不知啥原因2014年的“新农保”钱始终也没有拿到手时,她急忙驱车带着老人来到镇信用社和派出所,多方核实才弄清了是该镇张沟子村同名的一位老人串领了这笔钱。当闵春芝把追回的1200元钱送到老人手中时,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事后,他把一面绣有“服务于民爱百姓、公仆之心钦可嘉”的锦旗送到了镇里,激动地握住闵春芝的手说:“我没儿没女,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大赵屯村是该镇“西甜瓜”生产重点村,当提到去年10月9日的那场大火时,村党支部书记邹权忠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晚他正组织村干部在棚区巡逻,20时许,在距棚区不到百米的玉米地里,农民烧荒留下的一个火点复燃,火借风威,眨眼间就形成了一片火海。“快喊人救火,是党员的,跟我上,保护大棚要紧!”邹权忠开着停在路边的铲车,第一时间冲了上去。没多大工夫,听到广播通知的20多名党员齐刷刷地都来了,都奋不顾身地往火海里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扑灭了大火。“要是没有村里的党员,我们这1000多亩大棚都将葬身火海了,那损失可真是老大了!”对于党员们的这次壮举,村民们道出了他们的肺腑之言。

活动中,通过大联系、大走访、大帮带,镇党委共建立“民生诉求台账”1516条,实行一事一记,备案编号,由镇村干部专人包保,镇党委每月调度一次,进行销号确认。两年来,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500余个,1245条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达9000余件。活动成果让群众评判、打分,最终由群众点头、签字,群众签字确认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8%。

富民:抱起团来闯市场

柳河沟镇属于柳绕地区,区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有16个建制村、8639户,总人口3万人,耕地13.7万亩,其中温室大棚4.8万亩(冷棚4.5万亩、暖棚3000亩)。大力发展“西甜瓜”生产是柳河沟镇历任领导班子倾力奋斗的一项主导产业,该镇曾荣获辽宁省“特产之乡”称号。目前人均大棚面积1.7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25元,仅大棚一项就占收入的85%。

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全镇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的牵引和推动作用。在黑岗子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两年前注册成立了方圆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张艳旭说:“合作社可是咱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心骨,不仅帮咱提供资金、技术,还帮着联系销售,我家的香瓜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目前,该村325户农户都自愿加入了合作社,每当年底股金分红的时候,种植户们都乐得合不拢嘴,都说这是村党支部为农民办的一件天大的好事。看到邻近村都成立了合作社,解放村党支部书记赵凤禄心急如焚。他把党员召集来开会,对大家说:“咱们村也是棚瓜生产大村,可眼瞅着人家有合作社的村民卖瓜价钱比咱村高,我这心里着急啊!”青年党员、致富带头人吕春雨接过话茬儿说:“老书记,你别急,你看我组织大家伙成立个合作社,咋样?”赵凤禄听后,高兴地连连点头称好。2014年6月12日,解放村青竹专业合作社召开了成立大会,村民们欢呼雀跃,在迈向致富的道路上,他们再次看到了曙光和希望。

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也给镇党委带来一个巨大的难题。大家都套用镇里注册的“柳绿”牌商标对外经营,有的“西甜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商标的美誉度和信誉度。由于合作社各自为战,管理上是一盘散沙,在扩大再生产、提升竞争力等方面也受到了制约。如何整合现有合作社资源,把党的领导延伸到田间地头,擦亮“柳绿”牌“西甜瓜”这张名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去年8月5日,辽宁省内第一家以地域命名的“柳河沟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应运而生。12月19日,联合社党总支也随之建立,下辖7个党支部,党员总数达到了203人。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联合社就发展会员500户,进行土地流转2000多亩,举办了5场(次)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民800人(次),和兴隆百货等8家企业签订了13宗大订单,开辟绿色无公害基地3000亩。

悦民:党建示范带是咱群众的连心带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时刻把抓党建意识刻在心里,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中,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这是镇党委书记邓光在参加新民市委举办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培训班上作表态发言时说的一句话。为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邓光带领镇党委一班人实打实地下了一番功夫——以柳河沟镇党群活动中心为圆心,辐射半径扩散到潘家屯、大赵屯、滕甲河等9个位置相邻、基础较好、具有特色的村,以这9个村为放射点,打造党建示范带,通过村村帮扶、先进带后进,引领带动其他基础较差的村实现晋位升级,进而大幅度提升全镇的党建整体水平,力争成为新民市党的建设的“西部地标”。这是镇党委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出的一个新的部署。

走进这条党建示范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更有感动。镇村干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深入所包村和农户家中调研走访,征询意见,做到“五个一”——告知一部联系电话、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建立一份民情电子台账、赠送一本为民服务手册。滕甲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阳硕为了把本村真正建成示范村,和村干部吃住在村,从美化村屯环境做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全村6条街路、7400延长米全部铺设成了柏油路。施工期间,他强挺着因骨折手术带来的钻心疼痛,饿了啃一个面包,渴了喝一口凉水,硬是把村民最关注的出行难题彻底解决了。为此,村民李秀华动情地说:“王书记为了把咱村建成示范村,付出了太多汗水,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把这条党建示范带打造成景观带、产业带,提升集聚效应,镇党委、政府先后投入270万元对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改造;建成农民文化广场9个,总计超过1.35万平方米;新铺设柏油路12.5公里,维修16公里,砂石路面10公里;栽植风景树1.6万多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25盏,总计投入资金超过了900万元;新建温室大棚1500亩,农民人均增收达到3000元。

通过助推示范带9个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其他没有进带的7个村奋力赶超。目前,全镇16个村均实现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干部面貌焕然一新,村村街路整洁,主导产业明确清晰,“三板一栏”“五簿一册”等党建制度规范完善……对于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津津乐道:“党建示范带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儿,是咱群众的连心带!”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柳河沟镇党委通过实施“党建惠民”工程,“号”准了群众的脉搏,贴近了群众的心窝。他们正以昂扬的激情和矫健的身姿,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迈向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

本栏编辑/李胜基

猜你喜欢

示范带河沟镇党委
让“示范带”作出好示范
广州这样带动“新乡村示范带”
皖北地区河沟生态养殖发展策略
“红色示范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新邱区推进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实践措施
蒙城县河蟹河沟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怀柔区雁栖镇党委:发展党员严格落实提前预审和前置考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