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值得关注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2015-04-08刘莹夏云龙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收缩压原发性胰岛素

刘莹+夏云龙

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模式的改变,儿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有研究显示,儿少高血压的发展呈现“轨迹现象”,即处于某血压百分位数的儿童青少年,经过一段时间后,其血压值仍然保持在原来血压百分位数位置上相对不变的现象。儿童期的血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成人期高血压的发生。因此,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我国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分级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判断标准,是美国家高血压教育项日(NHBPEP)在2004年制定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3次或3次以上平均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持续大于等于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采用以下标准将儿童血压区分为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

目前国内外关于儿少高血压发病率的文献,由于其报道时间、地区、儿童年龄、人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测量方法的不一致,只能反映儿童高血压发病率的部分状况。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1991-2004年,我国儿少的血压水平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6-12岁儿童的收缩压从89.9毫米汞柱上升至94.3毫米汞柱,舒张压从58.3毫米汞柱上升至62.7毫米汞柱,儿少高血压的患病率已从2.8%上升至8.1%。(中国标准)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儿少高血压与成人一样,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大多数儿童高血压常继发于某一潜在的病症,其中肾实质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占60%-70%)。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逐渐增高,青少年期高血压大多为原发性(占85%-95%)。

儿少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在不同年龄段是不同的。1-6岁的儿童发病原因主要为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高血压;6-12岁的儿童发病原因主要为肾实质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医源性高血压;12-18岁的青少年发病原因主要为原发性高血压、医源性高血压、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主动脉缩窄。其中儿少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其与多种因素有关。

肥胖及体重指数(BMI)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体重指数的高低与儿少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在正常体重儿童高血压的检出率为2.5%,超重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7.0%,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12.6%。随体重指数的增高,高血压检出率明显增高。肥胖儿童青少年坚持综合减重治疗,能降低其血压水平。

遗传因素 儿少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且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的观点,父母高血压史可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资料显示,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水平。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有实验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更多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这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

其他因素 身高因素、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睡眠不足、性格急躁、长期精神紧张,社会家庭经济状况均可影响儿童高血压。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

临床上,高血压伴随的靶器官损害十分常见,即便在血压轻度升高的儿童中,也已经观察到靶器官的早期损伤。由于儿少高血压病史短,且严重高血压患儿尚不多见,因此靶器官损害处于早期亚临床阶段,其改变包括心脏异常:左室肥厚,舒张功能失调;血管异常: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肾脏病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轻度损伤;眼睛病变:眼底动脉压迹,早期硬化,视网膜病;脑CT和MRI异常表现:脑血管壁异常增生、渗出等。

不同年龄血压正常值的计算公式

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收缩压x2/3。如8岁的孩子正常血压为80+8 x2=96:96 x2/3=64,即正常血压大致在96/64毫米汞柱左右。青春期接近成人标准,年长儿<120/85毫米汞柱,幼儿<110/80毫米汞柱。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防治

对于目前我国儿少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加强对儿少高血压的筛查,对于筛查出的血压值偏高的对象,应该进一步检查确诊,并需要进一步治疗。儿童少高血压的预防,则应该以人群为基础,提倡健康的生活力‘式。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除上述治疗外更注重病因治疗。

非药物治疗 即调整生活力‘式、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可以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已获肯定,它还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量,故凡属超重所致的高血压应该控制体重。此外还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结构、限盐、戒炯戒酒及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 高血压儿童在开始药物治疗以前要确定适应症,有用药指征时应该以单药治疗开始;儿童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包括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引起靶器官损害、糖尿病,非药物治疗降压效果不理想等。治疗日标是在没有其他合并症的情况下,血压降到第95百分位以下;在有其他合并症的情况下,血压降到第90百分位以下;严重的有症状的高血压,应该静脉输注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

所有抗高血压药物都应该从最低推荐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压控制满意。达到最高推荐剂量后,如血压仍未达标,应联用另外一种类型的药物。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考虑药物的互补作用,如ACEI与利尿剂合用、血管扩张剂与利尿剂或B受体阻滞剂合用。

综上所述,由于儿童期的血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成人期高血压的发生,而且儿少高血压并非都是良性的,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家长、老师及时识别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带孩子去医院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降低我国成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收缩压原发性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