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2015-04-04茅俊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

王 辉, 高 燕, 茅俊华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镇江, 212002)

早期护理干预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王辉, 高燕, 茅俊华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镇江, 21200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防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干预组患者入院时接受护理评估,入院后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协助患者活动和按摩腹部,并进行排便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帮助患者预防便秘,对照组则予一般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经早期护理干预,入院后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使用开塞露、果导等治疗措施的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便秘,减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预防便秘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1]。便秘、情绪激动、酗酒、劳累和剧烈咳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常见诱因,其中便秘占26.90%[2]。动脉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摄食减少、排便反射被破坏、脱水治疗、排便动力不足、焦虑及抑郁等原因,容易发生便秘[3],而用力排便会引起颅内压急剧增高,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出血,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严重者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引发枕骨大孔疝,导致呼吸骤停[1]。因此,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治疗护理中,保持大便通畅是至关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不容忽视[2]。护理干预预防便秘对稳定患者的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本研究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入院时即进行早期排便干预,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科共收治未破裂动脉瘤患者64例。入选标准:无习惯性便秘及胃肠道疾病病史,每1~3 d自解大便1次。经过筛选,排除习惯性便秘患者2例、胃肠道疾病病史患者2例,共纳入60例患者至本研究中。将60例患者按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4岁,干预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1~71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入院时护理评估:实施细致的护理评估,可以预见患者发生便秘的可能性。① 生命体征及主诉:包括神志、瞳孔、血压、头痛、头晕、呕吐等; ② 排便情况:入院时排便的情况,上次排便时间、大便量及性状、排便难易程度、排便的喜好方式; ③ 饮食情况:入院前1周饮食的种类、量,食物搭配与进食量,进食是否规律; ④ 心理状态: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使用SAS、SDS评估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的评估,排除心理疾患; ⑤ 用药情况:医嘱是否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或其他止痛药物。

1.2.2认知干预:由于突然发病,患者及家属对动脉瘤的认知较少,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一入院即应进行认知干预,针对性地对便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宣传板报、公休座谈会、健康教育处方、责任护士一对一讲解等。健康教育时可以使用口诀:术前1静(病房安静、患者镇静)、2卧(绝对卧床休息)、3用药(镇静、通便、防血管痉挛)术后、4观(生命体征、意识)、5防(血管痉挛、癫痫)、6锻炼(认知功能)[5]。告知患者和家属便秘发生的原因和发生频率,用力排便的后果是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告知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严重危害。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以免情绪激动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指导家属减少人员探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以免环境嘈杂影响患者休息、加重患者头痛。

1.2.3饮食干预:急性发病后,患者排便困难多有加重,这可能是因为患者食欲下降导致摄入食物和水分较少,肠道得不到肠内容物的正常刺激,再加上因病情需要使用止吐、脱水药物等,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失水等[6]。因摄水量、水果摄入量、蔬菜量均对便秘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护理[7]。合理、正确的饮食对排便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应根据患者精神状况的不同予以不同的方案。对于神志清楚的患者,建议尽量经口进食,为了清洗肠道、软化粪便,指导其每日清晨饮1杯温开水或盐水;为了保证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少于50 g ,建议患者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蔬菜和水果等。建议患者每日摄入1杯酸奶,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够促进大肠内益生菌的增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等应尽量避免;快速吞咽过程中可能因吞进较多空气而引起腹胀,所以建议患者进食时应尽量细嚼慢咽[8]。鼻饲者每日给予豆浆、菜汁、果汁等,量约400 mL,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及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便秘者可以鼻饲四磨汤,促进排便;为了预防长期卧床等引起的便秘,鲜梨汁食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易被患者家属接受[9]。水分在人体的正常工作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因此应注意补充水分,促进毒性物质排除,加快身体恢复[10]。

1.2.4活动与腹部按摩:腹部环形按摩可有效增加患者腹肌收缩力和胃肠蠕动次数。每次在饭后0.5h帮助患者按摩腹部10~15 min。方法:患者仰卧或半卧位平躺于床上,用自己手的大小鱼际肌,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脐周反复按摩,每天2次,每次持续10 min。按摩手法讲究缓慢、轻柔,不可用力过猛[9],按摩后患者出现很强的便意时,轻压肛门后部2~3 min, 再排便。急性期由护士协助按摩,也可由护士协助教会家属后,由家属按摩。病情稳定后,应尽量指导患者自主按摩。护士应当多鼓励患者练习腹式呼吸运动,吸气时鼓腹并放松肛门、会阴,呼气时收腹并缩进肛门、会阴,气呼尽后略加停顿,再进行呼吸。如此反复6~8次[11]。对排便困难者,必须防止用力排便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发再出血,临床护士可协助患者热敷脐周及下腹部[2]。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可协助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注意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安全。

1.2.5排便训练: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患者由于早餐后胃肠反射最强,所以在每日早餐后无论有没有便意都要模拟排便动作,以形成条件反射。嘱患者不要一味为了养成早餐后排便的习惯而在其他时间有便意时控制排便。平时可以结合缩肛运动进行训练,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双手重叠放于下腹部,行肛门收缩运动,间隔1~2 min重复1次,连续3次为l组。可结合个人排便习惯,选择合适、固定的排便时间,定时放置便盆,指导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12]。

1.2.6药物治疗:对于2 d未解大便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番泻叶5~10 g沸水浸泡代茶饮。对于3 d未解大便且大便干燥有便意者,可外用开塞露,以起到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的作用。超过4 d仍旧无大便且粪便位置较高者,可以使用吸痰管接开塞露低压灌肠。方法及优点:一次性硅胶吸痰管接开塞露30 mL, 插入吸痰管长度10~15 cm, 由于一次性吸痰管较肛管长且管腔细,前端圆滑多孔,插入时对直肠黏膜刺激小,使药液不易外溢,停留时间长,能充分软化粪便,刺激排便感受器产生便意,且只轻度升高直肠内压,对颅内压无任何影响。此方法一次成功率高,患者痛苦明显减轻,解除便秘效果显著。此外,麻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延缓血栓形成、保护脑血管、抗癌等效应,使用方便、安全,患者易接受[13],可每天早晨口服麻油15~20 mL。

1.2.7排便的体位干预:李兰珍[14]报道,取半卧位,摇高床头45°利于排便。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床头抬高45°进行排便,使用床上坐便器,或者使用床旁坐便器。

1.2.8心理干预:颅内动脉瘤患者常突然发病,病发后容易导致动脉管壁破裂出血,造成严重后果,患者因过度担心病情变化,易产生过度紧张情绪,极易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使排便的规律性受到抑制。患者刻意抑制大便,减少排便的次数和时间,会使大便在体内蓄积时间过长,过多水分被吸收,最终造成大便干燥而引起便秘[15]。所以护士应在生活上关心患者,每日做好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便秘的影响,介绍成功病例,减轻其紧张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入院后,1 d内能顺利排便者为0、2~3 d内能顺利排便者为2例、3~5 d能顺利排便者为6例、5~7 d能顺利排便者为16例、7 d以上排便的为6例,其中使用开塞露、果导等治疗的有25例。干预组30例患者入院后在早期护理措施的干预下,1 d内能顺利排便者为2例、2~3 d内能顺利排便者为20例、3~5 d能顺利排便的为6例、5~7 d能顺利排便的为2例、7 d以上排便的为0例,其中使用开塞露、果导等治疗的有8例。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早期护理干预,入院后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使用开塞露、果导等治疗措施的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3小结

颅内动脉瘤患者常发生便秘,而便秘的危害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通过早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伴随的临床症状减轻,腹痛、腹胀、食欲缺乏、烦躁及骶尾部疼痛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排除了患者因排便困难导致的焦虑、痛苦心理,减轻了家属负担,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继发脑出血的二级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16]。同时,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还可改善缺乏神经紊乱,使肠道进入正常蠕动状态,降低便秘发生率,减少便秘带来的危害[17]。本研究中采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便秘,不但减少了便秘的发生,还降低了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乐之, 路潜. 外科护理学[M]. 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25.

[2]郑兰芳. 前瞻性护理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便秘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27(6): 823.

[3]杨莘. 神经疾病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5.

[4]晋慧芬. 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便秘的影响[J]. 现代护理, 2012, 11(10): 521.

[5]章莉. 动脉瘤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4): 172.

[6]应群利.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志, 2006, 15(15): 2122.

[7]阮思美, 连倚文, 林汉英.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 吉林医学, 2014, 35(18): 4066.

[8]苏永静, 张小燕, 吴婉玲, 等. 饮用鲜梨汁对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8): 680.

[9]罗贯才. 推拿手法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81.

[10]胡秀琴. 系统化综合护理预防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327.

[11]韦梅珍, 林兰, 蔡月容, 等.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3): 35.

[12]韩凤伟, 程艳芬, 杨玉香, 等. 循证护理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11): 121.

[13]葛东明. 口服麻油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发生便秘34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11,51(45): 32.

[14]李兰珍. 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 72.

[15]朱金金, 李子榕. 颅内动脉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7(28): 35.

[16]周敏, 马青华, 李芳家, 等. 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便秘患者的临床应用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6): 13.

[17]潘惠君, 张淑艳, 侯玉玲, 等. 早期干预对住院抑郁发作患者便秘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3, 42(3): 346.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on of constipation of patients with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ANG Hui, GAO Yan, MAO Junhua

(DepartmentofNursing,AffiliatedPeople′sHospitalof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 2120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on of constipation of patients with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s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t admission were accepted nursing assessment and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dietary intervention, movement assistance for patients and abdominal massage, defecation training,drug treatment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constipation after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ResultsAfter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interval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admi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glycerin and phenolphthalei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be effective to prevent constipation and to greatly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KEYWORDS: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onstipation prevention

收稿日期:2014-12-29

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2-008-03

DOI:10.7619/jcmp.201512003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优化作用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中的运用探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及青少年血压高值人群饮食结构的影响分析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