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4-04周旭东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仓凤县宝鸡市

周旭东

(宝鸡市陈仓区区委,陕西 宝鸡 721300)

宝鸡市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周旭东

(宝鸡市陈仓区区委,陕西 宝鸡 721300)

在查阅资料,结合实地走访调查基础上,对宝鸡市花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宝鸡市;花椒;产业发展;对策

宝鸡地区的花椒产业是发展宝鸡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优势产业,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宝鸡花椒产业的优势、促进宝鸡花椒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及明确宝鸡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宝鸡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宝鸡两个花椒主产区凤县和陈仓区在花椒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查阅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宝鸡花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出宝鸡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研究宝鸡花椒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为其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 存在问题

1.1 发展不均衡

凤县大红袍花椒经过上千年的种植和使用,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口碑,花椒产业发展较为迅速。2005年国家林业局将凤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由于凤县花椒品质优良,麻香浓郁,已逐渐成为国内高品质花椒的领导品牌,收购价格逐渐升高;与凤县不同,虽然花椒在陈仓区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可能受凤县大红袍花椒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较为著名的自主品牌,而“西山大红袍”花椒虽在宝鸡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花椒市场上声誉还不高,商品价格提升较慢。综上,宝鸡市两个主产区在花椒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1.2 管理粗放

由于凤县和陈仓区多以山区为主,林木较多,使得花椒窄吉丁、花椒跳甲、蝉、红蜘蛛、落叶病、流胶病等危险性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简易化嫁接、修剪,机械化采收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科学施肥、合理密植、高效制干技术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凤县和陈仓区种植的大红袍均属于有刺花椒,采摘困难,采摘费用较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花椒种植户的收入,影响了种植积极性。虽然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凤县人民政府建立的凤县花椒试验站,定期举行花椒播种、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培训,凤县花椒局积极组织当地种植户参与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陈仓区当地种植户与凤县种植户相比,得到的科技服务相对较少,生产管理上也较为粗放,品质和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1.3 品种混杂

由于我国花椒一直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截止目前,很少有人进行过育种方面的专门研究。在由野生向栽培驯化过度的过程中,花椒形成了很多品种(品系),如大红袍、小红袍、大花椒、枸椒等,但其分类依据各不相同,各地叫法较多,常导致花椒品种(品系)名称混淆、品种应用混杂。虽然凤县大红袍花椒品种经过上千年的人栽培的驯化,品种相对较纯,但由于花椒是无融合生殖,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不同乡镇间的品种相对独立,品质有所差别。由于受历史条件,环境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陈仓区栽培花椒面积虽大,但品种混杂,油椒、豆椒、米椒和枸椒等的挂果面积约达到了3 300 hm2,急需优良新品种的换代改造。多品种的混合种植,管理不统一,也使得花椒病虫害较为严重,花椒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花椒生产发展。

1.4 倒春寒受灾严重

花椒树耐旱而不耐寒,特别是春季萌芽后,对低温更敏感,在-3~-2℃就会冻死新梢及花序,农民俗称“霜杀”,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造成绝收。由于宝鸡花椒主要种植的山区,在花椒基地建设之初,注重了规模效应,而对椒园的区域布局和园地选择方面重视不够,把部分椒园建立在了易发生冻害的区域,导致冬季冻害和春季晚霜危害频繁发生,尤其以春季晚霜冻害最为突出,约平均每3~5年发生1次,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5 深开发产品少

长期以来,花椒产品的开发与加工利用主要以原始调味品、油料原料以及花椒芽菜酱等形式出现,而对高附加值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研究很少。虽然位于宝鸡市凤县的陕西雨润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开发新的产品,但因资金、技术等一系列内外在因素,产品依然多为初级产品,如花椒油,花椒芽菜酱等,深加工产品仅占花椒总产量的10%左右,且除雨润公司外,宝鸡市内缺乏规模较大的专门出售花椒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较大公司,从而导致滞后的加工技术与快速发展的花椒生产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2 对策建议

针对宝鸡市两个花椒主产区的实际情况,通过何鸣芳等[1]以及胡述克等[2]对凤县花椒存在问题的研究以及陈默等[3]、祁耀莉等[4]对陈仓区花椒产业的发展研究,结合笔者对两地的实际调查结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花椒富民为方针,以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品牌建设、企业建设、科研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健全体系,强势推进,努力实现宝鸡花椒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企业加工现代化、产品经营品牌化的产业发展目标。

2.1 加强领导, 强化安全检测体系

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系,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 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商标注册、安全生产、产品安全检测及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保护“凤县花椒”和“西山花椒”地域产品品牌。

2.2 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的合作,进行花椒深加工产品、优质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制定宝鸡市花椒生产标准,禁止使用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禁用农药,建立优质凤县花椒示范园,西山花椒示范园、全面推广宝鸡地区花椒无公害生产技术。

2.3 选择和推广抗逆良种,建立冻害预测预报和防冻机制

利用宝鸡地区花椒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查和筛选耐冻种质,推广耐冻品种。进行花椒品种无性系化研究,进行花椒无性系生产示范。同时建立春季霜冻的预警预报机制,推广树干涂白、霜期放烟等综合防冻措施,减轻霜冻危害。进行药剂防冻试验,研究和开发防冻药剂。针对花椒采收成本较高的现状,要加快无刺花椒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2.4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专家和凤县花椒试验站为依托,大力培训农民技术骨干,推广和传播广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优质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有针对性开展优良花椒品种的提纯与复壮、配方施肥、预防霜冻、病虫无公害防治、机械采收与烘烤等方面的科研技术攻关,为花椒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不断提升花椒种植科技水平。制定和推广花椒无公害规范化生产技术,加快绿色花椒基地建设步伐,力争把宝鸡市创建成为全国绿色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宝鸡花椒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5 大力开展凤县花椒、西山花椒的品牌宣传

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以及当地县委、县政府和花椒局等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准确把握花椒营销对象,找准宝鸡花椒定位和价值诉求,围绕传播凤县花椒和西山花椒等国内、省内著名品牌进行宣传。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开展会展营销,通过注册自主品牌,利用“凤县花椒节”、“杨凌农高会”等重大活动,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互联网,通过广告、公关、杂志等,分阶段持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宝鸡花椒的知名度。把宝鸡的大红袍花椒不仅要做成陕西名牌,更要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2.6 鼓励建立花椒生产合作社,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

合作社紧紧围绕构筑合作平台、打造花椒品牌这一载体,探索“市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产供销一体化花椒产业化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合作社桥梁和纽带作用,即保障产品质量和价格。此外,按照产销一体化和营销网络化的农产品营销理念,充分发挥花椒局、花椒协会和花椒试验站的纽带作用,建立市、县(区)、镇、村四级管理、销售、信息服务网络,为当地种植户及时提供生产技术、市场行情、产品供求等信息。在完善优化现有镇村级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抢抓宝鸡市物流园区在陈仓区建设的机遇,在物流园区建设宝鸡花椒交易市场,创新运作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力争把宝鸡花椒交易市场建设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花椒交易集散中心。

2.7 大力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

由于花椒产业建设性资金不足的局限性,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把对外招商引资做为加快宝鸡地区花椒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建立招商引资的财政机制,要制定企业投资花椒生产的优惠政策,建立前期费用补贴制度和政策激励机制,吸引企业投资,着力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型花椒加工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到宝鸡市建设花椒精深加工项目,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发展花椒芽菜等传统食品的同时拉长拓宽花椒产业链。

[1] 何鸣芳, 蔺荣, 刘爱莉,等.凤县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8):42-43.

[2] 胡述克, 赵智渊.凤县花椒低产园改造技术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 2014,(5):114, 117.

[3] 陈默, 李菡.陈仓区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2):380-381.

[4] 祁耀莉, 胡振车, 张明.关于陈仓区花椒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陕西林业, 2010 (6): 17-17.

Chinese Prickly As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Baoji: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aoji

ZHOU Xu-dong

(ChencangAdministrationCommittee,Baoji,Shaanxi721300)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survey on spot,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ese prickly ash industry in Baoji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Countermeasures and advices for improvement were suggested.

Baoji; Chinese prickly ash;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2015-06-12 作者简介:周旭东(1985-),男,硕士,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政策管理与研究。

F303.4

A

1001-2117(2015)05-0058-03

猜你喜欢

陈仓凤县宝鸡市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脱贫攻坚的陈仓启示
陈仓模式实践中的香泉镇变迁
精准脱贫 陈仓实践 陈仓区“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模式报道
惠安盐路与周边市场网络的形成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