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2015-04-0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510282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平均速度置换术血栓

吴 丹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510282)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深静脉回流出现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症,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部分患者可自行消融,但一些患者则会扩散,引起整个肢体深静脉病症。临床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手术禁忌症等情况。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为52~74岁,平均为(62.86±4.17)岁;其中,风湿性关节炎25例,骨性关节炎12例;左膝22例,右膝1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为52~73岁,平均为(62.55±4.22)岁;其中,风湿性关节炎26例,骨性关节炎11例;左膝23例,右膝1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

1.2.1 心理护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等疾病。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患者解决其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简单的语言,让患者对病症有所了解,讲解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改善患者紧张、抑郁等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2.2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工作,对于出现的下肢肿胀、颜色变化、感觉变化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告知主治医师,积极处理。

1.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抬高患肢,膝关节屈曲30°后固定,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减轻患者疼痛[2]。可配合使用下肢功能康复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为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进行药物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为(462.71±18.33)ml,对照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为(463.16±16.42)ml,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手术前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比较(±s,m/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比较(±s,m/s)

组别 例数 术前平均速度 峰速术后1周平均速度 峰速观察组37 14.01±3.26 24.56±4.91 33.51±5.21 54.09±7.22对照组37 14.02±3.01 24.19±4.22 25.99±4.18 45.31±6.11

2.3 两组患者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2.70%),对照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13.51%),两组比较,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多因血液的非正常凝结而发病。静脉血栓一旦形成,需积极的治疗,避免后遗症的发生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3]。

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的选择对手术操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如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对患者造成过度拉扯等情况,使得血管扭曲严重,损坏血管内皮。在对高度屈膝挛缩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强烈的伸膝活动,这样的操作比较剧烈,会使得患者的血管拉伤[4]。严重的时候会出现闭塞情况,使得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其脱落的血栓经血液流到心脏,流进肺动脉的时候,会发生肺栓塞,患者则会出现憋气、胸闷等情况,严重者引起死亡[5]。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而且对患者术后引流量无显著影响。

[1]张会平,朱素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0,31(33):6138.

[2] 李文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236.

[3] 韦微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68.

[4] 李 静,马 彦.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0):6341.

[5] 刘楚霞,翁琼英,许文凝,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J].全科护理,2011,9(26):2375.

猜你喜欢

平均速度置换术血栓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知识巩固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探究物体的平均速度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练习
把脉平均速度的测量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