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骨钩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78例的疗效观察

2015-04-01蔡穗东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海南东方572600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肩锁克氏锁骨

蔡穗东 (海南省东方市中医院,海南 东方 572600)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约占肩关节损伤的12%。伤情在I型和II型度轻度创伤患者可采用手法复位,保守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多数患者创伤后伤情为TossyⅢ度,因此,手术治疗更加常用[1-2]。我院自2005年5月开始采用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多数病例为TossyⅢ型,取得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均行X片检查确诊为肩锁关节脱位,69例为TossyⅢ型,9例为TossyⅡ型,其中交通事故51例,高空坠落伤25例,暴力致伤2例。按手术方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包括男20例,女19例,年龄19~56岁,平均(33±3.5)岁;治疗组包括男22例,女17例,年龄20~56岁,平均(34±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1~4 d,平均(2.9±0.3)d。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伤情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上,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试验组: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部抬高约30°,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自肩锁上缘向内延伸,横过锁骨到三角肌与胸大肌的间隙止作肩锁关节上方弧形切口,使肩锁关节和肩峰后方暴露,对肩锁关节内血肿和关节碎片进行彻底清除,探查软骨盘完整性,若肩峰端软骨盘完整,采用修复喙锁肩锁韧带钩板固定术式:喙锁韧带行褥式缝合,留线不打结,从锁骨软骨盘至皮质骨下1.0 cm打孔,用4~5孔钩板复位肩锁关节,克氏针固定,无张力打结,行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修复,用3~4枚螺钉行钩板固定,拆除克氏针,闭合术口;若软骨盘已破碎,则连同锁骨远端1.0~1.5 cm组织一并切除,重建喙锁韧带,分别修复肩锁关节囊以及三角肌,闭合切口。对照组:采用肩锁关节克氏针固定术治疗,麻醉方法、手体位同实验组,于肩峰关节处逆行将穿刺针穿过皮肤,修整肩锁关节,将克氏针以顺行方向穿入至锁骨约3 cm左右,维持复位,并弯成钩状。在锁骨远端钻孔,用直径为0.5 mm的钢丝穿过锁骨孔,并绕过克氏针尾在肩锁关节表面用张力带固定,将针尾埋藏皮下后缝合。两组均在术后第3~4天开始被动活动上抬肩关节,2个月后开始负重活动。术后随访10~12个月。

1.3 疗效标准:采用Karisson评分标准评估疗效,根据上肢肌力恢复情况、X线、肩关节活动情况表现分为优、良、差。其中上肢肌力恢复正常,痛感消失,X线脱位间隙<5 mm,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为优。肌力恢复明显但未至正常,无明显痛感,X线片脱位间隙在5~10 mm之间,关节活动改善明显为良。肌力基本未见恢复,痛感仍明显,肩锁关节仍处于脱位状态,活动受限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a=0.05,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为94.8%,对照组优良率为79.4%,试验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试验组术后出现1例脱位,1例感染,发生率为5%,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发生肩关节再脱位,2例克氏针松动,1例出现活动受限,1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12.8%,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表明试验组疗效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肩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常见的上肢损伤,发生率高,对于TossyⅢ型脱位,由于喙锁韧带断裂完全失去维持肩锁关节稳定的力量,故倾向手术治疗。临床常见的内固定方式有克氏针内固定术、锁骨钩板内固定术、喙锁螺钉固定等,克氏针内固定是临床比较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改善创伤具有一定效果,但对肩锁关节的微动、锁骨和肩胛骨的旋转有一定限制,对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使肩关节僵硬、无力[3-4]。同时易引起关节活动时疼痛,由于肩锁关节被贯穿的克氏针破坏导致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锁骨钩板固定肩锁关节,是靠钩板的尖端插入肩峰下,使下压锁骨时候便形成一个杠杆作用,模拟了肩锁关节微动,有利于肩关节外展及上举,使肩关节的活动最大限度得到恢复。术中行三角肌及斜方肌的撕裂组织修复,可使关节良好复位,并保持活动度,对外展、上举、抬举重物等关节功能至关重要。对于重建喙锁韧带必要性仍存在争议,支持不修复者认为锁骨复位后喙锁韧带断端可以自行愈合,本组患者均重建了喙锁韧带,效果良好,原因为内固定取出后肩锁、喙锁韧带仍是稳定肩锁功能的重要结构[5-6]。

本研究中将锁骨钩板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锁骨钩板固定治疗肩关节脱位患者(TossyⅢ型),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研究认为锁骨钩板具有固定牢固,同时可以保留肩锁关节微动功能,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有益,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相对较好的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 山.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8例[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7):151.

[2] 王志荣,杨惠林,孟 斌,等.锁骨钩板与交叉克氏针张力带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2):310.

[3] 曾剑文,谢建军,杨 曦,等.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2):188.

[4] 李生平,黄 辉,彭维波.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62.

[5] 区广鹏,郑佐勇,李 贝,等.锁骨钩钛板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J].吉林医学,2010,31(15):2242.

[6] 桑 飞.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新鲜三度肩锁关节脱位[J].吉林医学,2012,33(24):5252.

猜你喜欢

肩锁克氏锁骨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锁骨钩锁定钢板结合锚钉修补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
带圈克氏针与普通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