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护理干预在输入性疟疾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5-04-01李丽梅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广西上林530500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疟疾体温心理

李丽梅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广西 上林 530500)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纪各国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加,人员流动性也随之增加。非洲是疟疾的高发地区[1],由非洲归国的务工人员经蚊虫叮咬感染疟原虫后,回国发病的人员较多。及时治疗和全面护理,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燃率不仅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还可减少疾病在国内的传播[2]。本院从2013年6月起对66例输入型疟疾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复燃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6月起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6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均为男性,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6.8±12.2)岁,入院时平均体温(39.4±1.5)℃,间日疟;2013年6月前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3±12.0)岁,入院时平均体温(39.2±1.3)℃;所有患者疟疾类型均为间日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畏寒、头痛、全身疲软。其中重型8例,患者均为非洲务工归国人员,两组患者在年龄、体温、疟疾类型、感染地区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青蒿琥酯60 mg+0.9%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每12 h 1次,首次注射剂量加倍,疗程7 d。同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降温、护胃、护肝、退黄、护肾、输血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出院给带药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2片 口服1次/d疗程一周。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确诊后常规进行消毒隔离,禁止探视和陪护,定期喷洒灭蚊药,患者痊愈出院后,常规对病室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蚊等终末处理。并做好发热、预防脱水及基础护理,密切对体温、电解质进行监测,按时按量用药。

1.3.2 干预组护理方法:本组66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以下方面的干预。①心理护理干预:在进行输入型疟疾患者的护理中发现,患者普遍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不足,或多或少的有恐惧焦虑情绪。我们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以热情的态度,运用娴熟的专业知识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传授相关疟疾知识,药物的有效性及预后,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并获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②发热的护理干预:疟疾患者入院时体温较高,并伴有寒战、畏寒、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我们除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神志、呼吸、血压等,还密切观察发热类型及伴随症状。让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卧床休息,并调节好室温,寒战期间加盖棉被,仍不能解决问题的患者加用热水袋,通过调慢输液速度,给予热饮料等减轻症状;反之发热期患者给予冷饮料,嘱其多喝水等以防止脱水。32例体温超过39℃的患者及时给予冰袋,并密切观察降温效果,如效果不明显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高热大汗后及时更换衣被,以防着凉。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高热大汗后出现虚脱症状,遵医嘱计24小时出入量,适当补液,补充充足的生理需要量。③饮食护理干预:疟疾患者高热会增加消耗,但由于大多数患者伴消化功能减弱,摄入减少,因此进行饮食干预,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是促进康复的重要举措。我们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采用少食多餐,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等方法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④并发症的护理:疟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高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3]。我们加强了并发症的观察,询问患者有无头昏、乏力、恶心、呕吐,有无突起的寒战、高热、腰痛及酱油尿等,观察皮肤巩膜有无黄染、皮疹等,我们及时发现了3例严重贫血患者,并给予输血等治疗,输血过程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本组患者由于加强了对肝肾功能的保护,无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他相关并发症。⑤用药的护理干预:我们在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时让其了解疟疾的特点及整个治疗过程,指出治疗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4],但必须要坚持治疗才能杀死原虫,否则可能会复燃。本组患者均积极配合,坚持完成整个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且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平均退热时间、疟原虫平均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 d痊愈明显高于对照组,28 d复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输入型疟疾患者临床主要指标比较[例±s,%]

表1 两组输入型疟疾患者临床主要指标比较[例±s,%]

注:和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退热时间(h)疟原虫平均转阴时间(h) 7 d痊愈 28 d 复燃干预组66 30.7±6.2① 36.2±7.1① 64(96.97)① 2(3.03)①对照组60 38.4±7.6 43.6±10.7 53(88.33) 7(11.67)

3 讨论

疟疾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寄生虫病,在我省罕见。而且该病在我国已从控制阶段进入基本消除阶段。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国与非洲、南亚等高疟疾发生区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输入性疟疾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5]。输入型疟疾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患者以发热、畏寒、头痛为首发症状,而且并发症多,易进展为重症疟疾,若不能有效控制,复燃患者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而爆发大面积感染。因此,对输入性疟疾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提高疗效,降低复燃率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另一方面可阻止疾病的传播。本院收治的患者以输人性疟疾患者为主,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干预,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治疗依从性。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焦虑和不安,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功能[6],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输入性疟疾患者由于在异国感染,而该病在国内几乎灭绝,因此紧张和焦虑在所难免,因此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让他们了解国内治疗水平及治疗过程,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干预组66例患者通过心理、发热、饮食、用药、并发症预防等全面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平均退热时间、疟原虫平均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d痊愈明显高于对照组,28d复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全面护理干预可缩短输入型疟疾患者的治疗时间,对促进康复,减少复燃和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滕玉芳.1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2(2):163.

[2] 桑圣梅.输入性疟疾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4339.

[3] 徐代霞,邱艳琴.11例输入型疟疾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36.

[4]冷雪娟,羊云霞.输入性小儿脑型恶性疟1例急救护理体会[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2,10(4):245.

[5] 李 莉,周 平,董淑华,等.输入性恶性重症疟疾一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55.

[6] 任 勇,夏 静.1例输入性脑型疟疾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4):1315.

猜你喜欢

疟疾体温心理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心理感受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