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5-04-01梁秋霞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180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高血压

梁秋霞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 广州 51018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之一,此类患者临床大多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等。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8例)进行本次研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为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8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年龄21~40岁,平均(31.44±0.58)岁,孕周24~38周,平均(32.19±1.34)周,疾病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64例,子痫前期34例。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及对照组(双),每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孕周、例数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体征监测、给药、预防并发症等);研究组给予常规加干预的综合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内容同对照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焦虑:SAS量表,10分以下无焦虑、16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SDS量表,50分以下无抑郁、70分以上重度抑郁。观察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60分以下不满意、80分以上非常满意,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并获得结论。

1.2.2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温度范围24℃~26℃,湿度范围50%~60%,严格控制亲属探视时间,利于患者获得充足休息;②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消除其因不了解病情或对治疗、护理内容无知导致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其对医护人员信任感;③指导家属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可适当例举成功治疗病例,给予必要的语言鼓励,提高其救治积极性及自信心;④指导患者尽量选择左侧卧位休息,改善胎盘及肾脏血供状态,从而提高降压效果,促进排尿;⑤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并富含充足营养物质,应避免摄入过多盐分但对未全身水肿者不必严格限盐,应保证食物可提供足够的钙、铁等矿物质;⑥纠正以往不良习惯,告知遵医嘱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其中以t检验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由X(%)表示],当结果为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前心理负面情绪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措施护理后两组心理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研究组负面情绪缓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满意度对比分析(±s;分)

表1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满意度对比分析(±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①P<0.05;与护理前对比,②P<0.05

组别 例数 焦虑治疗前 治疗后抑郁治疗前 治疗后满意度研究组 49 18.87±2.08 10.49±2.66①② 76.82±4.78 47.82±8.95①② 93.24±0.89①对照组 49 18.92±2.04 14.63±2.81② 75.93±4.69 59.43±11.26②79.28±1.33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机体严重应激反应,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过度担心母婴健康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易发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负面情绪,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甚至排斥救护,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预后。提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除应提供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外还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积极性,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本文研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后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虽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幅度并不理想;研究组给予常规加干预的综合护理后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麦小兰[2]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护患相互信任感,保障母婴身体健康及降低死亡率,值得今后推广实施。

[1]杨向荣,李海青.妊娠期高血压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2):6883.

[2] 麦小兰.早期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105.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远离负面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