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3-30王文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

马 坤 王文娟 侯 晶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吉林 梅河口 135000)

产生心理衰竭的因素主要有心脏功能出现障碍致使血液供应不足、心肌收缩功能降低,而导致血液输出量满足不了机体需求[1]。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很容易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就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61.5±8.2)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62.3±9.2)岁。两组患者阵发性室上速有19例,房扑29例,快速房颤48例。有53例心功能Ⅲ级患者,43例心功能Ⅳ级患者。其平均心室率为(149.2±14.13)次/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况等方面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地兰0.5毫克加20毫升的5%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保证其注射时间不小于20分钟。若在10分钟后患者病情仍无好转,则要重复改方法1次。在重复操作后扔无好转,则应换用其他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150毫升的胺碘酮加20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能小于10分钟,在注射药物半小时之后,患者的病况仍无改善则重复操作该方法1次,如果患者病情仍无改善,则可加大剂量,但要注意最多不能超过300毫克。两组患者的治疗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其它的常规治疗均相同。

1.3 观察指标:有效是指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率有所好转,并转化为窦性心率,其心室率减少到小于100次/分钟;无效即是在治疗后患者的心率无显著改变,没有达到有效的要求。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胺碘酮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采用西地兰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2.5%,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心力衰竭疾病一般具有发病率高、发病迅速危及且病程漫长等特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就是抗心律失常,在当前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普遍抑制心肌力,使得该病的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通过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证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选取的48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采用了胺碘酮加生理盐水的治疗后,治疗有效的患者有44例,有效率为91.7%,治疗无效的患者有4例,无效率为8.3%;而采用西地兰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0例,有效率为62.5%,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8例,无效率为37.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血压下降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仅有2%,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血压下降的患者有5例,心律失常的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5%。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的各项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s),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s),n,%]

组别 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 有效 无效观察组 0 1(2) 44(91.7) 4(8.3)对照组 5(10.4) 7(14.6) 30(62.5) 18(37.5)P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当前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治疗方法。胺碘酮的药物机制很复杂,但是对患者的耐受性良好[4]。胺碘酮的主要药物机制就是你抑制α、β肾上腺受体,能够减慢患者心室、心房、旁路前向传导速度,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之间延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来实现的;另外胺碘酮也可以在减少β-受体数目,抑制β-受体耦合的基础上,阻断β-受体;而α受体在受到抑制后,会对周围的血管早造成扩张作用,使β受体受到阻碍,以此来当达到控制心率失常的作用。胺碘酮也可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将慢反应组织动作电位超射的最大速度得以降低,并减慢房室结、希氏束的传导速度[3]。该药物在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中,使心脏动作电位时程得以延长,实现抗肾上腺能作用的效果,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6]。与此同时,该药物在没有负性肌力作用的情况下,对心脏后负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所以在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胺碘酮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 张中福.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8):189-189

[2] 郭锦祥.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49-50

[3] 李博.胺碘酮治疗54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33):170-171

猜你喜欢

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
《思考心电图之169》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