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旅游景区管理行业开展授信面临的风险及防控措施

2015-03-28刘庆卫胡晓磊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旅游业景区旅游

刘庆卫 胡晓磊

旅游景区管理(国民经济行业小类代码为7852)指“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物的管理和保护活动,以及对环境优美,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活动;包括风景名胜和其他类似的自然景区管理。”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休闲旅游的追求更加旺盛,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旅游景区行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带动效应大等特点,具有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政府投资意愿强烈。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将旅游业定位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其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实现旅游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的目标。各省市旅游管理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都相继制定了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规划。旅游景区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商业银行对旅游景区行业开展授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开展授信面临的风险和防控措施。

一、我国旅游景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旅游景区业发展现状

1.旅游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根据中国旅游局网站发表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3年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数据,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国内旅游36亿人次,增长10%,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增长11%。

2.旅游景区成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每年景区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31%,最近几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其中4A、5A级旅游景区收入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比例达到8成多,5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15%。截至2014年低,我国5A级旅游景区名单有184家,成为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龙头。

3.旅游景区的目标客户是国内民众

根据最近三年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分析,我国旅游景区游客人数中本国民众占比95%左右,收入占比90%左右。因此,旅游景区接待也主要是瞄准国内民众,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国内游客。

(二)旅游景区业未来发展趋势

1.增长迅速 发展前景广阔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自2010年到2020年,世界旅游经济总量预计将保持4.4%的年均增长率。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最近几年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平均增长率10%左右,旅游收入增长率15%左右。

2.旅游消费升级 催生片区综合开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旅游消费在中国家庭的总消费中所占比例快速提升,旅游产品从观光向度假休闲时代过渡,休闲度假、文化旅游是景区旅游的新亮点。

3.政策利好 推动旅游景区进入“大产业”时代

各省市对旅游项目的重视及政策倾斜,加速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推动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发展壮大。2013年,各地旅游景区大项目投资也明显增加,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达127个,旅游景区建设带来片区的综合开发,大型综合旅游景区建设一片欣欣向荣。

4.需求多样化 各类型景区发展欣欣向荣

传统景区如黄山、西湖、长城、故宫和兵马俑等持续吸引广大游客的同时,以华侨城、海昌、长隆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越来越受到游客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以乌镇、古北水镇、宽窄巷子等文化休闲度假景区越来越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而迪斯尼、环球影城等项目也是受到市场强烈关注。

二、商业银行对旅游景区业开展授信面临的风险

伴随着投资热情的高涨,旅游景区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产生了批量化的旅游项目生产模式及大批“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相似的业态、项目构成、市场定位和盈利点,造成项目的高度同质化,相似的旅游项目的超量供应,在旅游行业内积累了大量的投资泡沫和风险;另一方面许多项目建设出现问题,承德千亿旅游项目被指遭遇滑铁卢;山东滨州亿元仿造航母和山西投资千万的廉政园一度面临烂尾;耗资8000万英镑打造的北京沃德兰游乐园在被拆除前搁浅十余年,以致被英国《每日邮报》评为耗费巨资开发却被荒废的世界七大烂尾旅游工程之一……。以上问题的存在,再加上旅游景区投资大、回收期长等特点,商业银行对旅游景区开展授信时要加强风险的分析。

1.项目合规性风险

旅游景区项目建设除涉及用地、规划、环保、施工等领域外,部分项目还牵扯到文物保护、项目审核等,任何手续的缺失都会导致项目不合规。

2.项目资金管理风险

目前旅游景区的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由于政府平台项目较多,政府财力有限,存在项目资本金到位风险和资金挪用风险。

3.项目建设管理风险

旅游景区项目基本上是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回收期长,部分景区项目工程建设工程量大、涉及专业多(可能涉及有建筑工程、文物保护工程、道路工程、照明工程、消防工程、综合管线工程)项目实施内容相对烦杂,存在项目建设管理风险。

4.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般项目的可研报告对未来的客流量和收入估算过高,导致项目投资回收期估算偏短。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环境日益优化,产业规模逐渐壮大,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是旅游景区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更大。

5.抵押物担保能力偏弱

旅游景区的抵押为一般项目建设用地、房产抵押及门票收费权质押,由于景区地理位置及建筑物用途的特殊性,抵押变现成本高,门票收入费权质押处置难度大。

三、商业银行对旅游景区开展授信的风险防控措施

商业银行对旅游景区开展授信时,除了要从景区的自然禀赋、地区垄断性资源、地缘和交通优势及企业开发建设经营能力等方面分析景区的市场竞争力,还是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及现金流的分析,确保项目风险可控,能够实现预期收益。

1.加强对项目要件合规性审核

加强对项目用地、规划、环保、施工等证件的核查,确保“四证”齐全合规。对项目的立项合规性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核准项目,是否核准机构的权限内。对涉及到文物保护的,核查是否用文物保护单位的意见书。如果是政府平台,融资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

2.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封闭管理

对申报时资本金尚未到位的项目,要求说明资金来源途径及可行性。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封闭管理,确保项目资本金能够与贷款同比例发放使用,密切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及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合理控制贷款发放节奏。严格监控资金用途,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要求实行受托支付。

3.加强对项目相关人评估

对于融资规模过大的项目,组建银团贷款,共同分担风险。同时,谨慎评估项目投资单位的出资运营管理能力,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的资质及经验,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

4.谨慎估算未来收益

通过国家、省旅游网站的统计数据谨慎估算项目客流量,同时考虑项目建成后的市场培育期及对同类景区的分流影响,合理估算门票收入和投资期限。加强影响项目收入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对于盈利模式单一,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旅游景区充分考虑受景区接待能力、门票上涨空间的限制。对销售收入中有配套商业设施的租金收入的景区,要合理估算租金价格和出租率,尤其是非知名的旅游景点,充分考虑市场培育时间。

5.增强风险缓释措施

落实好项目用地、房产抵押及门票收费权质押,有商业配套设施的还要落实好租金收费权质押。确保以项目经营收入及借款人综合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的基础上,要求出资人提供相关担保。有财政补贴的项目,关注政府补助款落实情况及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协议形式明确补贴资金来源、账户监管责任等。

猜你喜欢

旅游业景区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