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蛋鸭旱养技术

2015-03-28和嘉荣李春平雷衡张汝杨斌曹国春

养殖与饲料 2015年10期
关键词:蛋鸭管理

和嘉荣李春平雷 衡张 汝杨 斌曹国春

1.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昆明650212;2.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昆明650224;3.云南省原种猪繁育推广中心,昆明650212



商品蛋鸭旱养技术

和嘉荣1李春平1雷衡1张汝2杨斌2曹国春3

1.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昆明650212;2.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昆明650224;3.云南省原种猪繁育推广中心,昆明650212

摘要本文以云南试养商品蛋鸭圈养模式饲养青壳II号蛋鸭为例,综述高产蛋鸭圈养(地面平养)、旱养模式下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为蛋鸭从传统饲养转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饲养方式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提高鸭蛋占禽蛋中的生产比重。解决饲养蛋鸭的区域化、生产技术落后、污染河流等问题,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蛋鸭;旱养;管理

和嘉荣,男,1973年生,高级畜牧师。

我国是世界上蛋鸭品种、饲养、消费、贸易第一大国,有20余个蛋鸭品种,成年蛋鸭存量达3~4亿只,年产蛋300万t左右,人均约2.5 kg,鸭蛋制品年出口500万t左右[1]。蛋鸭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不过目前饲养方式主要还是依赖天然河流、池塘等传统饲养,因传统饲养有水资源污染严重、饲养方式单一、技术相对落后等特点,将来圈养、笼养是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以饲养青壳II号蛋鸭为例,共同探讨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商品蛋鸭圈养技术。

1 鸭舍及饲养方式

1.1育雏舍

育雏舍的面积大小因饲养规模的大小而定,房屋的高度不宜低于3 m,且通风及保温性能好。若是新建的石棉瓦房,建议用加泡沫的塑料薄膜吊顶,如是闲置的饲料房,加1层薄膜可起到保温的效果。至于加热设备可选用热风炉、红外保温灯(200 W/3 m2)、一般平养不能超过20只/m2,离地网养30~40只/m2且小单元饲养(200~400只/10 m2)为宜,虽然蛋鸭有群居特性,便于大群饲养,但在育雏期群体过大,因蛋鸭性急、胆小、对外界的刺激敏感性强,易惊群发生踩踏、挤压,导致伤残和死亡。

1)地面育雏。地面育雏是育雏舍的地面铺上1 层5~10 cm厚的锯末粉、谷壳、谷草(切短)等软垫料,其中锯末粉的吸水效果最佳,在饮水与采食区不加垫料,且饮水区设在易于排水的地方,因蛋鸭除饮水外,还进行洗鼻、梳理羽毛等动作,用水量大,长至1周后,蛋鸭的用水量(实际饮水量+浪费量)100~400 mL/(d·只),因浪费水量大导致垫料易受潮,需勤更换,保证圈舍干燥。这种育雏方式,设备简单、投资省、不论条件好坏均可采用,但房舍利用率低,直接与垫料、粪便接触,易感染疾病。甚至雏鸭吸食垫料,造成结食、消化不良消瘦、死亡。特别是1~3日龄的雏鸭,目前这种育雏方式被网上育雏和立体笼育雏所代替。

2)网上平养育雏。网上平养育雏是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100 cm的金属网、塑料网、木栅条,网眼大小宜为1.5 cm,网眼过大会卡鸭蹼。网眼过小不易落粪导致污染。将雏鸭养在网上,粪便由网眼落入地面。有环境卫生条件好,鸭不与粪便接触,感染疾病的机率低;不用垫料,节约劳动力,健康状况好,成活率高等特点。网上育雏若用保温灯育雏、注意网片面的温度,及时在网片以下的空间供以热风机或电热器加温。以防雏鸭的腹部受冻、受凉。导致发病。冬季育雏,更要准备临时的加热设施(热风炉、焦炭炉等),以防极端天气情况(如雨雪、霜冻等)不利保温。

3)立体笼育雏。立体笼育雏是将雏鸭饲养在多层金属笼内,这种饲养方式比平面育雏能更好地利用房舍和热能。既有网上育雏的优点,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是投资较大[2]。

1.2育成、产蛋鸭舍

在平养或网养条件下,育成和产蛋鸭舍相同,皆为全舍饲,不设人工小池或喷淋设施。只是产蛋期在舍内勤换垫料,运动场与鸭舍面积为1∶1,房高在3 m以上,通风换气良好,房屋四周以半墙为宜,圈养最好的方式为离地网养,这种方式直接不用运动场,全为舍内圈养,但采食区、饮水区、产蛋区、运动区要严格分开,且饮水处设在靠墙处且排水良好,流畅排到舍外,鸭舍干燥、便于防寒保暖,鸭蛋干净卫生。目前节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较高的饲养方式为全笼养,每组鸭笼有24个鸭笼,每个鸭笼饲养2只蛋鸭,每组可养鸭48只,每个鸭笼尺寸35 cm×40 cm×35 cm[3]。每个笼配1个乳头饮水器,笼养有改善舍内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发病机率和免疫应激、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破损和蛋品污染,只不过每只鸭要投入12.00元左右,总体来说还是投入大。

因无水圈养和笼养鸭羽毛比传统养殖的脏,因此在出售前一段时间,将鸭子从笼中取出,恢复放养一段时间,使羽毛恢复结净,以免影响市场售价。

2 高产蛋鸭品种选择

我国蛋鸭品种(系)繁多,达2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并作为当家品种饲养的有绍兴鸭及其7个配套系(包括江南I号、江南II号、白壳I号、青壳I号、青壳II号等)、金定鸭、缙云鸭、山麻鸭等,其中绍兴鸭占全国总饲养量的50%,缙云麻鸭、山麻鸭性早熟品种,90日龄见蛋。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以江南Ⅰ号和江南Ⅱ号为基础,进行了三元杂交配套系选育,于2001年选育成生产性能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鸭蛋商品性更好的商品代蛋鸭青壳II号,青壳率90.23%,500日龄产蛋329.0个,总蛋重22.1 kg,产蛋期蛋料比1∶2.62,产蛋期成活率99.0%[4]。

3 饲养标准

3.1青壳II号蛋鸭各阶段营养水平[5]

青壳蛋鸭各生长阶段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青壳蛋鸭各生长阶段营养水平

表2 绍兴鸭代谢能、粗蛋白、氨基酸、钙、磷及食盐的需要量

3.2绍兴鸭代谢能、粗蛋白、氨基酸、钙、磷及食盐的需要量[6]

绍兴鸭代谢能、粗蛋白、氨基酸、钙、磷及食盐的需要量见表2。

3.3绍兴鸭维生素、亚油酸及微量元素需要量

绍兴鸭维生素、亚油酸及微量元素需要量见表3。

表3 绍兴鸭维生素、亚油酸及微量元素需要量(按每千克日粮计算)

4 高产蛋鸭各生长期管理

4.1育雏期(0~28日龄)管理

1)育雏期施温方案。育雏期施温详见表4。

2)饲养密度。蛋鸭饲养密度详见表5。

表4 育雏期鸭舍施温、湿范围

表5 地面圈养、网养蛋鸭的饲养密度

3)饲喂方式及饲喂要点。育雏期的饲喂由少量多餐过渡到自由采食,先开水后开食,先饮水有利于缓解蛋鸭脱水,减少肠道疾病和促进卵黄吸收。首次饮水2~3 h后开食(5~10 g/(日·只))。开食第1天投喂1次/h,每次每个采食点不多于1 000 g,每100只鸭配1个10 kg料桶和1个10 kg水桶,注意水桶的高度,以防雏鸭掉水卡死,第1天平放在网片上,随雏鸭的生长从第3天开始用砖头垫高水桶高度,3~10 d垫高6 cm,第11天后垫高至12 cm,同时更换成10 kg的大水桶。饲喂方面第1天每只鸭投以7.3 g分12次投喂,第2天每只鸭投以14 g分8次投喂,从第3天开始,采用自由采食,让其自由生长,各组织、系统、器官功能逐渐发育,采食和饮水与日俱增。每只蛋鸭前3周的累计投喂量不宜低于1 000 g。每日供水量为采食量的3~4倍。因蛋鸭饮水量大,浪费也大,要充分考虑饮水处的排水问题,且依蛋鸭的体高调高饮水的高度,以防蛋鸭的全身羽毛受潮、受冻、受凉。

育雏期前3 d的护理好坏决定育雏的成败,蛋鸭入舍时按个体的大小、强弱、有无畸形或伤残进行分群饲养,每群以300只左右为宜,在加强通风换气的同时,防止形成贼风。雏鸭刚出壳,绒毛稀短,不御寒;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弱,采热少,因此无法适应温差较大的外界环境,必须人为供暖。给雏鸭创造一个适宜和稳定的温度环境,切忌忽高忽低。否则出现张口呼吸或打堆现象,严重时造成死亡。前3 d舍温应控在28℃以上。

4)防疫要点。1日龄要做好细小病毒(1头份0.2~0.3 mL)颈部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免疫、9~14日龄做好鸭疱疹病毒(1~3头份,0.25~0.50 mL腿肌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 6株+Re- 4株)或H5N2亚型,D7株0.33~0.50 mL颈部皮下注射的首免工作。

1~3日龄雏鸭在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多维,4~7日龄添加多维、新霉素类、氟苯尼卡类抗生素,减轻应激、提高雏鸭抵抗力、有效地预防大肠杆菌、浆膜炎、白痢等疾病。16~20日龄用10%氟苯尼卡(普乐健)预防传染性大肠杆菌、浆膜炎(鸭疫里默杆菌病)等病,或用浆膜炎的疫苗在7日龄进行预防注射。

4.2育成期(29~120日龄)管理

22~26日龄是转群的最佳时期,因长至20日龄后,鸭生长发育旺盛,21日体重达576 g,2~3周的日增重达40 g,建议不要更换饲料,育雏料仍用至40日龄。可提高蛋鸭的抗应激能力。

1)饲喂方法。22~29日龄用雏鸭后期料,并采用日喂2次的自由采食法。因此阶段生长发育旺盛,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成分,提高体质和抵抗力。至41日开始更换成粗蛋白在14%左右青年鸭料,要求5 d内完成,即每日加20%的更换料。长至29日龄,每只鸭控料75 g/d。并以周为计,每周增加7.5 g/只。至13周饲喂量143 g。长至91 d(13周)开始更换为产蛋鸭料,更换期为10 d。每日更换10%。

2)饲养方式。青年鸭胆小易惊,且要经历3次注苗的应激,在限饲的同时,增喂青绿饲料,一方面填充胃肠道,另一方面补充维生素。起到抗应激的作用。且在日粮中代喂15%以内的白酒槽或30%以内的啤酒槽。降低饲养成成本。青年鸭阶段,先喂粗料,再喂精料,而在产蛋阶段,饲喂次序正好相反。

青年鸭及产蛋阶段,同育雏阶段,全程旱养,旱养解决了水体重复感染的问题,旱养比用人工水池饲养,每月可节约1倍的兽药成本。因小水池,容水量小,易脏,且鸭子见水就喝,易造成胃肠道重复感染。建议大规模的饲养场,实现全程网上平养。大大提高了蛋鸭的健康程度。目前蛋鸭的主要饲养方式为传统养殖,但是各养殖场户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解决养殖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养鸭产业与畜牧用地的矛盾,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蛋鸭的饲养方式包括蛋鸭传统养殖模式、人工小池、生态养殖(鱼鸭混养、稻鸭共育、鸭珠共育、茭鸭共育、种养结合等)、网上养殖、喷淋养殖、蛋鸭笼养等多种养殖模式[4]。在产蛋阶段,有条件地区进行笼养。笼养有改善舍内环境、提高舍内温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发病机率、避免惊群现象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破蛋率等优点。

4.3产蛋期(121~504日龄)管理要点

1)饲料及添加物。100日龄开始更换产蛋初期料,更换期为10 d,每日更换总料量10%,第100天开始在圈内垫草,94 d即可见蛋。140 d左右换成蛋鸭产蛋高峰期料,156 d产蛋率即可达90%,且能维持9个月。产蛋高峰期间每半月在水中添加0.05%多维和0.03%大蒜素,连饮3 d。平时可在料或沙中拌入0.2%~0.5%康泰宝肝血素微生态制剂。肝血素是一种新鲜的动物肝脏和新鲜血经生物化学处理并接种活菌微生物后制成的一种生菌剂,是由日本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生产的,是一种安全、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微生态制剂。具有拮抗病原菌、扶持体内益生菌生长;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吸附和降解饲料霉变所产生的毒素,能对饲料中铅、砷等重金属进行离子交换,保障饲料安全性。

2)采食和饮水。衡量蛋鸭采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采食量,采食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动物消化机能的好坏和代谢能力的强弱。同时也是一个饲料品质优劣的反映[7]。中等体型蛋鸭的日平均采食量为150~160 g左右,采食量超标造成浪费,采食量不足则不能满足机体的维持和生产的营养需要。建议采用自由采食法,按标准日饲喂2次,白天不间断接饮水。饲料的营养严格按以上蛋鸭饲养标准配制,如营养不足,导致蛋重小、产蛋高峰期推迟、高峰期维持时间短。

3)光照。光照可以刺激脑垂体的激素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光照中的紫外线可激活麦角固醇使之转化为维生素D2,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从而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鸭群骨骼的生长发育。较长时间的光照能够刺激蛋鸭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性成熟;光照时间过短则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延迟性成熟的产生。赵桂林等[8]研究表明,通过对2组母绍鸭分别给予14 h和10 h的恒定光照处理发现,前者先达到10%的产蛋率,且产蛋量要高于后者,约为后者的1.92倍,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蛋重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在产蛋期,光照强度5~10 lx,其中16~17 h 在20~30 lx左右。灯泡高度离地2 m,应备有应激电源或应激灯,防止惊群。一般光照强度为白炽灯1 W/m2为宜。

4)减少低温和高温对产蛋鸭的应激。冬季气温低和日照时间短,这2个不利因素可使产蛋率降低,工作的重点是防寒保温和增加人工光照时间。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达最佳状态。鸭舍四周应封严,防止贼风直接吹鸭体,在保温的同时,注重通风换气。

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且雨水多,管理的重点是防暑降温,促进采食,保持鸭舍的干燥卫生,鸭子不耐热,应在运动场拉好遮阳网或种植丝瓜、葡萄、常青藤等爬藤,在饮水中添加0.2%小苏打和200~400 mg/kg维生素C,可缓解热应激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5)及时增加干燥、干净的垫料。目前大部分蛋鸭养殖户采用厚垫料法饲养,此方法垫草费用高,但设备、设施要求低,周边谷草、谷壳、锯木粉丰富的地区可采用此法,唯一不足是每日下午都要垫草,费工又增加垫料成本,且加垫料后鸭粪经济价值降低。如不及时增加垫料,一是产出的蛋容易脏,影响蛋的外观品质。二是因圈舍潮湿蛋鸭易发病,导致产蛋率突然下降5%~10%不等。最严重者因不加垫料导致鸭子误食发霉变质的垫料引发霉菌毒素中毒。

6)观察鸭粪识别健康状况。每日早晨放鸭出舍时,观察鸭群的精神状况、舍内及运动场上粪便情况,如有异常,要从饲料、疾病、管理、环境方面仔细分析原因,及早预防和治疗。每天早晨第1次排出的粪便呈糊状,常见的为棕绿色,其他时间的粪便软硬适中,形状呈圆柱形或条形;也有棕灰色,一端附有白色的尿酸盐,但粪便的颜色常因饲料成分和各种混合物不同而异。喂过多青绿饲料时,粪便多为淡绿色;不含青绿饲料时,粪便多为黄褐色,较软;碳水化合物饲料较多,而蛋白饲料较少时,为茶褐色;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多时,鸭粪呈白色[9]。如为其他的颜色和形状时视为非健康鸭。

7)科学合理用药。要努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鸭的抵抗力,除做好鸭群免疫注射后的抗体测定外,提前预防常规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的疾病。如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沙门氏菌、蛔虫、球虫、绦虫等。在选用药物时,尽时使用无公害、无残留、对产蛋无影响的中草药、益生素、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拟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配伍禁忌给药。选择经典增效用药,提高疗效和降低用药成本。

8)防应激。因蛋鸭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蛋鸭易受到各种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应激,蛋鸭与肉鸭不同,特别敏感,容易形成应激反应,轻则影响采食量,改变产蛋时间,极度低温的极端天气(0℃以下)条件下产蛋率急剧下降,甚至会造成掉毛、换羽、停产等严重后果。可从以下3个途径防应激。

①提高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对抗应激有效;多维比平时多30%,日粮中添加0.02%的VC、VE缓解热应激和提高抗病力。补喂锌、碘、硒、锰等微量元素。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氯化钾等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缓解应激反应。

②做好鸭舍内外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在饮水或日粮中合理添加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抗菌素、中草药及促进消化吸收的药物,保证鸭群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及产蛋率。

③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温工作。

9)及时淘汰低产、停产鸭。在秋冬季节,结合市场的老鸭价格,适时淘汰低产、停产、甚致不产(在育雏、育成期间感染病菌,导致生殖系统不发育或发育后发生不可逆的病变)、脱肛、发育不良的蛋鸭,这样可提高蛋鸭的生产效率(一方面提高了群体产蛋率,另一方面减少了饲料浪费)。

参考文献

[1]卢立志,金良.中国蛋鸭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禽业导刊,2002(14):1- 2.

[2]李昂,李鑫.高效益养鸭技术问答[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6- 69.

[3]章学东,龚绍明,贾文连,等.蛋鸭笼养技术要点[J].杭州农业科技,2006(2):34- 35.

[4]卢立志.蛋鸭生态养殖的模式创新[J].中国家禽,2010,32(18):35- 36.

[5]黄江南,韦启鹏,王德前,等.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4):717- 723.

[6]卢立志,刘建新,沈军达,等.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ICS 67.020.30X43附录A[S].

[7]蒲跃进,梁振华,潘爱鸾,等.蛋鸭产蛋高峰期管理八要点[J].水禽世界,2007(6):20.

[8]孔敏,王宝维,王迪.蛋鸭光照原理与调控[J].水禽世界,2012 (6):35- 37.

[9]李全,邓先锋,任鹏,等.观察鸭粪来识别鸭病[J].养殖第一线,2011(4):30.

收稿日期:2015- 07- 28

猜你喜欢

蛋鸭管理
浅析蛋鸭笼养的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蛋鸭饲养管理中必须重视的若干技术问题
圈养蛋鸭科学养殖技术
蛋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蛋鸭产蛋期的科学饲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