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视野下的高职会计教育研究

2015-03-27巫圣义

关键词:会计高职教育跨界

跨界视野下的高职会计教育研究

巫圣义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文章突破传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教育模式,从跨越行业、地域、学科、层级等不同界限方面展开研究,阐述了高职会计教育应融入跨界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分析当下高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的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在跨界视野下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思路,旨在推动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高等职业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跨界

一、引言

职业教育的跨界问题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2011年,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先生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职业教育层面的跨界问题逐步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重视和研究,但是针对专业行业领域的跨界职业教育研究相对较少。同样是职业教育,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虽有教育共性,但因其培养的目标不同,教育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经验,从高职会计职业教育角度,引进跨界思维进行探索,旨在为高职会计教育提供一些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借鉴,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更加适用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推动高等职业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本研究鉴于当前许多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深入剖析开展跨界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积极探索寻求跨界视野下高职会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该研究内容贴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把握了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对今后开展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容易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

二、现代高职会计教育应融入跨界思维

首先,会计职业教育应该是跨界创新的教育。职业教育必须跨越学校与企业,跨越教育层次,跨越学习与工作,跨越教育与职业的疆域。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只有学校和实验室才是知识培养和传播的圣地,知识的传递只能是从学校到社会的单向转换,而现代观点则认为,企业及社会职业工作过程更是知识产生和创新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双向流动。高职教育应是两个甚至多个学习地点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新的话语体系的创新的高等教育,应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融合发展机制,实施跨界多主体培养。因此,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跳出专业看专业”,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1]以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其次,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应有跨界思维。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分为技术性能力和素质型能力,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这两类能力,重视并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结合行业服务行业,专业建设才不会脱离行业发展方向,从传统的以封闭的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敞开校门办学与“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并举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向基于项目导向的新教学模式探索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以单一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向开放的以多元多模式教学评价与管理综合为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高职会计教育发展新的必然趋势。

再次,培养跨界思维的会计人才,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会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其掌握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学习的本领,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创新思维,如何与行业、社会接轨,学习别人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不断把诚信道德教育引向深入,要将诚信道德教育与财经法规教育、金融税收等相近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和业务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会计工作的需要。

三、当前高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传授基本理论,突出实践操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传统的会计教学更多的强调课堂教学,把大量的课时分配在理论学习上,从而导致职业能力培养的忽视。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改革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也在会计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但基于种种原因,依然造成会计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未能达到较好的平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实质开展,本位教育思想突出。

(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一方面,学校的积极主动性不够,校企合作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表现为内容较笼统,形式较单一,目的性不明确,仅仅停留在为签订协议而签订协议,所签协议内容也多是一些松散式可操作性不强的东西,不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更多的是出于应付教学质量水平评估、学校办学升格和行业主管部门检

查之需诸如此类的目的,与教育教学需要挂钩,为更好地实现办学培养目标相结合,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的现象比较少。[2]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负担,不太愿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学校也没有认真思考给企业提供更多实惠和帮助,校企合作仅仅是校方单方需求,没有形成校企双向互动,导致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很难向纵深发展。授课教师本身很多也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岗位,缺乏实践锻炼经验,在工作中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没有时间和计划参与企业会计工作实践,更谈不上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的科研创新,导致教学科研的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到位

顺应时代竞争发展需要,现代企业普遍要求会计人员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较好地处理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单位与外部相关行政业务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关系,诸如如何做好与工商、税务、审计、财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一些行业企业或上市公司,还要注意与行业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这些都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是否有效开展,是否能给企业建立更好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显得至关重要。[3]许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引起这方面的重视。普遍高职院校往往认为,学校的职业教育突出抓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校的主体教育教学目标与方向,学生的组织协调、职业应变能力,有待其步入社会后各自的打拼与磨炼,往往忽视了校内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教育与养成。这就导致我们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时,不能具被良好的职业心理,社会交往能力欠缺,也未能掌握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业务应变能力,很难尽快融入激烈竞争的社会大家庭。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大部分行业企业认为,现在的高职会计毕业生不能较好地实现从学校到社会角色的自然转变,即不能即插即用,往往还需要经过企业的一定培养或老会计领路才能上岗,这是一种趋于较普遍的现象。[3]这就让人感到学校的培养教育成果,与社会行业企业的认同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达不到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注重突出高职层次的实践能力及会计技能的培养,理论不求高精深,讲求适度够用即可,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普遍接受能力以及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需要出发,找准培养目标定位来设计知识技能的教学内容,对有助于今后工作实践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应作为教学内容重点抓实抓好,着重基本业务处理的讲授,高职会计教育的理论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学会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能够应对大部分行业企业基本日常会计工作需要,达到初级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向更高层次水平发展。

(四)对职教链条延伸不够,本位教育思想突出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两大渠道,一是高中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职院校,二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中职推优或高职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这两类学生存在一个本质的区别,即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教育和不具备专业教育的区别。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上都缺乏考虑生源情况而作相应调整,造成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不合理现象。对“中高本”教育培养模式没有明显的差异与区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大都是以自身办学为主,走出去参与跨区域联合办学的思想和理念尚未形成,无法吸收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教学改革不够深入。

四、跨界视野下高职会计教育的思路

高职会计教育引入跨界思维,目的是为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出有质量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开阔的视野去完善、规划、设计现代高职会计教育教学体系,全方位、宽视野的培养高职会计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一)开展行业领域横向跨界,扎实师生理论实践水平

一是抓好学生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一些与课本章节相配套的实验实训,如模拟手工制单、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再与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合作,利用寒暑假、专周实训、毕业顶岗实训,分层次分内容的巩固完善所学专业知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培养,学生毕业时能够做到即插即用、独立上岗。

二是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多层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搞好平时教学科研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与时俱进,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及时吐故纳新,要积极参加高职教育教师国培、省培和相关专业业务培训,利用寒暑假到合作企业参加顶岗实训锻炼,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兼职,扩大社会交往、学术交流和专业实践训练,促进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教师要经常关注本行业企业发展和专业前沿动态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诸如QQ微信等现代联系方式,加强与应往届毕业生的沟通交流,注重毕业生实习实践指导,把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东西及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另一方面,要主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行业企业,主动承接行业企业科研项目,做到教学与科研并举,理论与实践相长,再一方面,要帮助企业兼职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多数从企业聘请过来的专业人员,虽然在技术上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但不懂教学不知道怎样把他们的技术优势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校内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随堂听课和教学交流,缩短教学差距。

三是要注重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在突出企业为师生加强实践技能培养锻炼的同时,更应让合作企业得到相应的实惠,否则会让企业一方感觉到校企合作是一种负担,这种合作就很难有持久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智力优势,从破解融资困境、节约成本支出、提高经营效益、化解不良资产债务、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做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让企业离不开你,校企合作才有生命力,其次,要加强合作企业的广度开发,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要不断适应和满足不同时期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让师生更多地学习涉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有利于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毕业生也

能进入更宽泛的行业领域任职。

(二)开展教育层次纵向跨界,延伸完善职业教育链条

一是要在满足高职教育会计职业就业培养的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争取参加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二是要做好“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通过单招考试、中职推优、专升本等方法和手段,让一些优秀的中高职学生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一方面提升了会计专业人才素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高职和技术本科生源,还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三是或者组建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融通“中高本”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体系,把高职教育作为中职教育和应用本科的纽带和桥梁,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链条,培育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专门人才。

(三)开展地域跨界,培养国际视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和跨国跨境企业的不断增加,市场经济下商品流通日趋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日益加大,会计教育也应该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理念,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推动自身教学改革,主动与相关专业建立联系,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会计人才。目前,有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性的与澳大利亚、欧洲、美国和台湾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目的就是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展会计专业合作办学,培养能满足国内外企业就业和出国深造多样化需求,掌握相关国际会计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全球财经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学科跨界,丰富专业内涵

良好的跨文化跨学科沟通能力,对于高职学生会计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区别于传统会计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我们要大力提倡跨学科营养、跨领域吸收、多角度渗透。

一是在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上,以会计主干必修课程为主,同时还要兼顾从业职业的需要,相应增加商业统计、金融概论、经济法律、纳税实务、税收筹划、公司理财、保险学等相近学科课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还应增加一些国际会计所具备的相关课程知识教育,不断丰富学生专业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在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上,要在突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德育课程,和跨行业跨文化的交际礼仪、商务公关等与职业发展相关课程,以综合平衡学生跨专业素养,促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4]

二是在教师的安排设置上,要突出跨界特色,政府、社会、企业、学校育人人才的多元构成,在抓好校内专业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聘请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拔尖人才参与教学,专兼教师并举,校企分段培养,跨校联合协作。用校内的专业理论研究与校外的实践技术管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职工培训计划并举,学生学习得益多师,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充分共享。

三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上,也要做到大家参与,齐抓共管,推行多元化管理制度。在继续保持高职院校原有的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行班主任制、导师制,甚至导生制。辅导员以专业为单位,由专职辅导员担任,管理的学生和班级数较多,主要从思政方面开展工作;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可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主要掌握目标班级学生学习动态的引导与管理,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导师可以宿舍为单位,由院系行政管理干部担任,主要从多角度了解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授予他们为人处世之道,梳理思想困惑,解决实际问题等;导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素质好、技能强、学有余力的同学担任,主要是辅助任课教师答疑解惑,参与技能实训辅导,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帮助别人,提高自己。[5]通过多层次多角色师生的参与教育管理,让学生明白、掌握和丰富学习方法和处世经验,扎实专业,练就本领,融入社会,深化内涵。

五、结语

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育人特色和效果,促进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是教育事业永恒的话题。本文从提升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打通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途径等方面入手,提出开展横向跨界和纵向跨界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目前高职会计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之处,对于深化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注:本文系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A00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项目,项目编号:JAS14463)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

[2]袁月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以营销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9).

[3]张首楠.社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财会通讯,2012,(1).

[4]徐田强.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探微[J].职教通讯,2012,(3).

[5]何应林,顾建军.职业教育跨界研究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36).

猜你喜欢

会计高职教育跨界
跨界
跨界设计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