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翻译的文化本质与功能对等模式

2015-03-27刘露

关键词:功能对等

浅论翻译的文化本质与功能对等模式

刘露

(湖南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部,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从翻译的文化本质入手,以70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为背景,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理论作为依据,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去探究翻译对等的实质和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的多种翻译策略,找出最对应的功能对等模式,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功能对等。

关键词:翻译的文化本质;功能对等;文化转向;功能对等模式

一、引言

在二十世纪末,西方翻译史上的权威人物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维尔(Andre Lefevere),对翻译进行了新的认识,翻译研究的重点不再是译者,而是读者,同时,将原语文化转向了译入语文化。文化转向从20世纪的60年代的文化主义阶段开始,持续到后结构主义阶段。从而翻译由一味的遵守“忠实”“对等”的原则走向了从认知,文化和历史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语言文化的关系使翻译活动必然涉及到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更是一种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要充分发挥翻译时的功能就必须将其放入文化语境里,对其进行“文化转向”的研究。翻译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终极目标是为了传播信息和文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并不一致。如果想要尽量达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则就要求了人们需要对多种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以及采用各种有效的策略来弥补翻译中的不足,尽可能准确有效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而达到功能对等。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将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研究范畴。其中,尤金·奈达的理论就是突出代表之一。他认为,不管哪一种语言、文化都能够找到翻译对等语,通过合适的表达形式和语义结构来交际。虽然他的理论其中可能存在某些不足,但是它的实用性远大于它的过失。

二、翻译的文化本质与文化转向

文化的含义,并非停留在文化表面,而是体现在交流过程中,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地延伸,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对译者而言,唯有将语言与地域、民族、文学相融合才能更好的诠释文化层次的涵义。同时,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充分说明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本质的不可忽略性,这种文化活动使得知翻译活动必然会涉及文化的透视和解读,由于全球化文化的趋势,使我们了解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一)文化本质的体现

翻译过程中读者与译者的沟通不尽取决于其中的语言,还取决于他们对不同语言负载文化的理解。翻译理论家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的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1]同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还体现在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因素得体现着文化的移植。[2]这就要求了我们在翻译时,把握不同文化的语境,了解文化间的差异。翻译是为读者而服务的。读者所处的文化国度不同,所受的文化熏陶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了译者在翻译时注意了文化差异的存在,也要求了读者得从译者的角度出发,融入译者的文化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思想。

(二)翻译文化本质的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翻译,其实就是某一种语言由另外一种语言来传达文化信息。因此,对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翻译研究者都相当关注。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常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3]为了核实这些话的真实性,只有进行翻译实践或者查阅翻译名著。

(三)翻译的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的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图里等,不再将翻译仅仅着眼于单一文本,而是转向了文化大视野,将审视的眼光放在了宏大的文化语境,开始考虑哲学、文化、意识等其他因素。文化转向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对译学建构起着重要的意义,使翻译研究不再只停留在语言层面,而进入了文化层面。与此同时,翻译中各种要素产生的影响也得到了我们的正视,开始关注译者自身文化对原文的影响,清楚认识到译文不可能完全“忠实”的传递文化信息。文化交流可使翻译产生,文化成就了翻译活动。

三、翻译的功能对等模式

奈达的翻译理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功能对等”理论。此理论中所提到的“功能”是指语言将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么语音、语法不同,要么表达习惯不同,但是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译文的质量好坏就是取决于此。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思想准确地传达给另外一种语言文字。严格地说,译文要能在内容、形式和格调与原文达到相等。然而,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有差别的,完全等同的表达是相当少的。因此就如奈达在“功能对等”原则里所提,翻译不应仅仅寻求两种语言在表面上的对等,还需从文化的角度寻求等效。

(一)翻译文化本质的具体体现——对等

奈达曾经说过他的“功能对等”并不全是为圣经服务的,而是以传递原文基本意义为读者服务的,一般采用的是等效译法。还曾说过“翻译就是交际”。例如,他曾把英语“It is as significant as a game of cricket.”译为汉语时意思为“这事如同吃饭一样重要”,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人是铁饭是钢”,两

者都体现了事物的重要性。这样既传递了原文的中心意思,又在一定层次上实现了文化传递。对奈达来说,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所呈现的译文形式应是自然的,并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功能对等的文化本质还可通过运用它的三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表现出来,例如我们表示情况越来越遭时会说“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为“to jump out of the pickles van into reddish cellar”。这种译法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会难以弄懂。因此需要将此译成“to jump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这样就容易理解多了。奈达的等效翻译观正好为这类问题服务,体现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所提倡的文化翻译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在不断的满足翻译的文化本质要求。相似的情况还有,奈达认为“The lamb of God”就算在没有绵羊的爱斯基摩民族也不能被换成“The seal of God”因为这样才能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

(二)功能对等的可行性

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强调的译者对原文和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能大概一致。它主要强调的是传递原文的信息,起到一定的交流作用。他要求的是译文在词汇意义,文化特色等多层面上尽能与原文保持一致,要求译文是原文“最近似的自然对等语”。(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很显然,奈达是以原语文本为出发点,对译文作出调整来产生功能对等,而功能对等的决定因素仍在于译文的使用者。为了使译文达到功能对等,有时会对译文的形式或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功能对等”中可清楚地看到它明确指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尽量传递原文的信息;对原文进行的改动或文化调节应限制在枝节性的文化信息范围之内,重大的文化信息应该尽量保留;改动或文化调节的前提是直译可能会引起读者误解,看不懂或信息过载。由此可见,“功能对等”传递了文化信息,同时,转换生成语法也成为“功能对等”的支撑点。

(三)翻译的功能对等模式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反映到语言翻译上来则很难找到与源语起到等效功能的词。例如,“龙”是一个很有文化内涵的词,它相对应的英语是“dragon”,然而,西方人对“dragon”的态度和中国人对“龙”的态度则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人的心中“龙”是灵异动物象征吉祥,尊严;而在西方人心中“dragon”是怪兽,代表魔鬼,罪恶。

因此,翻译所需达到的是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原文与译文形式对应;翻译需将重点放在译文读者的反应上面,而不是局限于原文的语法结构或字面意义,从而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读后有着相同的感觉。

1.“让步”和“补偿”是功能对等的基本要求

在翻译时,由于不同文化间的不同价值观,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找到可替代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将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根据目的的不同,采用“让步”法,指在无法保留原语表达形式时,只能顾及其语义或文化信息的传达,即直接翻译法。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原文的信息和意思,有时可采用译语文化的表达,虽然其中存在些许不能理解的东西,但是也能够传达的原文的大部分信息和文化,达到一定的功能对等。例如,我们常说的“比你多吃了几年盐”意思是“比你大几岁”或“比你有经验”。译成“I am older than you”或“I am more experienced than you”都行。如果按字面直接翻译,保持原语风味,效果可能更佳。

在习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现象。如下列两组习语的翻译:一眼看穿:to see through at aglance.一箭双雕(一举两得):one stones kills two birds。[4]

在进行文化直接移植的过程中,为便于读者充分领会和完全吸收某种特殊的文化意蕴,采用“补偿”作为移植的辅助手段亦是行之有效的,即包括了增译,加注等。

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译成英文时变成了“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nLiang the master mind.”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很清楚“诸葛亮”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足智多谋,是一位有着渊博知识的智者。但是西方人并不清楚,也不了解这与“臭皮匠”有何关系。所以译者补充了“with their wits combined”和“the master mind”来使原语信息被了解。

再如:在汉语中“醋”往往和“嫉妒”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情侣中出现的“吃醋”就是这个意思。然而在英语中,“醋”往往指言论过激。我们可以说某人的言论是“made with a strong note of vinegar”。因为“醋”存在的文化差异,所以在以下的汉译英中,译者在句尾所加的“in his jealously”能成功地将“醋”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呈现了出来,实现了原文和译文的文化对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翻译习语这类特殊词语时要想同时保留其喻义和形象,有时很难两全其美。当喻义和形象发生矛盾时,往往只能顾此失彼,译出其寓意而牺牲其形象,以达到交流和传达思想的目的。如果是尽人皆知的典故。可以直译,不必加说明,如果多数人不知道,最好是改变形式意译,或者直译加注释。

2.“异中求同”是功能对等的文化缓和

在我们翻译的有些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功能对等,能够更好的传递原文信息和保存原作的内容,我们可用文化转换策略,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来达到功能对等。而奈达的功能对等正是从实用的原则出发的,考虑的是同一译文在不同环境中能够起相同的作用,使读者引起同等反应。不论是在文学还是其他的许多情况下都要求了“文化转换”必须忠于“文化传承”,必须遵循创造性再现的基本规律。“异中求同”即通过形态的变化——文化转换来实现文化传承。如英国东风指刺骨的寒风,象征“严寒,使人不开心”“keen east wind,”“a piering east wind,”biting east wind等等。而中国则相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英国人喜欢“西风”,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而“西风”对中国人而言,则是寒冷的冬风。此外,中西方文化在习俗与审美这方面也有很大差异,西方人视狗为人类的伙伴,因此和狗的关系很密切,而在汉文化中,出现的习语“狗腿子”“狼心狗肺”全都是骂人的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以便达到更好的对等效果。

四、结语

翻译的文化本质已经被译界普遍接受。奈达的“功能对等”不违背翻译的文化本质,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为了使功能对等达到最佳的结果,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找出文章处理文化含量的切入点,采取一定的翻译模式,努力做到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上实现翻译。

参考文献:

[1]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07.152.

[2]王欣.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青海师专学报,2006.9.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1.152.

[4]陈茂林.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06,14(2).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商务英语语篇功能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看《诗经》翻译之功能对等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
中国市场外资品牌车系名称汉译方法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合同汉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