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CC信念和行为准则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探讨

2015-03-27武亚

关键词:行为准则信念信任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002年提前八年进入大众化阶段 [1]之后,发展仍较为迅速。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毛入学率的不断增长,到2013年全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4.5%, [2]部分地区已经超过50%,进入普及化阶段。这其中发展较快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江苏省2011年已开始实行注册入学,上大学变得很容易。但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工作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尤其是辅导员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调查数据显示,有66.7%的辅导员每周工作51~70小时。 [3]当然,这其中也有辅导员工作方法不当的问题,本文基于BCC的信念和行为准则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一个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一、BCC与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的一致性

BCC for career即Board Certified Coach,通常情况下是把BCC for career简称为BCC,是美国NBCC推出的一个全球生涯教练认证体系,2010年引入我国,成为职业生涯咨询领域,特别是针对高校就业工作者一个非常实用、有效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问题的工具。BCC以职业生涯后现代理论为基础,聚焦问题,关注现在、未来和行动,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用BCC技术解决大学生的职业问题简捷而有效。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位现在已经非常明确,包括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及咨询服务, [4]其中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应、就业及心理等方面。从辅导员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咨询服务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较晚列入辅导员职责的内容,但其重要性以及在辅导员工作的时间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提高。因为归根结底,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引导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这“四成”中成长是基础,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成功是目标。 [5]而无论成长、成人、成才还是成功,与职业都是分不开的,如果能解决大多数学生职业方面的问题,那么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压力也就减轻了很多。有观点认为,不论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班级的日常管理都应当以就业问题作为出发点。 [6]确实,把学生的职业问题作为主线,使辅导员的工作更趋务实,也更容易获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讲,BCC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定位是一致的。

二、BCC信念及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BCC有四大信念,一是相信所有的人都是OK的,二是人们已经拥有他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三是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四是人们有能力做出积极的改变。

信念支撑行动,如果我们把BCC信念用于学生工作,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一)把工作建立在对学生信任的基础上

纵观BCC四大信念,最核心的理念是相信与信任。当然,相信与信任是双向的,但作为辅导员,作为相对高位的一方,首先应该做出姿态,信任学生,并赢得学生的信任。

信任学生是相信学生的现在和将来,而不问学生的过去。相信学生的现在,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合格甚至优秀的,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在为未来做着积极的准备,即使有问题,也相信他们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改进。相信学生的将来,即肯定学生对自己目标的设定并相信他们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并一步步在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未来。

信任学生对辅导员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往往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学生的选择及对自己的规划,实质上,这是破坏师生相互信任关系的主要因素。作为辅导员,始终要牢记,是学生自己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

(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及能力

大学是社会的前奏,大学生迟早要踏入社会,独立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因此,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及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辅导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获得他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其次我们要相信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即使出现一点偏差,也是学生成长的代价,让学生在自知、自主、自省、自治、自育中不断增强独立自主的意识,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独立自主的精神。

(三)挖掘学生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正向引导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何况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当学生出现一些不合时宜或过激的行为时,作为辅导员,除了宽容之外,还应该有一种好奇,要探究和挖掘学生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并进行正向引导。要相信,每一种行为背后一定有其积极的意义,发掘出来,加以引导,既避免误伤了学生,对学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其教育意义胜过一次褒奖。

三、BCC行为准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BCC有六大行为准则,即信任、倾听、聚焦、好奇、正向、零建议。信任是BCC的核心,是BCC所有行为的基础,在前面已经讲清楚了。下面重点阐述其它五个行为准则的应用。

(一)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是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7]倾听是沟通的基础,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有效倾听的方法包括倾听事实、倾听感受、倾听意图三个层次,即3F(Fact、Feel、Focus)。倾听事实是最低层次,只能算是听到,倾听感受才开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理解学生的基础,倾听意图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继而才能对症下药,正确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聚焦

聚焦是后现代解决问题的模式,区别于传统模式,不再遵循确认事件或问题产生的原因、假设问题或事件与原因之间的直接关系、剪短或打破事件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重构这样的程序,而是直接聚焦问题,从学生期望的结果出发,列举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最终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聚焦问题的模式,一是避免了确认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再一次对问题的强化和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二是排除了学生可能会因此寻找借口、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三是与传统模式相比更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同时聚焦问题模式更体现出以人为本及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因为,聚焦是从学生期望的结果开始,利用学生自己的经验或知识等资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问题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辅导员只是一位引导者。

(三)好奇

在这里,好奇突破了“感兴趣”的范围,是辅导员思想开放和注意力觉察的上限。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这种好奇以挖掘学生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从学生自身找到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放是好奇的最有力工具,一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更多的使用开放式提问,二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始终不拒绝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正向

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的创始人之一的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说过:“语言既反映心理体验,也塑造心理体验”。所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强调传达正向、积极的信息。BCC也提供了一个换框工具,即把负面、消极的信息通过换框技术转换,即使对于负面的事实,也可以通过换框把事件限定在一个时间段或范围内。正向非常有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强大积极的假设,通过假设可能性及好的结果,不断地放大正面力量,激发学生积极的因素和潜能。

(五)零建议

零建议是辅导员最难做到,笔者认为也不一定完全照做的唯一一个准则。辅导员与BCC的角色毕竟不同,并且,现在的辅导员很多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在自己擅长、经过验证的领域,并且确保学生能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给出建议是完全可以的。这里要特别注意,一定是经过验证的,确保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少给建议。

BCC信念及行为准则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即辅导员的工作是为了学生,解决问题也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辅导员只是坚信,学生自己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可以设想,如果辅导员能以BCC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去做学生的工作,一是针对某位学生,可以减少相似问题在其身上重复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是自己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理由抱怨他人,客观上提高了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行为准则信念信任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为何不吃梨
信念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对话中的性别差异
信任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