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有效路径

2015-03-27于战明

关键词:理性价值观主体

21世纪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和环境问题,分化、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阴谋活动从未间断。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执迷感性,片面地迷恋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推崇技术至上,人文精神日趋势萎,而内心灵魂则无处安歇。以互联网为纽带的QQ、微博和微信等新兴社交平台,时刻提供的海量信息背后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大吸收中、外价值观的精华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号召全体党员身体力行带领全国人民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需要使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见于行。所以,对广大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审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概念的界定

审美是主体的一种生存方式,即主体运用积淀的审美知识、能力,超越审美对象带来的感性体验,深思审美对象蕴含的理性启迪,使自我具备“类”普遍性之文化的特质,体悟审美对象和心灵之间完美的律动,进而使审美对象和自我合二为一,摆脱功利的羁绊,力图实现生命的圆润,达至诗意的存在。所以,主体这种存在是对人本质的一种占有形式。她是使教育对象超越现实生存的局限,探索人生意义,升华精神境界。当然,这不是让我们整日不稼不穑,沉迷于琴棋书画、吟诗作赋,而是在社会实践中有一服神清气爽的精神调节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不是深入阐述对大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和路径,而是从人存在方式的视角探讨审美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之功能,以期对价值观教育理念和方法产生新的启示。最终进行教育,仍须运用价值观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规避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不足,结合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现实需要,因材施教。

二、审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一)审美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心理基础

一是审美有利于培养青年合理的认知模式,他们经过理性的选择、批判,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占有关系,而是审美主体排除世俗功利的欲求,专注于审美对象达至心若旁骛的境界,对审美对象内在生命气质进行欣赏和体悟,从而保持内心宁静空灵以容纳天地万物。正如周宪先生曾指出的古典审美使青年从奢华、注重外在的形式美转向对平淡、关照生命本真的内在美的体悟。 [1]这表征了主体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对价值理性的回归。教育者、青年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双方关注审美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批判审美反映的历史缺憾,并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进而达成共识。这要求教育者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反对独断、专制;既包容差异,又允许争议和变革,体现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引导青年大胆质疑“权威”和自身的审美成见,不顺从既有的规范和秩序,从而形成合理的认知模式,批判生活中虚伪的、粗俗的、丑陋的价值观,发扬审美活动中汲取的真善美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审美能加强、丰富青年的心理图式,使他们的心理架构达到平衡,进而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心理图式来源家庭、学校、社会、集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以及个体审美经验的积淀,图式中的核心元素是理性意象。青年在审美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慢慢积淀到自我的感觉中,经过思维辨别,逐渐形成质、象一致的理性意象。 [2]理性意象具备普遍性与感觉映象个别性相统一的品格,沟通了感性与理性,个别与一般。依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主体对信息的接收具有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记忆的特征, [3]审美能加强、丰富主体的心理图式,这些心理图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有美的共通点。青年在理性意象作用下,把接收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号与储存在心理结构中相应的感觉映象相比较, [4]即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善、美的本质,从而在理性上易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青年的情感体验与理性意象相结合,成为理性化的情感; [5]审美青年借助该情感结构,能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情感愉悦性和幸福感的特质,不需要外界强制约束,就能主动、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审美能弥补传统价值观教育的缺憾

一是审美能满足青年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需求,并能使他们产生情感体验,弥补传统价值观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目中“无人”的不足。传统价值观教育虽保持着关注政治生活的传统,但有向物质生活倾斜的趋势,不太关注青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这违背了青年对信息接受的一般规律,一般而言,公众在接受信息时,不会全盘照收,而是接受和自身观点和立场相似的内容,同时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我利益的内容。 [6]如果不进行相应转变,那只能记住几个干巴巴的概念。而生动形象、震撼视听效果的审美对象如3D乃至4D的影视极大的引起了青年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情感体验。若因势利导,他们对接受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批判性的认识,最终顺利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二是审美的主体间性关系改变了传统价值观教育方式上单向度的灌输。传统价值观教育视青年为有待启蒙和接受的客体,而非具备主体性、对事物有独到理解和认知的青年。如此以来,这种不切合青年的思维特点,不充分估计情感、意志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教育方式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因为教育的要义是人与人灵魂之间的交流,是教育者触及教育对象的灵魂,引导他们心灵深处的变革,而不是理性知识的肆意堆积。 [7]因此,无形中降低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即便是他们理解也不太乐意承认和接受。审美活动包括的审美对象自律世界特有的时空所构成的一个世界的准主体 [8]和审美主体,二者在审美经验中交遇,通过审美活动欣赏主体逐渐形成主体间性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促使教育工作者对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进行反省,还促使青年对接受的价值观教育内容进行批判,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三、审美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一)审美有利于积淀青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框架”

一是对一种观念的认同需要主体具备相似的先在“意识框架”。所谓“意识框架”是指主体在接受教育前由于生活阅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意识框架”对主体接受新的观念起到过滤作用,或赞同或反对或补充修正。 [9]一般来说和意识框架一致或比较接近的观念,主体会持赞同、至少是不反对的态度。所以,青年的“意识框架”对于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意识框架”形成的因素如生活阅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般来说是比较难以控制或改变,但是审美活动对于青年“意识框架”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是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个别性真善的玩味,上升到对一般真善的共识,从而积淀为青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框架”。主体面对的审美对象蕴含个别性的真和善,其实单纯个别的真与善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为什么单单审美对象却令人们痴迷,如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悲壮让代代人去解读、欣赏呢?这原因在于,审美对象蕴含着普遍性的真、善使主体“从大量的偶然中捡回必然,从个别的细节上升到普遍的旨趣”。 [10]亚里士多德也曾从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角度,论证了诗歌能达到哲学上的真。 [11]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具体的审美形象,会不同程度的触动青年心灵,被解读为人间伦理的普遍之善。所以,青年在审美活动中从审美对象的形象中直觉个别的真、善,进而对普遍性的真、善达成共识,逐渐积淀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框架”。

(二)审美为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信念动力

一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动力是形成相应的坚定信念。一般来说,青年把社会的规范和要求等外在观念内化为自身思想素质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与教育目的相距甚远;青年把内化的这些观念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才使教育的目标最终达成。 [12]青年观念外化的关键中介是青年确立相关信念,信念一旦形成会对青年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即使实践中青年面对困惑,也会对信念坚信不移。对于青年而言,只有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矢志不移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青年的积极情感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形成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信念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要素: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对一种观念,主体只有在弄清其源流、价值以及在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其相应的情感体验,转变其不相适应的情感体验”, [13]才能最终形成相应的信念。对于青年而言,要对他们进行理性教育,使他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同时引导他们欣赏影视和网络视频中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体现国家形象的《建党伟业》,饱含社会生活气息的《小巷总理》,彰显鲜明个体形象的《飞天》、《亮剑》。影视、网络视频,在进行影像叙事同时,运用音乐、声响、美术、服装营造的浓厚艺术氛围,借助绘画、摄影、戏剧艺术等技术处理,使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受众和真实的体验, [14]这样的体验和理性认知有机结合,青年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三)审美使青年养成超越的生活态度、产生爱国激情,使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他们的德性

一是审美习惯能使青年选择工作中美的元素,培养高雅的工作情趣和超越的工作态度,敬畏职业伦理。完成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但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以及工作任务完成的量和质又凸显了青年自身的独特性。这,有力的表征了规范性和青年个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一种审美的层面。从审美层面来审视工作,工作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为青年带来预期的经济资本,满足青年物质层面的需要;而且有内在价值,为青年带来文化资本,使青年享受到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满足青年自尊的需要;更使青年产生一种归属感、一种身处社会关系纽带中的存在感,一种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进而青年把工作视为探索生命意义和信仰的一种方式,自我的一项“志业”。

二是特定审美场域中的爱国体验,能使青年产生不可抗拒的爱国冲动。在重大节日庆典的纪念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爱国主义审美活动。笔者所在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国家首个公祭日到来之际,举行国内外著名进行曲式爱国主义音乐赏析等活动。活动前,介绍作品作者相关的爱国经历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过程,并且配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从而营造出一种爱国主义的场景和情感氛围,使青年大学生逐步调动起自身情感。这时,引导他们欣赏激昂的爱国主义声乐、器乐和打击乐作品,在听觉和想象作用下激发出他们内心朴素的爱国情感,并引导他们用心体验。这种体验与音乐素材释放出的美妙旋律形成共振,从而增强其体验的真实性和立体型,进而加深他们对原有爱国主义理性认知的体悟,使他们深刻的爱国主义认识与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积淀为深沉的爱国主义信念,最终转化为毅然决然的爱国行动。

三是审美活动使社会规范潜移默化地内化为青年的德性。青年内化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自身在相应场景中的体验,而他们圉于实践机会和生活经验的局限,缺乏直接获得相关体验的平台。而审美活动则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因为审美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观看影视、绘画,促使他们超越实际生活的藩篱,浸濡在艺术家设置的场景中去和艺术家或艺术家塑造角色同想象、体验、思考,同喜同悲;而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审美的实践性形式,打造了展示大学生内在美平台,使他们在体验自我实现和创造性发挥带来的喜悦中,超越道德束缚、不计利害,彰显舍生取义的德性。高尔基曾指出美学

(下转第34页)

猜你喜欢

理性价值观主体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