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武夷本源文化的现代创意产品设计策略探究

2015-03-27蔡洁

关键词:设计策略

基于武夷本源文化的现代创意产品设计策略探究

蔡洁

(武夷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在近几年全球吹起的文化创意产业风潮中,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努力研发,目的就是利用设计使文化创意特色融入商品,这样不但可增加商品、创新风格,更可提高产品的文化內涵与附加价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策略,将从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三方面理论阐述现代创意产品设计该如何更系统、更深入地展示武夷文化,为今后具体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

一、引言

在武夷山的旅游经济转型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根值于武夷地域特色,开发与设计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设计界的关注,也成为当今急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二、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

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虽然是要创造一种与以往不同、新的产品形式,但它仍属于现代工业产品范畴。在将武夷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充分尊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产品的形式与功能都应该符合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包括满足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同时又能合理地进行生产,遵循从社会、经济、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的原则。

(一)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设计产品时要首先考虑该产品应当具有的目的与效用,也就是合目的性原则。当一件产品能够符合和满足该产品所预定的目的,实现其规定的功用的时候,我们说这件产品的设计遵守了功能原则。[1]在设计武夷文化创意产品时,不论是结构形式的选择、造型形态及工艺的处理、材料的利用,都不能脱离产品最基础的功能原则。例如,开发与设计武夷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功能性是应该满足游客求新、求美、求实、求简、求惠、求知、求名等不同的购物需求。而这个消费群体又来自不同地方,他们的年龄、职业有所不同,个人阅历、价值观、审美观、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购物习惯和经济收入等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武夷文化创意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在设计上可从档次、类型、样式、功能、规格和包装等方面入手:产品价格做到高、中、低档相结合;产品类型除了摆设型的工艺品、装饰品外还可开发实用型的酒具、茶具、厨房用品、办公用品、服饰等旅游创意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的需求;造型形态除了具有艺术美感外,还要轻、小便于携带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包装设计也要美观新颖,做到与产品内容相一致等。

(二)文化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充盈,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消费者在理性地追求满足自身较高质量的基本需要时,还依照自己的审美观,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美学意蕴。[2]现代创意产品往往都体现和承载着一定的地域文化符号,它包括了特定地域文化和形象的自然景观、历史文物、生活器物、传统服饰、地理符号、人文风情等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其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因此,在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也更要注意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只有突出“文化附加值”,才能推出品位高、文化内涵丰富和具有恒久魅力的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文化心理需求。显然文化元素将成为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内容,其物质的、有形的、仪式习俗、意识形态等文化属性,即武夷文化的各种表象与内涵,都需要通过创意设计,最终凝聚在不同形态的产品之中。

(三)时代性原则

人类文化随着时代发展正不断地演化进步,现代产品设计也要不断创新求变,通过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造物艺术文化的发展,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人们对现代产品的认识:除了物质形态的产品,它也将从传统的静态模式演变成动态模式,从实物载体发展到网络虚拟,这些变化都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点。武夷文化创意产品必然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强信息化设计并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特别在通过现代创意产品来实现武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时,其信息化设计可以大胆偿试融合动画展示、影像制作、触摸屏界面设计、导视系统、声效、光电等多重形式。利用这些数字化信息传达,让消费者拥有一个动态或交互性的产品新体验。

(四)技术性原则

独特性、持久性、价值标准等优秀品性使较多的传统手工技艺延续至今,最终成为连接传统技艺和现代工业间的维系纽带。设计艺术并不排斥建立在千百年人类文化传统根基上的手工艺经验,但是它更重视科学与理性、更重视艺术创造的普适价值而非局部经验,以此创造出更适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审美方式。[3]故设计师除熟悉武夷传统工艺外,还要了解新工

艺技术为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服务,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如将电子、医学、生物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融合开发,改变武夷特色产品生产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设计出高科技、高销路的新产品。

三、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步骤

目前发达国家的设计师已经不再是产业的工具,不再是单纯为了企业而设计,而是将地区经济、人口状况、历史文化、环境生态等全方位综合起来进行地域性的整体设计。[4]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实质是创意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以创意为目标,文化为基础,强调武夷文化的符号差异性,从而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这个设计程序总体来说由三个步骤完成,它们分别是资讯加值、知识加值和创意加值。

(一)资讯加值

第一步是资讯加值,即从各种素材中提取武夷文化特色。该阶段的任务是对原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经由资讯加值成为有用的设计资讯,再结合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资料录入,建立一个让设计师可方便查询的资料库。

近年来地方文化逐渐受到重视,武夷文化也开始被关注,成为艺术设计者们喜爱借用的题材。那么,如何建立方便设计师使用的武夷文化资料库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些资料库主要是针对设计师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武夷文化的基础资讯,让他们快速地了解并掌握其文化的核心部分,做到事半功倍。目前我们可先将武夷文化分为表层文化资料库和深层文化资料库,然后再逐层细分。如武夷表层文化资料库又可分为自然景观、历史遗存、多元礼俗、神话传说和特产资源,而武夷深层文化资料库又可分为地貌环境、理学文化、岩茶历史和旅游知名度等。以此类推再继续细分,分类越细信息越多。当然,这些设计资讯的内容除了来源于文物古迹和传统文献,同时还要根据近、现代的研究成果时时更新与拓充,使其真正成为现代产品设计师创意灵感的文化源动力。

(二)知识加值

第二步是知识加值,即形成武夷文化设计语言模式。它的任务是经过更加深入细致的解析、归纳,通过知识加值变成可用的创意知识,在设计资料库的基础上过滤成为设计知识库系统,为产品的创意转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这个设计知识库系统的建设中,我们重点要将武夷文化分解成设计过程中可被运用的艺术形式。该系统要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更直观、更彻底地让设计者了解并掌握武夷原住民的造形法则、纹样运用和色彩运用,甚至更深层的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有利于设计者通过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从外在的表征到内在的意涵,从有形的形式到无形的精神进行形式转化,延续武夷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如整理古建盏器物的图文信息时就应包括建盏名称、尺寸大小、造形特征、釉色样式、操作使用和制作工艺等内容;整理摩崖石刻内容时就要注明具体出处与朝代、书法运用、版式布局、造形方法以及文字内容与内涵解析等;整理古建筑“三雕”图案时内容又包括:图像代号、材质运用、形状特征、造形构成与形式以及文化喻意等。

(三)创意加值

第三步是创意加值,即完成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最后阶段的任务则是设计者要将武夷文化信息表达于现代产品中,达到消费者深层的心理期望,触发其使用需求。也就是设计者需通过对武夷文化认知的诠释,将自已的意境体验投射在产品中,并完成具体的设计方案。

在武夷文化创意加值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关键是能否根据产品的内涵去营造产品未来的使用情境,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前二个步骤已完成武夷文化属性的整合与艺术形式的分析,第三个步骤就要以设计思考转换及产品语意学的方式进行设计构思,并应用文字及草图描述使其设计概念具体化,包括审视、讨论产品的细节及成熟度,将分析整理后的武夷文化特征转换呈现在适宜的产品形态中。首先将武夷文化的特性、产品与使用者、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事件想像描述未来使用情境,形成产品构想与设计主题;再应用形状、色彩、质感或材料等设计元素进行准确的编码,转化成艺术符号来传递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情感及內在涵意,提供使用者与产品之间良好的讯息传达;最后经由使用者心理与感知层面的领悟,让其尽情地陶醉于设计者所营造的文化情境,真正达到创意加值的目的。[5]如应用武夷自然景观进行创意加值的茶具设计:首先可将武夷九曲溪畔的美景融入茶盘设计,在扁平的茶盘中留出一条凹陷的九曲形水槽;然后在与此茶盘相配套的茶壶、茶杯等物件装饰上,提取武夷摩崖石刻的书法进行图形创意与编排。这样的茶具组合是通过泡茶事件,由使用者将茶壶、茶杯摆放于茶盘的“九曲溪”两侧,犹如群峰屹立在九曲河畔。当茶水流经水槽,就让使用者产生身临其境般畅游九曲的联想,同时使用者在举杯品茗时又可欣赏到杯上的书法艺术,参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四、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

创意是寻找新的和谐秩序,而产品的创意设计又是以经验语境、交互语境和客体表达语境为基础来构建新的和谐秩序,在表达现实意义的同时带来独特的意境体验。[6]因此,在寻找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时,我们也要像艺术创作者一样找到如何形成产品意境的方法,找到不同的语境产生戏剧性的关联。

(一)经验语境法

当人们看到一件具有符号特征的产品时,总是先从自身的经验“内存”里调取相似的意象,并与该产品的外延意义进行比较,从中形成对其内涵意义的最初解读。我们在武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将大众熟知的日常经验引入对产品内涵意义的符号解读,把造型符号放在“经验语境”之中,再与产品的材料、功能、使用方法等设计元素组合产生独特的意境,激发观者的联想,从而构成产品的深层感染力。如武夷景观音乐盒设计:首先用树脂材料以写实的手法做成玉女峰与大王峰相互守望的微型景观,并置入球状玻璃瓶罩内,然后再由白色泡沫粒子宣染冬季雪景,最后在音乐盒的底座安装小型发动机吹风,当观者按下音乐键时,泡沫粒子同时也被发动机吹起,象翩翩起舞的雪花落在山峰上。这样的产品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玉女与大王的凄美爱情故事,犹如这冬季恋歌般忠贞不渝。

(二)交互语境法

交互语境法强调的是使用者与产品交互体验的动态过程与人文气息,它以构建新鲜经验为主,重在挖掘体验的感染力源。在设计定位中突显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用品”属性,确立

使用者、产品之间秩序的对应与和谐,并通过这两者行为联系和情感联系产生无穷的戏剧性关联,做到机关巧妙,人文关怀浓厚,给使用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全方位体验,使之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如武夷岩茶的茶包设计:虽然在材质上与普通袋泡茶一样都选用长纤维滤纸包装,用棉绳做为提手,但这个产品的设计精彩之处就在于提手顶部——折叠而成的茶花花苞设计。使用者往杯里注水时水逐渐洇透花瓣,当花朵完全绽放时,就提醒他可以一品杯中香茗了。在品茗的过程中,那袅袅升腾的香气,可是花香亦可是茶香。正是因为这些感受都是使用者自已通过实践,亲手把蕴含在袋泡茶中的创意催生出来,所以就更具有直入人胸臆的感染力。

随着信息、机电以及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人与产品在处延层面的交互关系也呈现出共生交融的生态景观,而当今IT产品,移动通讯产品,智能家电等产品先天就具有共生交互的语境背景。一个优秀的人机交互界面,必须做到输入、反馈的环节主题化、鲜明化与具体化,只有抓住受用人群的生理、心理特征,突出交互界面的符号,弱化无关的外延符号,才能形成鲜明的主题。如朱子学儿童电子读物设计:打破传统纸本儿童读物静态、说教的缺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相适应的电子书籍形式,将游戏化概念带入电子读物的外在形态设计和内容设计中。在开发与设计《朱子家训》、《弟子规》这类电子教材时,交互界面设计可以借文字、语音、图片、动画、音效、音乐等多元素为手段,用书童等卡通形象进行角色引导,适度设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并采用激励措施等创意性设计,避免产品设计因成人化而导致儿童过于依懒大人的使用结果,让儿童能够自主进行阅读。

(三)客体表达语境法

客体表达语境法注重产品内部组合的和谐,独特、自然、和谐的组合让产品更加秩序鲜明、客观沉静,会激发使用者审美和情感的投射,运用此法更加凸显武夷文化创意产品的“制品”属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理解和展示原始素材,合理、恰当、巧妙地利用材料并按照自然的规律来组合,让产品的美自然流露。可以从产品的物质属性、产品的不同组合秩序以及产品与环境的关联这样三个角度来展示客体表达语境的独特魅力。如武夷竹制IT产品设计:用竹制材料制成电脑、U盘、移动硬盘、多媒体播放器以及IT产品包装等产品,这种替代高科技产品惯用的合成材质的做法,让人有更加接近自然与环保的感觉;建窑系花插设计:主要通过置换产品秩序,将建窑特色工艺从建盏产品转移到不同造型的插花器具上,最终产生更多奇特的艺术感染力;武夷木雕夜光灯设计:融入武夷古建筑的装饰纹样,以镂空的方式做成木灯罩,夜晚透过灯光,在墙上透射出图案,让产品传达的信息更含蓄、更多变。

(四)语境共生法

语境共生法是在产品设计中做到经验语境、交互语境和客体表达语境和谐共生,同时包含两至三种基本语境。对于设计武夷文化创意产品来说,可通过这三种基本语境来组合无穷的具体设计要素——人的经验、产品的材料、结构、功能、形式等。具体来说可从一种基本语境开始,综合利用其他语境实现优势互补,也可利用基本语境解决具体问题或在产品的不同部分分别采用不同语境,如开发武夷闽越王城系列创意产品:(1)利用闽越王朝的历史故事,将闽越王带兵打战的场景引入象棋设计,在棋子上半部分,根据其代表的不同身份做成相对应的立体化军事人物造型;(2)在闽越王城的建筑规划与布局上我们发现了先人们的智慧,因此也可根据城池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原理做成现代的家居式环保、小巧的花架;(3)蛇作为闽越王朝的图腾,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另外从闽越王城出土的陶瓷与金属制品来看,其制作工艺精湛,因此我们又可将蛇图腾与传统的制作工艺相结合,开发设计成美观精致、神秘趣味的餐具与家居工具套件等系列产品。

五、结语

过去武夷山发展旅游经济,其旅游产品多是粗放式的土特产品,如武夷岩茶、竹木工艺品、山珍干货等,但现在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提供更多具有文化加值设计的“创意产品”。开发与设计武夷文化创意产品是发展武夷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在满足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技术性的基本原则上,根据知讯加值、知识加值和文化加值的步骤,通过经验语境法、交互语境法、客体语境法和语境共生法将丰富多彩的武夷文化转化成无限的产品创意。未来更多的创意来自武夷多元的文化特色,我们将共同创造武夷风格,引发源源不断的创意产品,支撑武夷文化创意产业的快迅发展。

(注: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语境下武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3B167)

参考文献:

[1]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28.

[2]陈长虹.融入地域文化的产品设计实践[J].包装工程,2008,(8):192.

[3]肖玮.文化旅游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设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6):195.

[4]宫崎清.地域文化的营造与设计[J].四川大学学报,1999,(6):42-47.

[5]王铭显.应用文化创意于产品造形之研究[J].艺术学报,1995,(79):84.

[6]傅桂涛.产品创意的核心构成意境与形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3.

[7]周睿.针对文博旅游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索[J].装饰,2013,(4):143-144.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