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地区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况调查及研究

2015-03-24林亚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泉州市终末期内瘘

林亚莉

(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 福建泉州 362000)

泉州地区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况调查及研究

林亚莉

(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 福建泉州 362000)

目的:调查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透析龄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35例,采用调查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54:1,平均年龄(50.02±11.29)岁。结论:本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医保覆盖率高,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低。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调查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难题,需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逐年增加。近十余年来,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已成为尿毒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2010年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出版,旨在进一步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泉州市目前共有11家医院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笔者所在的泉州市第一医院是本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现就我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总结,以掌握本地区尿毒症患者的诊疗现状,并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35例。

1.2 研究方法:调阅患者的住院及门诊病历等资料,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原发病、透析龄、血管通路、透析治疗方式、医疗保险情况、肝炎病毒感染、血常规等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使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2.结果

2.1 性别、年龄及民族:男性患者82例(占60.7%),女52例(占39.3%),男女比例1.54:1。平均年龄(50.02±11.29)岁。其中最小年龄者21岁,最大年龄者91岁。小等于30岁11例(占8.1%)。31~40岁(含40岁)22例(占16.3%)。41~50岁(含50岁)38例(占28.1%)。51~60岁(含60岁)34例(占25.2%)。61~70岁(含70岁)20例(占14.8%)。大于70岁(10例(占7.4%)。除回族1例(占0.7),其余均为汉族(占99.3%),无其它少数民族患者。

2.2 原发病因:135例患者中,有10例(7.4%)原发病因不明。病因明确的125例患者中,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64例(占47.4%),糖尿病肾病23例(占17.0%),高血压肾损害15例(占11.1%),多囊肾8例(占5.9%),狼疮性肾炎6例(占4.4%),梗阻性肾病4例(占3.0%),其他病因5例(占7.4%)。

2.3 透析龄:最长156个月,其中透析龄大于60个月的患者共29例(占21.4%),透析龄36~60个月(含36个月)27例(占20%),透析龄12 ~36个月(含12个月)48例(占35.5%),透析龄小于12个月31例(占23%)。

2.4 透析方式:单纯血液透析106例(占78.5%),血液透析配合血液透析滤过25例(占18.5%),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4例(占3.0%)。

2.5 医疗费用类型:医保覆盖率100%。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69例(占51.0%),职工医疗保险43例(占31.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1例(占15.6%)。

2.6 贫血情况及输血史:血红蛋白大等于110g/L者49例(占 36.3%),90~110g/L(含90 g/L)者51例(占37.8),小于90g/L者35例(占25.9%)。透析治疗期间有输血史者17例(占12.6%)。

3.讨论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尿毒症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维持性血透析患者逐年增加。此次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掌握我市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促进血液透析质量的提高。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比例1.54:1。我院血液透析患者以汉族为主(占99.3%),这与泉州市历史及地域特点相符合。2010年泉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仅占1.8%。慢性肾炎仍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发病因。与国内其它单位的报道一致。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原发病因分别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其它常见病因还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狼疮性肾炎及梗阻性肾病。部分患者因病史不详、就诊未及时等,未能明确原发病因。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是糖尿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病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临床需重视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技术取得的长足的进步。自体动静脉内瘘制作方便,价格低廉,使用有效,是目前主要的透析血管通路。我院血液透析患者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高(占88.1%)。内瘘失败或拒绝内瘘手术患者均选择留置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占11.9%)。我院目前未开展移植物内瘘,少数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失败且未能留置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的患者改行腹膜透析。我院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剂多数选择低分子肝素(占86.7%),普通肝素使用率较低(占13.3%),这与国内的多家中心不同。

我院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对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定期进行传染病指标的检查,分区、分机透析治疗,减少交叉感染。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输注血制品、手术、留置导管的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毒性肝炎仍高发,其中丙型病毒性肝炎阳性率达10.4%。

4.小结

我院血液透析室1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将为本市终末期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1]王海燕.译后评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新数据及其警示[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2006,9:136-136.

[2]殷红梅,刘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现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4-86.

[3]林攀,刘中华,邹建洲,等.上海市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现况调查.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0(4):332-337.

R256.5

A

1009-6019(2015)02-0282-01

猜你喜欢

泉州市终末期内瘘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