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

2015-03-23梁金禄王一程方丽萍钟莹莹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5年11期
关键词:储罐油气天然气

梁金禄,王一程,李 岩,方丽萍,钟莹莹,周 雄

(1.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2.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广西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

梁金禄1,王一程2,李 岩1,方丽萍1,钟莹莹1,周 雄1

(1.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2.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8)

在认真分析国内及广西油气安全生产形势和事故原因基础上,提出加强和完善法制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弥补历史欠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等措施。针对油气储罐和油气管道,应加大采用先进技术的力度,确保广西油气安全生产和高效开发利用,保障广西能源安全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石油;天然气;安全;火灾;爆 炸;储罐;管道

《广西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了广西“缺煤少油无气”的能源短板,不但一次能源严重匮乏,而且能源结构极其不合理,长期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广西大力推进钦州、北海两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并迅速把石化产业发展壮大成广西千百亿元产业之一;另外,通过“两干九支”和北海LNG项目,以及大力推进“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广西油气资源得到极大的充足供应。

但是,由于油气行业本身固有的易燃易爆高危性,加上短期内过快的施工建设和扩张,管理和技术不到位,以及油气储罐、油气管道运行初期的事故易发多发性等,多种因素给广西油气行业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安全形势极其严峻,需要各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确保广西油气安全生产和开发利用。

1 油气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1.1国家层面的油气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油气安全生产特重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害,油气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为此,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要求,自上而下不断加强科学和规范管理。

2014年7月,全国召开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推进会,全国共排查出油气管道隐患近3万处,安监总局要求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部隐患整改工作,并且把油气管道安全监管提升一个层级(安监总厅管三[2014]78号)。此外,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2015年7月下旬至9月底在全国开展了油气等危险化学品罐区专项安全大检查。全国油气行业近年来多次发生影响极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虽然每次事故后国家都开展相应的专项检查和整改、治理工作,但事故并没有得到遏止,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1.2广西油气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石油(尤其是成品油)和天然气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国家实施北部湾大开发战略以来,已经有两条“油龙”(中石化西南成品油管道和中石油钦州-南宁-柳州成品油管道)和两条“气龙”(中缅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广州-南宁支干线)给八桂大地带来充足油气资源,支撑北部湾经济社会强劲发展,为中国-东盟、国家大西南和泛北部湾地区及泛珠三角区域等的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撑。尤其是中国石油广西石化项目,总投资780多亿元人民币,除一期、二期主体工程外,还配套钦州港保税港区300万t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和100万t成品油储备库以及30万t级码头和航道等一揽子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50亿元人民币,年均利税150亿元人民币以上,形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对改变整个广西经济结构都将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此外,2005年中石化西南成品油管道输油进入广西,以及2012和2013年分别通气的“西气东输广南支线”和“中缅天然气管道”,打破了广西“少油无气”的局面,结束了广西长期没有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输入管道的历史。

“十二五”以来,广西的石油(包括从国外进口的原油和炼成的成品油)在油库、罐、站之间铺设了大量的管道进行原油和成品油输送,包括钦州港30万t原油码头通过管道输送原油到炼油厂,北海铁山港炼油厂由湛江港上岸原油经陆地输送,中石化茂名-玉林-柳州-河池等西南成品油管道,中石油钦州港-南宁-柳州成品油管道,中石化北海-南宁-百色-云南成品油管道等。此外,按照“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将投入610亿元人民币,建设接近3000km的输气管网,力争2018年实现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如此多的油气管道在八桂大地纵横交错,连接着港口油气库、罐及各地油气库、罐及码头,四通八达,给广西提供充足的石油天然气能源供应。但是,短期内上马建设运营如此多的管道,给经验不足的广西带来严峻的安全生产压力。按照油气管道运行的“浴盆规律”和“U型事故线”,管道运营初期3~5年是事故频发期,给广西带来极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即使是油气管道运营经验丰富的大连和青岛,都发生过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刚起步的广西更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技术支撑,更无经验之谈。如此多的油气储运设施分布在广西各地,尤其是像钦州港石化产业园密集的工业企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很有可能波及到对岸的防城港核电站,引起北部湾沿海连锁反应,也会波及到一百多km以外的首府南宁。西南成品油管道、中石油的钦州-南宁-柳州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广南支线、中缅天然气管道等,在给广西各地提供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严峻的形势和压力。因此,广西亟需开发利用相关的支撑技术,从顶层设计上研究,确保油气储运设施和油气库、罐、站和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营。

此外,在城市燃气领域,广西省级公司区域内所辖燃气公司几十家,因投资来源不同,故管道运行管理模式不统一。不同燃气公司所辖管道建设年限不同,同一时期建设的管道,材质、管径也不尽相同。且管道变径次数多,城市燃气用户结构复杂,包括民用、商服、工业用户;城市燃气管网多数仅采取外防腐层防腐,杂散电流干扰普遍很严重。城市道路、通讯电缆、电力电网、城市供水建设、改造等工程增加了管网第三方破坏风险。相对于长输管道,信息化程度不高,自控水平差,管理被动;抢修时资源配备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燃气管道多敷设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地区,一旦发生事故,人员、财产损失大,环境污染重,社会影响恶劣。这种埋在城市底下的“隐形炸弹”,一旦引爆,对城市居民将造成极大伤害,需要尽快完善防护措施。

国家也对广西的安全监管提升了等级,2015年6月,为推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促进石油化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国家安监局把广西列入石油化工领域重点监控的14个省市区之一。

2 油气安全生产对策

2.1油气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从油气的自然属性来看,石油与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达到一定空间浓度后,遇上合适的氧气浓度和点火源,就会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发生油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根源上来说,就是油气泄漏和点火源。

2.2油气安全事故防护技术及措施

2.2.1加强和完善法制管理

我国第一部保护特定设施的专门法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已于2010 年10 月1 日实施。这意味着承担我国石油70%、天然气99%输送任务的油气管道的保护工作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局面。油气火灾或者爆炸事故,还会对周边空气、水等自然环境造成极大损害,因此,《管道保护法》还规定了管道企业在环境被污染时要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要加强公安部门的治安管理,尤其是对于挖管道、钻孔偷盗油等违反行为,加大查处惩罚力度,减少和杜绝人为故意破坏。

2.2.2加大安全投入,尽快补充完备历史欠账

以全国多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煤炭行业为例,从国家安监总局2005年上半年发布的情况看,中国的煤矿安全投入依然有500亿元左右的安全欠账[1],这些安全欠账是历史上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而长期积累下来的,但开采深度的加深和扩展,对于煤矿的威胁日趋严重,事故频发。安全投入不够,会给后续带来很多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会酿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在安全经济学上,预防性安全措施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为1∶5的关系[2],因此“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研究表明[3],高风险的油气行业安全生产贡献率(安全生产产出值与总产值的比率)大致为3%~7%,而且安全投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往往成正相关,因此“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生产的实质是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保驾护航。

安全投资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摸不着、看不见、只投入不产出的亏本事,这是因为安全投资所反映的经济效益有它独有的特征,没有直接的很明显的盈利收入,而是渗透在生产活动过程和成果中,效益是潜在的。例如“九五”期间,我国在役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投资在2400亿元以上;按最保守的估计,平均使用寿命能够延长其设计寿命的50%,可节约投资1200亿元以上,以平均寿命20年计算,每年可节约设备投资60亿元以上[4]。若再计算避免更新设备减少的停产损失,其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

2.2.3提升科学有效安全管理

国家行政管理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如发改委及能源办、工信委、住建委、安监局等,需要从各个环节确保油气安全生产。尤其是安监局,对于油气安全生产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企业单位,要立即停产、停工,推动企业真正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时期油气危险品的安全管理。需要经常开展对所有油气危险品生产经营企业、重大危险源单位企业的全面排查整治。定期组织专家采用量化的评估方式,开展对油气等重点石油化工企业的试点评估工作,持续推进油气危险化学品科学管理体系建设。

2.2.4采用先进生产技术

加快推进采用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当前,国内外各大管道公司普遍采用管道完整性管理(PIM)模式来对油气管道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该模式以可靠性为核心进行风险预控管理,管道运营企业持续地对管道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始终控制在合理且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通过监测、检测、检验等手段,对管道的适应性进行评估,最终达到持续改进,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管道完整性管理贯穿了从管道的规划设计开始,到报废更新为止的管道的全寿命周期,是综合、循环的过程。

积极采用油气储罐的先进技术,如储罐温度、压力、液位、管线流速等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储罐倒罐、清罐、切水、装卸车等自动化监控技术,储罐防泄漏和防腐蚀技术,储罐根部阀和紧急切断阀技术,罐区可燃气体检测技术,储罐浮顶密封技术等。尤其是针对广西夏季高温等恶劣天气,加强“四防”(防雷、防火防爆、防汛、防高温)技术、高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检测、油罐液位超高报警和自动联锁装置技术、油罐超低液位自动停泵技术、储罐远程紧急切断阀技术等的运用。

3 结语

长期严重匮乏能源而“少油无气”的广西近期大力引进油气资源,油气储罐和油气管道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在“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大力推进下,各城市燃气管网、加气站等的布点建设,给油气安全生产及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安全形势极为严峻。在分析国内油气安全事故原因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提出要健全和加强法制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确保油气储罐和油气管道等重点领域区域的安全生产,保障广西油气能源资源的充足供应。

[1] 郑爱华,聂锐.煤矿安全监管的动态博弈分析[J].科技导报,2006(1):38-40.

[2] 魏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关系[J].煤炭技术,2013(8):296-297.

[3] 闫绪娴,宗雅蕙.中国煤炭上市公司安全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基于面板门限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5(5):109-116.

[4] 罗云.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天然气经济,2002(s1):28-31.Safe Production Situations Analysis and Responses of Oil-and-gas Pipeline in Guangxi

LIANG Jin-lu1, WANG Yi-cheng2, LI Yan1, FANG Li-ping1,ZHONG Ying-ying1, ZHOU Xiong1
(1.Qinzhou College, Qinzhou 535000, China; 2. Guangxi Petrochemical Company, CNPC, Qinzhou 535008, 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safe production situations and accident cause in domestic and Guangxi, som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management, increase of safety investment, make up for historical debts, Improv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were proposed. Especially for oil-and-gas storage tanks and oil-and-gas pipelines, the intensity of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and effi 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il-and-gas in Guangxi.

oil; gas; safe; fi re; explode; tank; pipeline

TE 687

A

1671-9905(2015)11-0031-03

梁金禄(1978-),广西桂平人,男,高级工程师,钦州学院石油与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教研室主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方向带头人,主管油气储运工程本科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城市供燃气技术、生物燃气、油气安全等领域研究

2015-09-14

猜你喜欢

储罐油气天然气
大型LNG储罐设计计算关键技术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基于地震响应分析的大型LNG全容式储罐储罐基础方案设计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