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八角籽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5-01-29阳小勇徐运贵唐荣平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八角茴香棕榈籽油

阳小勇,徐运贵,唐荣平

(1.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数理系,云南 临沧 677000;2.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州 贵阳 550000)

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的一个种[1],在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云南又以文山州与曲靖最多。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富含芳香油,约占原料的5%~8%,而枝叶中芳香油含量一般为0.5%~0.8%。从枝叶和果实两种器官中提取的茴香油主要成分均为反式大茴香脑,含量均可达90%以上[2]。综观国内外对八角茴香果实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是集中在挥发油(即茴香油)的成分及含量上,主要为反式大茴香脑、草蒿脑、小茴香灵;二是集中在非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有对莽草酸在果实中的含量测定及其提取工艺、药理活性的研究。目前云南本土八角茴香的种类主要有大红八角、干枝八角、角花八角[1],3种八角茴香为同一树种不同时期的果实。大红八角与干枝八角为同一花期果实,3~5月开花,待9~10月把壮实饱满的果实采摘,在沸水中杀青后干燥,干燥后颜色暗红,略有香气,俗称大红八角;干枝八角则是留在枝头的一些发育较迟果实,使其在树上自然风干,风干后呈灰白色。角花八角一般10~11月份开花,即八角茴香树开的第二次花结的果,次年春季采摘,果实灰黑色,瘦小,这两种果实利用价值低,农户一般廉价处理。至于八角籽,人们一般用来培育八角苗或直接与八角壳粉碎作为食用调料,但八角籽油中的棕榈酸对人体具有一定毒害性,长期使用会使人致病。同时,八角籽油中有高含量、高附加值的棕榈酸、茴香醛。故本文采用GC-MS法对云南富宁八角籽油做系统分析,以供业内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仪器

八角籽(云南富宁,粉碎至0.59mm左右)、石油醚(AR)。

SHB-B95 型多用真空泵、电热恒温水浴箱、BS200S 电子天平、索氏提取器、Agilent GC6890N/MS5973N 气相-质谱仪、RE-52A 型旋转蒸发器。

1.2 GC-MS测定条件

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5%苯甲基聚硅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125μm),载气:高纯氦气。进样口温度220℃。程序升温:柱温100℃进样,进样保留时间:1.5min,再以20℃·min-1升至200℃,然后以4℃·min-1升至250℃,柱后300℃保留2min。

1.2.2 质谱条件

接口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80℃,四极杆温度:150℃,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标准调谐,质量扫描范围:35~550a。

1.3 实验流程

原料选取大红八角籽和干枝、角花八角籽,八角籽在大红八角和干枝八角、角花八角中的含量分别为26.2%、17.4%、22.5%。用粉碎机粉碎成0.42mm左右的粉末,按以下方法提取八角籽油。

八角籽油的提取:取八角籽粉末以滤纸包好装进索氏提取器,以石油醚(bp.60~90℃,AR)在浴温为94℃的条件下索氏提取3.5 h,将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095MPa的条件下回收溶剂。大红、干枝、角花八角籽出油率(以八角籽质量计)分别为32.4%、22.50%、25.3%。

2 实验结果

对GC-MS所得的EI图进行分析[3-4], 鉴定出部分成分见表1(微量与未鉴定成分未列出)。

表1 八角籽油的GC/MS鉴定结果及成分的相对含量

3 结论与展望

由表1可知,从大红八角籽油中共分离得到21个峰,鉴定了其中的20种,占总峰面积的97.06%,其主要成分为反式大茴香脑(68.10%)、n-棕榈酸(16.13%)、大茴香醛(4.56%)。从干枝八角籽油中共分离得到21个峰,鉴定了其中16种,占总峰面积的95.98%,其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29.70%)、反式大茴香脑 (20.49%)、茴香醛(16.62%)。从角花八角籽油中共分离得到14个峰,鉴定了其中10种,占总峰面积的97.10%,其中主要成分为反式大茴香脑(45.72%)、n-棕榈酸 (29.13%)、大茴香醛 (9.11%)、草

蒿脑(4.50%)。由此可见大红八角籽油的成分较为复杂,以反式大茴香脑为主;但是在角花八角籽油中却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为主,其相对含量最高的为棕榈酸,且大茴香醛含量远高于大红八角籽油。所以在对八角进行综合利用时,可以考虑把八角壳与八角籽分离,直接从八角壳中提取高品质挥发油。从八角籽中可以分离出反式大茴香脑、棕榈酸、大茴香醛。棕榈酸可用来合成高性能表面活性剂,大茴香醛可用作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如此八角的利用价值会进一步提高。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 杨金,李庆华.八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红河学院学报,2006(5):7-11.

[3] 丛浦珠,李笋玉.天然有机质谱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4] 杨俊山.实用天然产物手册-萜类化合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八角茴香棕榈籽油
不同提取方式下塔拉籽油提取率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八角茴香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凤丹籽油对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工艺参数的研究
棕榈树
棕榈
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从八角茴香油前馏分中单离芳樟醇和草蒿脑工艺研究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