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社交媒体依赖现象

2015-03-22

东岳论丛 2015年2期
关键词:符号媒介社交

聂 莺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社交媒体依赖现象

聂 莺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社交媒体,广泛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的生存与社交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交媒体依赖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媒介环境学理论为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从社交媒体自身的特性——感知环境、符号环境、社会环境入手,对媒介依赖现象进行阐释,揭示了社交媒体依赖产生的根本原因。为避免人们对社交媒体的深度依赖,关键是构建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使人们认识到社交媒体作为工具的本质属性,提高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自控力,使社交媒体沿着更加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

媒介环境学;社交媒体;媒介依赖;媒介素养

“一个月不看电视到底有什么意义?”尼尔·波兹曼曾颇有自问自答意味地写道:“充其量这是一种苦行。”那么如果一个月不上论坛、不登QQ、不刷微博呢?网友们直呼“如同面临一场灾难”。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播媒体的依赖越来越深,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媒介营造的世界中,“媒介化生存成为现代人不可逾越的生存状态”①。

而社交媒体作为Web2.0时代出现的新媒体形式,赋予了受众广泛的参与空间和交流平台,资讯获取、娱乐休闲、逛街购物、商务贸易、在线问答等都通过社交媒体来实现。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媒体,而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受众对社交媒体依赖的原因

(一)作为感知环境的社交媒体:多种感官同时卷入,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

媒介环境学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波兹曼、梅洛维茨、莱文森等。1970年,该学派的创立者尼尔·波兹曼将其定义为媒介环境学,即把媒介当作环境来研究。媒介是复杂的讯息系统,其隐含的、固有的结构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媒介环境学至少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②。其中,媒介环境与人们自身感知系统建立的切实关系,引起了学者们更多的关注。

正如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媒介即人的延伸”所指出的,传播媒介是我们感官的延伸,每一种媒介都体现着一套感官特征,对每一种媒介的使用都要求使用者用特定方式连接自己的感觉器官。因此,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是一种感知环境。

以互联网为承载平台的社交媒体几乎是以往所有媒介形态的集合。以文本信息为主的论坛、博客具备了书本的功能,延伸着人们的视觉;虾米、酷狗等音乐分享平台使听觉延伸更加畅通无阻;各种视频网站让人们几乎有了置身于电影院与剧场环境的错觉;逼真的社交游戏更使人身临其境。更为实际的情况是,他们常常在浏览新闻时一边听音乐一边跟朋友聊天。多感官的交错运动使人卷入一场更为完美的视听盛宴,人们满足并且享受着这种快乐刺激,全身心体验着虚拟世界中的喜怒哀乐。

此外,社交媒体的参与性突出地影响着受众对环境的感知。作为一种不设门槛的草根媒体,社交媒体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权利,每个人,遑论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趣味的差异,都在此获得了同等的发言机会。话语权的下放,使得原本沉默的平民群体集体发出声音,张扬的个性、迥异的观点、漫无边际的设想,都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现实生活中种种秩序和规则的束缚在此消解。社交媒体平台上演绎的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庶民狂欢,忘情的表演,对精英话语的颠覆等等带来的快感,使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

(二)作为符号环境的社交媒体:表征性符号占主导,浅阅读迎合受众快节奏生活

在符号层面,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是一种有着自身特点的符号环境,由独特的代码和句法构成。在使用一种媒介时,我们会不自觉的融入这一媒介的符号环境之中,依照符号世界的内部逻辑和规律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形成或表达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社交媒体是一个由多重媒介符号组成的环境,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语言文化学者苏珊·朗格在“符号理论”中将人类符号分为两类:推理性符号(语言)和表征性符号(除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根据朗格的划分,在社交媒体的多重符号系统中,表征符号占绝对优势。图片、音乐、视频具有强烈的表征符号特征,即使在推理性符号占主导的新闻浏览、即时聊天中,表征性符号也越来越多的“入侵”,甚至“反客为主”。新闻资讯中堆积着大量吸引眼球的图片;即时聊天的文字中夹杂了各种表情和动态插图。直觉、快感、当下感的表征性符号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浅尝辄止的“浅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常态,在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中,人们能够快速直接的接收各类信息。

与此同时,信息的“碎片化”,无形中加剧了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以微博为例,140个字为上限的符号传递的多为脱离语境、毫无逻辑的信息,像不断切换的镜头,从一个关注对象跳到另一个关注对象,人们无需思考也无暇思考,只能沉湎于娱乐性和游戏性的感受中。碎片化写作和阅读带来的是更加频繁的信息更新欲望,“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已经成为微博用户的一种习惯。

(三)作为社会环境的社交媒体:媒介融合促进信息流通,便捷性加深受众依赖

日常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聊天交流等总是在多种媒介的环境中进行。媒介环境学关怀的也不仅是一种媒介,而是考察多种媒介的共存状态,以及它们的互动如何产生一个共同的感知——符号环境。那么,人们是如何受这一环境影响的?我们从社会环境的层面来考察社交媒体,就是为了关注“多重媒介环境”中社交媒体的社会作用的发生。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融合”的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日趋完善,各社交媒体运营商纷纷推出手机等移动终端版本。在乘车、旅行、开会等场合的闲暇时间,人们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和传播信息。这种接触信息的方式,让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更快捷地获取信息,但却也使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大大增加。艾瑞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8月,微信用户的月度浏览时长达到7.5亿小时,同比增长了495.9%,QQ空间、陌陌用户的浏览时长也呈现大幅增长③。这表明,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社交媒体上,社交媒体在填充碎片化时间的同时,把我们的时间也碎片化了。

二是社交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的融合以及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融合,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莱文森曾这样描述过网络生活:“头脑在无限中徜徉,身体靠在椅子中,手指轻轻触动键盘和鼠标就能进入广阔的网络宇宙,简直比从冰箱中拿一份小吃还简单”④。社交媒体将网络生活的便捷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点击“发布”,就可以和他人分享所见所得,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音频、视频;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它的这种极易获得性也加深了人们对其的迷恋。

二、社交媒体依赖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对比传统媒体或Web1.0时代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即时性、个性化、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它的青睐程度。而随着人们对社交媒体依赖的加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社交媒体推进受众的碎片化生存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愈加明显。碎片化传播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即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第二个层面是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即意见的异质性、分裂性⑤。社交媒体加剧了传播的碎片化,草根性的社交媒体赋予了人们平等的发言机会。各种碎片意见相互碰撞、冲突,形成了多元的价值体系,整个社会不再为一种声音所垄断,社会呈现出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趋势。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给受众带来的是快餐式的浅阅读,从而形成迅速享用、迅速愉悦然后迅速抛弃的信息流,在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阅读状态下,人们逐渐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形成懒惰、钝化的“浅思维”。快速更新的碎片化传播使信息世界变得更加杂乱无章。受众易被卷入无序的信息空间,也易在其中迷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社交媒体带来人际交往的异化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人—机—人”的交流方式,人们之间的沟通抽象化为媒介与媒介的交往,具有虚拟化和间接性的特点,但这也决定了其具有极高的自由性。受现实规则制约的人们往往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灵寄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交媒体的交往中而减少了在现实世界里人际交往的需求,越来越远离正常的交往圈,导致人际交往的“异化”。媒介交往的间接性使人们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其新书《Alone Together》(一起孤独)中指出,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⑥。无论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的交流都无法取代现实的交往,因为身体在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条件,虚拟世界塑造的无声狂欢的本质充其量是一种孤独的体现。

(三)社交媒体催生狂热的消费行为

电子商务网站、大众点评网等社交媒体让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模式。企业利用社交网络、在线社区、微博或其他协作平台进行品牌营销、商品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关系维护;各种商品折扣信息、心得分享、广告充斥于社交媒体中;大众在社交媒体的“帮助”下,进入了一个无止尽的消费漩涡。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较上年增加了5987万,增长率为24.7%⑦。以阿里巴巴集团的天猫、淘宝“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为例,商家利用节日的噱头进行打折促销,广告信息提前一个月就在微博、视频网站等社交平台上进行大肆传播,或是直接性的打折信息、或是鼓动性的广告文案,或是招人眼球的搞笑视频等,手段不胜枚举。临近“双十一”的关键节点,各种广告更是以铺天盖地之势向大众袭来,赢得大量关注。据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淘宝、天猫“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成交总额高达350亿,较2012年增长了83%。由此可见,这些广告信息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三、正确认识社交媒体,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

媒介作为人感觉能力的延伸,既源于人的自身需求,又因为技术的进步刺激了人的需求心理的演进。依托社交媒体,人在媒介空间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然而,对社交媒介的深度依赖造成的信息碎片化、人际关系异化、消费失控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恰当的、有节制的使用社交媒体显得格外重要。

(一)转变媒介素养理念:从批判抵制到参与体验

媒介素养的提法源于西方国家,以英、美、加拿大等国为代表。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人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⑧。这是传统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定义的典型代表,它强调了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鼓励人们在媒介接触上辨别和抵制,将受众和媒介置于“对立”的立场。然而,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此时,明显忽略公众能力的传统媒介素养理念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英国著名的媒介教育思想家帕金翰“超越保护主义”的观点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帕金翰认为,孩子是比成人想象中更成熟、更具评价能力的受众,他们有关媒介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有赖于媒介本身以及媒介以外向孩子提供的批评意识和观念。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不再被界定为一种与学生的媒介体验天然对立的教育,它将相对降低“抵制”和“免疫”的调门,将目的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传媒理解力和媒介参与能力上⑨。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青少年,也适用于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大民众。人们有自我评判的能力,其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避免社交媒体依赖,并不是让人们抵制社交媒体,而是要引导人们通过参与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在体验作为传者或受者的过程中,日渐提升对社交媒体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二)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后在高校中日渐普及。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自发状态,意即人们是在日常接触媒介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经验感悟来获得“媒介素养”的,因而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当前,新媒介环境下社交媒体依赖问题频现并造成不良影响,迫切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建立起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是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行动层面的可行路径。

首先,政府应重视媒介素养教育,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大学的正规教育课程,使其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针对新媒体知识鸿沟的显现,政府应该加大物力人力支持,在偏远地区、弱势群体中培养这些公众的新媒介素养。其次,要充分利用媒体这一社会资源,使其成为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除了学术期刊,更应该利用报纸、网络等平台普及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再次,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中的第一道关口,在其媒介素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应配置更多的教学资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学会理解媒介,合理利用媒介。最后,家庭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在营造良好媒介氛围、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就像保罗·莱文森所认为的,“人就如同自然环境,会对技术和媒介做出理性的选择,用以维持生存、发展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⑩。技术每提高一步,媒介的力量就增大一份。媒介力量的增强不只为正义服务,负面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大。我们相信,随着受众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够在满足自身需求和合理使用社交媒体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真正做到充分利用而不是为其所左右。

[注释]

①樊葵:《论媒介崇拜》,《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②[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9页、第234页。

③《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社区交友核心数据发布》,艾瑞网http://news.iresearch.cn/zt/218539.shtml。

④[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⑤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今传媒》,2011年第10期。

⑥《雪莉·特克:社交媒体带来孤独症候群》,人民网http://yjy.people.com.cn/n/2013/0903/c245081-22793103.html。

⑦《第33次互联网使用状况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⑧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⑨[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宋小卫摘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⑩[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第4页。

[责任编辑:李然忠]

聂莺(1975-),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G124

A

1003-8353(2015)02-0189-04

猜你喜欢

符号媒介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学符号,比多少
社交距离
“+”“-”符号的由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变符号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