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修正及其修正效应①

2015-03-2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李少利

中国商论 2015年14期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李少利

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修正及其修正效应①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李少利

摘 要:在中国,不论国家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并非一锤定音,而是经过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本文首先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发布过程进行阐述,然后以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对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的修正效应进行了观察和测度,并对其修正效应的客观程度进行了评析,最后得出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效果较为客观等结论,并提出技术性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生产总值 修正效应 经济普查

1 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的修正及发布

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以来,我国统计政府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修正发布制度。目前在中国,国家层面的年度GDP数据修订发布制度共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国家统计局在每年年初对上年度GDP进行初步核算,其核算依据是有关专业司的统计快报数据,并将数据发布于该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中国统计摘要》上;其次,国家统计局根据各专业年报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年报统计资料和部分行政管理资料对上年度GDP进行初步核实,并将数据发布在该年9月份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然后,国家统计局在该年第四季度对上年度GDP进行最终核实,其核算依据为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并将最终核实数据发布在下年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上;最后,每逢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到新的基础资料或者核算方法和分类标准发生改变时,国家统计局都会对历年GDP数据进行历史修订,并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显而易见,国家GDP数据每经过一个阶段的修正,其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所提高。

地区层面,自国家GDP数据修订发布方案确定以后,各省(市)纷纷筹备制定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生产总值核算与发布程序。与国家相比,大多数省份不存在初步核实的过程,直接由初步核算数据过渡到了最终核实数。因为当国家只能利用各专业年报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年报统计资料和部分行政管理资料进行初步核实修订时,各省(市)就已经拿到了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等最终核实资料依据,所以,各省(市)的生产总值数据修订直接从初步核算过渡到了最终核实。

河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修订发布制度便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常规年度河南省统计局根据各部门的统计快报数据对上年度生产总值进行初步核算,并发布于该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其次,河南省统计局根据各专业年报资料及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对上年度生产总值进行最终核实,并发布于该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上;然后,跟国家层面一致,每逢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到新的基础资料或者核算方法和分类标准发生改变时,河南省统计局都会对历年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历史修订,并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所以,通过了不同阶段的修正,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的质量逐渐提高。

2003年以来,不论国家和地区,关于经济普查数据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历史修订,目前已进行了两次,河南省也不例外,其修订依据分别是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和2009年第二次经济普查。第一次修订工作历时两年,于2006年结束,对1993~2003年的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修订。第二次修订工作同样历时两年,对2005~2008年的数据进行了修订。

2 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的修正效应

从初步核算数据到最终核实数据,再到历史修订数据,地区生产总值的每一阶段的修正,其效果应该不尽相同,限于篇幅,本文便仅对经济普查数据对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关于修正效果的量化指标,本文用以下两个指标来反映:

修正系数=(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初步核算数据)/初步核算数据,修正系数若为正,说明经济普查数据大于初步核算数,即初步核算数有所上调,反之,初步核算数被下调;

修正幅度=|(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初步核算数据)/初步核算数据|,该数值越大,说明经济普查数据对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幅度越大,两阶段的数据差异越大,反之,差异越小。

图1显示了经济普查数据对国家GDP及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效果,时间跨度为1993~2008年。

从修正系数来看,经济普查数据对国家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系数均为正数,即历年的经济普查数据都是大于初步核算数据的,国家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据经过经济普查数据修正后增加了。对于河南省,除了1993、1994、2005三个年份,其余年份的修正系数均为负数,即经济普查数据小于初步核算数据,河南省年度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经过经济普查数据修正后减少了。

注:河南省的1996年初步核算数据缺失图1 经济普查数据对年度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

从修正幅度来看,经济普查数据对国家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幅度明显大于河南省。另外,不论国家还是河南省,1993~2004年,修正幅度大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2005~2008年,修正幅度也大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2004年和2008年是两个经济普查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越靠近经济普查年,经济普查数据对年度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幅度也越大。而且,不论国家还是河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对年度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的修订幅度要明显大于第二次经济普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国家及河南省的生产总值的核算工作日益完善。

3 河南省生产总值修正效应的客观性

上述研究发现,经济普查数据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系数有正有负,修正幅度也有大有小,这样的修正结果,其客观程度怎样呢?有没有受到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呢?因此,对其修正效应的客观性进行分析便十分必要。

对于修正幅度客观程度的分析,本文通过探究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修正幅度之间的相关程度来分析。众所周知,生产总值增长率是测度宏观经济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向来备受各级政府关注,因此从时间序列上来看,如果河南省当年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偏高,该年份的生产总值修正幅度也偏大,反过来,当年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偏低,该年份的生产总值修正幅度也偏小,两个指标呈正方向变动,那就说明河南省的生产总值修正幅度和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有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经济普查数据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效应,其客观程度大打折扣;反之,这些关系如果不成立,那么经济普查对GDP的修正幅度这一指标在这一视角下便是较为客观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生产总值增长率数据是初步核算数据,相对于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数据,初步核算的GDP增长率是最初始的发布数据,时效性较强,受到的关注度较高。

对于修正系数客观程度的分析,本文通过探究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修正系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来分析。人均生产总值和生产总值增长率一样,是衡量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时间序列上来看,如果河南省历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低和生产总值修正系数的正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那么河南省的生产总值修正系数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在这一研究视角下,河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修正系数的客观程度不高,反之,河南省的生产总值修正系数便是较为客观的。

由于河南省1996年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缺失,本文搜集的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长率初步核算数据及人均生产总值数据的时间跨度均为1997~2008年。计算结果显示,经济普查对河南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幅度与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19,说明两指标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即经济普查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幅度几乎不受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影响,客观程度较强;经济普查对河南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的修正系数与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13,说明两指标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即经济普查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系数几乎不受人均生产总值的影响,客观程度较强。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1993~2004年,经济普查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幅度整体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5~2008年,虽然修正幅度曲线更接近于水平轴,但大体上亦呈逐年递增趋势。对这一特征的详尽解释,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初步认为这种特征的发生是由于以普查数据作为历史数据的修正依据,首先来源于普查年份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不是经常性统计的主观误差。这一认识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是相一致的。第一次经济普查对1993~200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的修正幅度明显大于第二次经济普查对2005~2008年数据的修正幅度。这说明,2005年以来,初步核算阶段的河南省生产总值数据质量在不断完善的统计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本文通过探究河南省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经济普查对生产总值的修正幅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和经济普查对生产总值的修正系数之间的相关程度得出结论:经济普查数据对河南省生产总值的修正效应较为客观,几乎不受系统性因素的影响,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可能导致的主观偏好,在河南省生产总值修正效应中并没有体现。

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河南省的生产总值修订发布工作质量之高。为更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生产总值修订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社会公众一般会特别关心GDP的初步核算数,因为初步核算数的时效性最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的关注度往往没有初步核算数高,再加上后两个阶段的修正数据的发布时间距离核算年已经很长时间,那时的人们更是不太关注这些修订数据。这就要求统计部门要大力宣传GDP核算发布制度,使社会各界普遍了解数据修订过程,提高人们对修正数据的重视程度。另外,我们还应该摈弃盲目的保密观念,督促各部门在有关网站上,尽可能充分地公布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同时,还应该注重公布相关数据来源、编制方法以及相关的文件制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2国家统计调查制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金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改革与完善——从两次经济普查后对GDP数据的修订说起[J].调研世界,2011(12).

[3] 李少利.中国GDP数据修订发布制度及其数据修正效应[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

[4] 陈相成,李少利.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地区生产总值的修正效应[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02).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09&ZD040)。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b)-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