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古浪设施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关键技术

2015-03-20杨清芳,陈志宏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古浪县熏蒸病菌

甘肃古浪设施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关键技术

杨清芳(甘肃省古浪县泗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33100)

陈志宏(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

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是一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它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通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和农药残留,达到“减量、控害、节本、增效”的目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实施,为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安全型”农业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甘肃省古浪县设施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围绕近年来设施葡萄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把关键技术概括为以下几点:严格检疫、熏蒸杀菌、严把病源关,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加强健身栽培关,控湿调温、生态抑菌、抓住环境调控关,屏蔽阻菌、果实套袋、杜绝病源入侵关,生长调节、保健抗菌、增强植株抗性关,清洁田园、焚烧病菌、做好人工除菌关。现将古浪县设施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关键技术

1.1严格检疫、熏蒸杀菌、严把病源关

(1)严格检疫在甘肃省古浪县,随着设施葡萄面积的逐年扩大,每年需要从外地调入大量苗木。古浪县采取加强葡萄苗木基地产地检疫,保证生产无疫健康苗木,加强调用检疫,严禁从疫情发生区调入苗木,检疫机构加大了对调入苗木的复检力度。古浪县历年均采用红地球葡萄1年生嫁接苗,主要从辽宁省调运,调运苗木除例行检疫程序外,栽植前必须采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硫酸铜溶液对苗木进行消毒杀菌。

(2)熏蒸杀菌设施葡萄生产前对设施进行熏蒸消毒,使用烟雾剂或硫磺粉点燃熏蒸,但要注意熏蒸后必须经过7~10天后才可栽苗。病害重的棚室每年葡萄萌芽前都应熏蒸。设施葡萄病害很多,防治重点是葡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等,因此烟剂应选55%烯酰吗啉·嘧霉胺或20%霜脲·锰锌,可用来防治上述病害。烟剂熏蒸前最好保持室内地面潮湿,在设施前底脚处点燃,这样烟会沿棚膜由下向上爬升,并且一边爬升,一边下落,最后设施内空间全部充满烟雾,以彻底杀灭病原菌。

1.2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加强健身栽培关

(1)平衡施肥设施葡萄施肥原则为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EM生物菌肥或酵素菌生物菌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巧施化肥,生长后期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生长季节根据需要还需喷施叶面微肥。一般果实采收后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生物菌肥200千克,采取分层施入的方法,与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混合施用。萌芽前追肥以氮、磷肥为主,亩施40~50千克,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以钾、磷肥为主,亩施30~40千克。生长季节根据长势进行叶面追肥,最后1次施叶面肥应距采收期20天以上。施肥量的确定是设施葡萄平衡施肥的关键,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约为1∶1∶1.5,施肥量依据地力、树龄、树势和产量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千克果实1年按纯氮0.25~0.75千克、纯磷0.25~0.75千克、纯钾0.35~1.10千克的标准进行平衡施肥。

(2)合理密植古浪县设施葡萄栽植行株距采用1.8米×0.8米,每亩保苗460株。树形采用单杆单臂“Y”形架,修剪要求在规范架型的前提下,以夏季修剪为主,并与冬季修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达到设施内枝叶不郁密,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葡萄植株长势健壮,降低了病虫危害的几率。

1.3控湿调温、生态抑菌、抓住环境调控关

控湿调温、生态抑菌,即创造不适宜病菌而适宜或基本适宜设施葡萄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应用生物制剂、害虫性引诱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从而达到抑制病菌发展、防止病菌侵染传播的效果。

(1)控湿调温设施葡萄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都要求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因此可以通过覆盖地膜、科学通风等办法把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晴天的第1次通风是在揭草苫后1.0~1.5小时,外界气温较高时可加大风口并延长通风时间至0.5小时;9—10月,外界气温较低时可开小风口,通风时间为15分钟,通风后再关闭风口增温。如果不是晴天,植株光合作用不强,也要在见光2小时后进行通风,不能整天不通风。这样通风既可以补充二氧化碳,也可以排出设施内一部分湿气及有害气体。第1次通风后闭棚,当温度在30℃以上时进行第2次通风。此次通风主要是降温,并且会排出大量湿气,因此通风量要大,然后温度维持在28~30℃。下午温度降到25℃时开始逐渐关闭通风口,当温度降到22℃时关严通风口。下午放草苫前0.5小时左右,开小风口进行第3次通风,时间15分钟,目的还是排出设施内的湿气,同时补充一些新鲜空气,以防设施葡萄夜间至清晨结露。

设施内葡萄浇水后的2~3天,因为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容易给病菌侵染造成机会,因此早上揭苫后应通风,以排出一些湿气,然后关闭风口增温。平时如果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大,早上揭苫后也应通风。另外,生长期间葡萄叶面喷施叶面肥后,待叶面吸收后进一步通风,以排除湿气。

设施葡萄白粉病在葡萄植株快速生长期的6—8月,设施内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40%~60%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最易萌发,而在较低温度和较大湿度下却不易发生。在设施葡萄开花结果期,白天最高温度可升至30℃,夜晚尽可能降低温度,只要清晨设施内温度不低于10℃就行,以高温低湿和低温低湿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

(2)生态抑菌结合平衡施肥,基肥大量施用生物肥料。积极选用葡萄专用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推荐使用氨基酸、腐植酸类冲施肥、生物有机复合肥及EM活性液、酵素菌活菌剂等微生物肥等辅助性肥料,同时,提倡使用添加硝化抑制剂的缓/控肥料,防止化肥的淋失、挥发损失。这样既能改善设施内土壤微生态环境,以菌治菌,降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又能平衡土壤和植物营养,达到抗重茬、减病害的目的。在设施葡萄生长期,应用武夷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葡萄植株全株喷施,增强植株体内抗性,抑制葡萄霜霉病和葡萄灰霉病等有害病菌的侵染,既可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了生态抑菌的目的。

1.4屏蔽阻菌、果实套袋、杜绝病源入侵关

(1)喷施植物保护剂代森锰锌是一种优良的保护剂,喷洒后能在葡萄植株表面形成透光、透气、具有弹性的微膜保护层,把葡萄整株(茎、叶、果、穗)封闭保护起来,阻隔外部病虫侵染、繁衍,能有效防治各种常见病虫害,其内含有的锰、锌、钙等微量元素对作物有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葡萄生长期间用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以后每隔10~15天喷1次。

(2)葡萄套袋果实套袋作为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葡萄果实套袋栽培具有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着色、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果实中农药残留、预防鸟类危害、杜绝外来病源入侵等优点。

1.5生长调节、保健抗菌、增强植株抗性关

(1)使用甲壳素肥料叶面喷施甲壳素肥料,或追肥时使用甲壳素冲施肥,连续使用,可以极大地增强葡萄植株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可以抗寒、抗旱、抗涝、抗病虫、抗药害、抗肥害、抗低温弱光等。

(2)喷植物生长调节剂益果灵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应用于多个葡萄品种,如红地球、巨峰、无核白等,表现出抗病抗寒、提质增产、果实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较为理想的效果。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它能全面调节与促进植物的生长,其主要功效为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早期发育;增强光合效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能力,提高抗逆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能力。益果灵和芸苔素内酯可以在葡萄生长期交替喷施,间隔10~15天喷1次,可达到保健抗菌、增强植株抗性的目的。

1.6清洁田园、焚烧病菌、做好人工除菌关

(1)清洁田园在设施葡萄生长期间,随时摘除残枝败叶、病叶、病果,用塑料袋包住,并封好袋口,在设施外集中深埋或烧毁。但生产上果农一般都是徒手摘,摘了拿到设施外随便扔。这种错误的做法等于帮助病菌传播,使得病害普遍发生,难以控制。

(2)焚烧病菌葡萄生长期间,若发病叶片不多或病斑不多,也可不摘除,用打火机火焰烧病部,效果更好。如果摘除病叶、病果时,好的叶、果碰到了病斑霉层,可用打火机火焰烧可疑部位1秒。如病果摘除不彻底,病果梗残留,要彻底灼烧病果梗,才能达到人工除菌的效果。

2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成效

2.1生产成本下降,质量提升带来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不断攀升,农业生产也开始面临更大的生产成本压力,设施葡萄园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农资尤其是农药使用量的减少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据初步统计,设施葡萄生产区每年可减少农药用量45%~75%,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提高10%~35%,一般每亩节本增收达200~500元,为果农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农药使用量的减少能使果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较大提高,大幅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2.2农药使用减少,污染下降带来生态效益

设施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应用通过最为直接地减少农药使用量,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盲目施药造成的流失和浪费,同时减轻了土地和水源污染,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环境质量,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3销售限制减少,市场广阔带来社会效益

推广设施葡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后,害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果农使用化学农药除虫的次数普遍只有2~3次,较以往下降幅度在50%以上,不但减少了生产投入成本,也大幅降低了葡萄果品的农药残留量,使果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拓展了高档果品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古浪县熏蒸病菌
古浪县水果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中药熏蒸治鼻炎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的克星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