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5-03-20刘发生曾健生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院校培训

刘发生 曾健生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探究

刘发生 曾健生

青年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力军,承担着大部分的教育教学任务,关系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并完善青年教师发展机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能够提高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的普适性与科学性,也更有利于寻找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帮助青年教师及早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正确道路。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

[作 者]刘发生,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

曾健生,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主要是指刚参加工作到30周岁以下的,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专业发展上仍需不断提升的教师队伍。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教学热情和进取精神影响着对科研的投入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他们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劣。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青年教师已占到教师总数的40%左右,他们担负着80%的教学任务。然而,面临着需要迅速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们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一、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办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批素质优水平高的教师,其中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这既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探索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立校之本就是要始终将培养一流人才放在首位,这就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尤其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在教学、科研、专业技能方面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应用型人才。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要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岗位教育、在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重点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并完善青年教师发展机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能够提高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的普适性与科学性,也更有利于寻找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帮助青年教师及早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正确道路。

如果教师仅凭过去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在社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难以胜任高职教育的需要,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自身的发展。

(三)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师的高原现象,消除职业倦怠

高职院校教师到了35~40岁容易产生“高原现象”,在这个阶段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这种心理与行为状态将直接导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出现认同危机,并弥散于教师的心理和行为的各个层面,从而成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这种状态与心理既不利于教师本人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原现象”,需要教师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评价自身的优势、劣势、性格、气质特点等;同时需要学校要适当引导教师,帮助教师制定行动计划,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价值,从而有效地避免“高原现象”,保持教学的积极性,所以高职院校教师树立职业生涯设计的意识,掌握生涯设计的方法,真正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通过职业生涯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消除职业倦怠。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标准

在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时发现,63%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从长远看,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同时,教师普遍认为,整个评价过程比较客观和公正。可见,评价标准是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差异分析时还发现,对于教授不同类别课程的青年教师而言,目前的评价标准对其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一差异尤其体现在专业课的评估中,因专业课太多而难以全面覆盖。因此,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特点而量身打造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当务之急。一是在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标准时,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学一线的教师的考核评价,重点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加教学成果评价中的权重。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其次才是科研,最后才是社会服务。二是对专业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应该重点考查,同时应该减少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方面如发表论文、申报课题等的要求。一方面,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展与专业相关的产学研技术开发项目,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结合实际问题更好的指导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对于教师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也应重点进行评价,进而引导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更加重视教育研究。三是应根据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不同制定两套评价标准。高职院校教师既有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也有从事专业课教学的,这两类课程的授课方法、授课对象、课程授课质量评价等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应该制定两套标准。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制定评价标准:公共基础课教师更侧重于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因此只需将评价标准侧重于这两方面;而专业课教师除了上述两方面外,还更注重自身实践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建设与提升,因而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该加强对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并在评价标准中纳入对口专业实际工作经验。

(二)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资源支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网络。培训网络的建立,对于青年教师潜能的激发、各种专业知识需求的满足、教师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培训网络既要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又要注重青年教师群体内部的多样性。目前,教育学知识不扎实、教育研究能力不高、专业实践能力欠缺是青年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此外,在年龄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上,青年教师个体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应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需求,结合存在问题,精心设计培训方案,保证培训的效果。

为此,对于如何建立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训网络,本文有以下建议:第一,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训内容应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岗前培训的效果。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应该加强。第二,教学形式多样化。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行业发展介绍会、参观访问等形式,加强教师间沟通与交流,发挥教师能动性,尽可能实现培训知识的活学活用,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第三,培训考核严格化。创新考核方式方法,注重考核试题的灵活性,同时注重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更好地鼓励及约束参加培训者。第四,保证培训的时间。青年教师要能深入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变化,转化为教学知识,必须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到企业挂职锻炼时间最好为两到三年。第五,学校应成为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推手。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如专业学习、学历进修、挂职锻炼等,并为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提供资金支持和时间保障。引导青年教师由被动参加培训转变为主动需求培训,并在青年教师间形成良性竞争。第六,强化监督指导。应设立专门机构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要求各个高职院校建立本校教师培训总体情况档案,并把这项工作纳入高职院校的考核内容。

(三)为青年教师建立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从时间维度看,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可以分为短期规划(年度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中期规划(3~5年),长期规划(8年以上)。短期规划因时间短,计划更具体,制定起来相对较容易;中长期规划因时间跨度长,可变因素多,有的还需要在过程中随时调整和修正,制定起来更加复杂。而从青年教师的成长阶段和过程看,在入职初期,主要是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教师知道自己是谁、干了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路该如何走。这个阶段的规划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接受岗前培训。在承担新的角色之前青年教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授课技巧、职业道德、学校历史等。二是实施导师制,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角色。做好中期的发展规划,由新教师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本阶段学校也应该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职业提升的培训,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主持新课程的开发,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三、结语

青年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主力军,代表着学院发展的方向和希望,从学院层面来讲,应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和发展环境,以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从青年教师个人来说,应该科学地做好职业规划,紧跟时代前进的脉搏,与时俱进,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本文系2014年度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与探索”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XJG-14-62-1)

[1]苗洪霞.新时期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

[2]颜海波,韩永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唐晓鸣,朱玲,陈松洲.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0(21).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院校培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