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节目的定位与创新——以《开讲啦》为例

2015-03-20雷慧杰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语态演讲者公开课

雷慧杰

《开讲啦》以TV2.0的方式开讲,谈话氛围轻松,语态创新独具特色,使这档深夜节目获得高收视率。当然一档栏目的成功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节目的核心主题以及内在的传播精神,符合大众需求以及传递正能量,并不断地改革创新,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技术才能持久。

一、独特的节目定位

(一)青年公开课

《开讲啦》最具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定位为“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也是中国首档电视青年公开课。在电视节目纷繁复杂的时代,中央电视台和唯众传媒致力于打造一档属于中国青年的公开课。其核心受众是“青年”,演讲嘉宾经过严格筛选,以“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为标准,如林书豪、林丹、李娜、贝克汉姆、姚明、杨利伟、邓亚萍等体坛风云人物,还有影响青年人并带给青年人正能量的著名影星们,如李雪健、张嘉译、冯远征、黄晓明、邓超、陈奕迅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每一位嘉宾从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出发,通过具有渗透力与感染力的演讲,带给青年人不只是激励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现场的青年代表们向演讲者提问题,从嘉宾身上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每一位代表都个性十足,视角新锐,问题犀利。该节目试图营造一个全新的电视语态,在这里“课堂”更公开宽泛,“老师”更平等广博,“学生”更多元自由。节目打破演讲固有的教化模式,让嘉宾更真实更有温度,青年代表更新锐、更有锋芒。[1]

(二)受众定位:青年代表

“80后”“90后”“00后”是《开讲啦》的核心受众,借鉴了国外同类节目形式,理想、价值观是《开讲啦》的最主要核心议题,主流而励志,针对受众群的特性而定制节目内容与环节。聚焦这些青年群体的困惑、迷茫、浮躁等心理,以热点公众人物为话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通过自身亲自的演讲更能传播正能量。还有一个很大的背景不容忽视,那就是“80后”“90后”“00后”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生活的人群,个性张扬,注重人与人的平等,感情表达方式多样。这样的受众群,节目制作必须符合他们的审美观,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开讲啦》的节目形式与风格,主题内容定位真正地做到了围绕青年们喜爱并且乐于参与的形式对症下药,在同类型的节目中获得成功。

(三)语言风格定位:真实真诚,轻松娱乐

《开讲啦》在这一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摆脱了束缚,摈弃念稿子的刻板模式及传统的嘉宾互动模式,摆脱固有的“演讲框框”。节目对演讲嘉宾有更具体的要求,无演讲稿和提词器,也不设演讲台,在这样的环境下,“分享”是唯一的方式,讲好自己的故事,就必然要求嘉宾在完全真实的状态中进行节目。嘉宾演讲完毕,青年代表们开始犀利地发问,这是节目的又一看点,增加矛盾的设置,在激烈的讨论中,增加节目的表现力和紧张感。节目主持人的选择也体现出轻松娱乐真实真诚的定位,撒贝宁向来是幽默风趣,节目中他总结精妙、爱插科打诨,是观众与嘉宾的“调和剂”,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主持人的轻松调侃,使得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这种轻松娱乐的语言风格,符合了快节奏的生活,适应碎片化信息的获取。如今的受众不再愿意停留需要自己去思考的节目中,而是偏爱轻松娱乐性节目。《开讲啦》迎合青年受众心理需求,360度开放的演讲环境,也让嘉宾变得轻松自如,整个节目流程制作衔接自然。

二、大胆的节目创新

(一)语态创新

《开讲啦》的核心诉求点是语态创新,制片人吴晓斌表示,这档节目的演讲、各种不同提问的语言、风格,“跟央视综合频道的其他节目相比,往前走了小半步”[2]。“不端着、说人话”一直是该节目贯彻的表达语态的方式,以期达到最轻松的语态环境,带给观众们最轻松的心灵沟通与思想碰撞。首重是节目的衣食父母,制作团队非常重视节目语态的设计与创新,十五分钟嘉宾的即兴演讲,不长也不短,时间的预留是在受众集中注意力的范围内,以及紧接着的问答环节,真实的不加修饰的语态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有思想有深度、有心灵碰撞是《开讲啦》一直坚守的宗旨,幽默活泼的话语和简练代入感强的表达体现节目的思想性,有深度地让节目在传播过程中更快速更适应碎片化的观感。每一位演讲者都有特殊的演讲方式,语言魅力最能感染观众,网络流行语的运用使得节目更接地气,符合青年受众的心理需求。还有演讲者随性的穿着,摆脱了传统节目中定制化的服装,生活化及普通化,更能反衬出嘉宾的亲和与演讲的轻松。嘉宾的分享不是光环与荣耀,而是在光环与荣耀的背后如何付出的努力,如何走向成功的过程,更注重传递给青年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奋斗的人生观。例如有一期节目中,影星成龙教观众怎么用一张小的卫生纸上厕所的画面,动作娴熟自然,并且毫无明星架子地坐在台阶上,给观众的印象非常的亲和,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让嘉宾摆脱掉明星光,与年轻人零距离接触。当看到科比,他的可爱不拘谨还有他的那种对篮球的热爱无不感染着每一个人,他的那种坚持不懈、不服输的精神,即使不是科比球迷也会被场上的他所感动。

孙玉胜在说,“把媒体的视角放低,不说大话不说空话,用观众乐于接受的平民化表达方式”。[3]电视生态呈现多样化特征,大众文化越来越普及,精英文化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就需要符合大众的需求,视角与表达都需要做出改变,才能被接受。

(二)“TV2.0”新思维

第一,“TV2.0”是电视新思维理念,是电视节目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理念,个性、体验性、互动性、即时性的是其主要的传播特征。受众是任何一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只有被受众接受的传播才是有效的传播。对电视节目制作者来说,必须面对谁是最具备活力的受众,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节目独领风骚的问题意识。节目是要做给“后来者”看,而不是做给“前面”的人看,这是典型的TV2.0特征。TV2.0要争取的受众是下一代。电视只有做给年轻人看,才有希望掌控未来。

面对TV2.0时代的到来,《开讲啦》迎合了这一时代潮流与特点,充分利用2.0时代的优势,把受众定位广大的青年人,尤其是“80后”“90后”,其中不乏上班族、大学生,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家长们。准确的定位与TV2.0的方式开讲无疑是一大电视节目的创新。但是现在纷繁复杂的电视市场上,如何让节目抢得市场先机非常困难。让节目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需要更多的创新手段,TV2.0是新的电视思维,“互联网+”时代,电视行业必须要进行融合,节目制作者转变电视思维,让节目形式、内容与观众的观感有最好的结合点,发挥互动性、个性化、体验性等特点。

第二,《开讲啦》的包装形式充分利用TV2.0的特征。整个节目的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具有TV2.0的元素。四十五分钟的时长,《开讲啦》的标识以文本框的形式多次出现,模拟网络广告的弹出方式,方式的处理又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当演讲者被现场青年代表提问的时候以及演讲者讲出精彩部分或核心观点时,屏幕下方紧接着以“批注”方式出现,这种方式强化了观众的记忆度,并给观众一个舒服的提醒方式。

第三,短视频与外景采访的播放环节是运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法来增强节目效果与氛围。以各种不同的电视手段来进行表现,不仅让节目流程更完整,也让节目更具开放性,带给观众更多的轻松娱乐感。“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与新媒体融合,《开讲啦》与观众进行微博微信互动等,制造话题感,顺应如今受众碎片化的休闲时间观看。

[1]苗春.演讲节目深夜播出 居然夺得收视头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2-18(7).

[2]杨炯.浅谈城市电视台新闻栏目思考与定位[J]黄河之声,2010(5).

[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语态演讲者公开课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会计时的话筒
“媒介技术论”语态下的宗教形态与传播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阅读自然的艺术
动词的时态、语态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