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积压库存如何再创造阅读价值

2015-03-20徐冲冲王雪丽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积压库存图书

徐冲冲 王雪丽

图书积压库存如何再创造阅读价值

徐冲冲 王雪丽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库存负荷已经成为出版产业沉重不堪的负累。不仅是传统出版社面临着库存压力,电商也有着同样的困境。出版社和电商都需要站在出版业的背景下思考处理库存积压价值转化的出路问题。本文以阅读价值再创造为出发点,从产品自身增值、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创新以及其他创新方式等途径,对电商实现积压库存价值变现的多样化途径和可能性进行思考。

积压库存;电商;创新;阅读价值再创造

[作 者]徐冲冲、王雪丽,北京印刷学院传媒与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有媒体指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年纯销售额,已从2005年的403.9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93.59亿元,而历年累积库存则从482.92亿元,飞涨到2013年的884.05亿元,库存远超销售。

同时,在《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显示,图书品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共出版图书41.4万种,同比增长4.4万种、增长12%。其中,仅新版图书就有24.2万种,增长16.6%。在2013年,共出版图书44.4万种,较2012年增长7.4%[1]。我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图书出版品种世界第一,超越美国一倍多。

在严峻的行业现状下,不仅传统图书出版社有压力,风生水起的电商依然需要面对图书库存潜在价值的实现问题。如何使得库存价值和新书价值两种资源甚至更多资源共生共存共用是所有出版企业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书产品不仅包括纸质图书,还有电子产品、音像、互联网产品等数字印刷物;盈利能力包括销售收入、还包括品牌带来的副业收入,包括广告、版权收入、出版补贴等,但是不包括税收优惠(可以做发散思维)。因此,以图书产品为主业,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图书电商,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大有作为。

基于以上介绍的背景,库存图书产品的报废应该是最后的选择,破釜沉舟,不得已而为之。关于库存积压的阅读价值再创造,我们主要从图书产品自身、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等方面,以及其他的可能形式对积压库存价值再创造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产品自身增值:价值发现与创新

“增值”不以价格的上升为依据,而是以利润的增加、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等总体价值的增加为研究目的。[2]

(一)旧书新策划

旧书新策划是给书做“整容手术”:将书脊外的三面各切一刀,换掉旧书的书名、封面和版权页,除去书边沿上的磨痕和尘灰,将旧书彻底翻新。[3]那些经过专业策划翻新过的书,在发行渠道中依然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转换的空间。很多翻新的书,其中不少在市场上有良好的表现。这些书原本有几千甚至上万册的库存,“切三刀”再策划后,全都一售而空。

(二)开发图书衍生品

我们注重对影视剧改编的探索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于依赖影视剧的“点金术”作用。书中的相关产品、商品,包括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等都是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对象。这需要经营者、运营者有一双善于观察市场的慧眼。

依附于图书内容开发的如文具、饮料、服装、电影、电视、主题公园、游戏软件等都可以是图书的衍生品。但是国内对图书产品的开发仅停留于简单的版权输出,开发形式单一,而对吸金力更强、具有带动库存销售的衍生品开发不够重视。

(三)从投资的视角进行数字化转型

电子书是数字出版最便捷的一个方式,但距离数字出版的精髓尚远。把已经出版过的纸质书转化形式放在网上销售很容易,但绝大部分不会产生真正的商业价值,应该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评价电子书及其衍生品。

如今的电子书市场早已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新技术给了内容一双翅膀。依赖数据库、电子书、阅读终端等数字技术的数字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立体化传播。在内容的表现方式上要敢于打破常规,积极寻找匹配数字出版的新的表达方式、表达手段。

总之,并非把所有积压图书产品制成电子书就可以创造阅读价值,进而实现经济价值。数字出版也要慧眼识珠,认真筛选进行出版的对象。

二、销售渠道拓展:价值扩散与传递

渠道扩展不仅是解决库存压力的途径,也是实现电商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利用电商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和新媒体的基因特性,在销售渠道进行更多样、更深入的拓展,是一个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一)大数据,价值释放新出口

在大数据时代,丰富的数据中有库存积压图书价值释放的新出口。电商可以通过后台积累的大数据对网站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以实现积压库存图书价值变现的目标。同时元数据的整合,可以很快发生改变的数字营销方式以及灵活性是消息抵达读者的关键因素。这有利于针对有效客户拓展有效销售渠道,增加商品曝光机会,增加销售机会。

(二)建立有效联系,拓展有效渠道

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就要与用户交流,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和博客,更加积极地与客户互动,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与用户保持持续的沟通,更多地了解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引导用户,为用户提供切实有用的内容和平台、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要培养和培育充满黏性的共生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中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优秀的作者资源等,并通过与数字技术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读者。

(三)互联网思维,探索价值实现新途径

在“互联网+”的渗透下,传统的零售业、酒店业、服务业、运输业等都在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被洗牌重组。无论是“挂在墙上的书”,还是咖啡图书馆的主题书目陈列、银行空间的开发、肯德基空间的开发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新方向,图书也可以只是这些店铺诸多产品形式的一种。在这些全新的空间中,我们并非是进行售卖行为,而是展示尽可能多的库存图书产品,发挥这些空间的展示厅功能。

三、营销策略创新:价值宣传与实现

在信息泛滥的数字时代,如何精确地将信息传递到消费者终端,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团队的创意思考和战略策划。

(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积压的库存并非没有阅读价值。就电商而言,增加图书的“曝光率”,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考虑图书内容品位和销售对象特征,注重网页设计,实现与读者的良好沟通。这是运用产品加服务的思路,以提高用户阅读和购买体验。

充分发挥电商的微信公众账号的作用,通过增设读者俱乐部栏目,并从积压的库存中选择书籍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推荐这些仍具有阅读价值的好书。在公众账号的福利栏目里可以同时增加图书红包,积极宣传积压的书籍,刺激购买欲望。

线下温馨的、文化味十足的图书俱乐部会员活动,可以聚焦社交网络上的“圈子力量”,让品位和兴趣相同的读者可以更近距离的交流,增强线上粉丝对于圈子的认同感。

(二)新市场,实现新价值

创造或者发现新市场是一项存在真实风险的行为。创新活动的失败,并非因为技术性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和业务。出版企业需要找到或者开发一个能通过库存积压的图书产品再创造阅读价值而获得成长机会的分销渠道商,进而去创造新市场。

实现库存积压图书阅读价值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最初的商业战略是否完美。正确的战略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与值得信赖的合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策略思维,打破经验主义

每一个行业都会有所谓的经验之谈,出版业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策略思维意味着适可而止。图书产品由于其特殊性,从选题策划到出版营销具有较长周期。而出版企业要想减少库存积压,实现阅读价值再创造并获得赢利,就必须打破经验主义,合理科学的平衡现实和预期,评估市场和读者需求。

精益管理法则中,“减少一分浪费,就是增加了一倍的销售”。库存问题,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有重要作用。因此,图书积压库存再创造阅读价值需要出版企业给予足够重视。(本文系“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企业与数字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JDJGB032)

[1]范军,张晓斌.2013—2014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2]韦林鹿.大众图书增值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温宝.库存图书的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13).

猜你喜欢

积压库存图书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图书推荐
珠三角水产品存塘积压真的大得惊人吗?千万别好心帮倒忙
波音的烦恼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页岩气体积压裂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