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双三证三阶段,综合评价五结合,素质教育贯全程——机电专业群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5-03-2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学技能职业

王 刚 戴 宇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a.院长办公室;b.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江苏 无锡 214000)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方法。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英国称为“三明治”,德国称为“双元制”,日本称为“产学合作”,俄罗斯称为“教育生产联合体”,澳洲称为“TAFE”。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出:“校企合作教育将课堂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再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和学。”工学交替是工学结合的一种方式。

1 机电专业群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起,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按照工学交替的工作思路,在机电专业群实施了“三双三证三阶段、综合评价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简称“3353”),并且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培养过程具备“3双”特征: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实施教育的“双主体”;学校的实训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环境,是技能实训的“双环境”;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教育对象具备学生和员工的“双身份”。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学习环节,采用“3阶段”方式,即“三阶段技能提升成长轨道”的培养模式。三年中,工学结合共分三个阶段实施:学校(理论)—企业(实践,4个月);学校(理论)—企业(实践,6个月);学校(理论)—企业(实践,6个月)。

第一阶段是基本职业素养培育阶段。学生在实习的同时,学院送课进厂,在企业开设职业素养入门教育、大学生心理与职场指导、法律法规基础、现场设备操作实践等课程,主要通过一线生产实习实践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并融入企业,熟悉安全管理、生产流程、企业规章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掌握现场设备的使用与操作,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组织纪律观念,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初步确立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基本职场素养。

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在企业开设的课程有生产管理与运行、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设备运行与维护。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与学院共建的技能项目课程以及企业的相关技术培训,了解企业在生产流程、设备运营与维护、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提升学生对职业规范的遵守,深化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三阶段是综合技能培养阶段。在企业开设的课程有企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综合技能实践。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真正实现“所学有所用、所用有所专”。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企业优势,从培养储备干部和技术骨干的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工学交替班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学习,具有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提前进入职场,提前接触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管理的流程。完成第一阶段实践学习后,学生将接触到的技能带入学校加以理论深化的同时,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根据设定好的第二阶段专业技能岗位所需技能,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提前讲授与之相应技能配套的专业技术课程,以便更好地在第二阶段实习过程中完成专业技能的提升。最终在第三阶段,通过学生、企业和院校三方对第一、二阶段的学习成果以及专业能力趋向,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系统、有步骤、有规律的完成综合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有利于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2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点

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单一化教学变为多元化教学。工学交替模式下教学体系的多元化不仅表现在教学活动由单一的学校独立完成变为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而且还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灵活多样。具体表现在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在教学场所方面,工学交替下的教学地点变成了由学校扩展到行业企业中,形成了一个由学校、企业共同构成的开放式的教学互动空间;在教学内容上,从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转向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共同提高,教育的内容直接扩展到企业的发展需求。从教学活动参与人员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学校教师、学生转向由企业技术人员、实践指导师傅、学生、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多方人士共同参与的大体系。在教学结果的评价方面,则由学校自主考评转向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企业考评认证与学校自主考评相互结合的方式上来。

第二,从强调职业知识的名言成分转向强调职业知识的默会成分。知识观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定位。现代知识观认为,职业知识是由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默会知识是个体或者组织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是以行为为表现形式;以经验、领悟、直觉、感悟、诀窍和默契等形式存在;是难以用语音、文字、符号、图像和公式等表达清楚的知识。在职业知识的总量之中,默会知识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工学交替模式下的评价体系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相比基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实现教师、企业师傅以经验形态存在的知识向学生个体经验的转化程度,借助特定情境的设计和个体的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的水平。

3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

这一教育模式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变得灵活多样,为适应该教学模式并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特制定“五结合”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所谓的“五结合”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对于学生的学业考核,由传统的考核方法转变为由“专业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实践评价”+“思政教师评价”+“同学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考核方法,整个评价体系紧紧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展开,以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基本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与素养。

第一,专业指导教师评价。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专业导向性,评价标准的内涵包括职业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普适性能力和相关的知识、学术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其中职业能力及其相关知识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因此专业指导教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为考勤(10%)+平时上课表现(20%)+作业(20%)+期末考试(50%),这部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30%的比重。

第二,企业实践评价。工学交替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是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的全面评价,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还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列入评价目标,而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表现恰恰能反映这方面的信息。这个评价过程由学生实习企业指定专门技术管理人员依据相关企业管理制度与法规来完成,具体为考勤(20%)+产品良品率(40%)+效率(40%)+额外增减分(比如:指导新员工),这部分通过折算后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20%。

第三,思想政治指导教师评价。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在情感、动机、信念、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能力水平方面的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在整个实习期间学院配备专职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思政教师的评价也占有很大比例,具体为思想(25%)+生活(25%)+学习(25%)+工作(25%),这部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20%。

第四,同学相互评价。同学互评旨在为学生学习提供信息反馈,通过相互评议和交流,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提高,实现参评学生的共同进步。通过学生互评,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地实现团队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具体由出勤状况(10%)、工作态度(10%)、工作能力(20%)、工作效率(20%)、学习能力(20%)、团队协作(20%)组成,这部分在整体评价体系中占20%。

第五,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并不完全局限于学生的个人行为,而是与他人评价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实现自我评价一般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评价自己,第三种方式是通过自我分析实现自我评价。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建立价值体系,有助于学生学业的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具体由出勤状况(10%)、工作态度(10%)、工作能力(20%)、工作效率(20%)、学习能力(20%)、团队协作(20%)组成,这部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10%。

通过整个教学合格以后,学生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技能证书三证,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1] 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2] 陈智强.基于“定岗双元”的高职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67-70.

[3] 柳海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9):46-47.

[4]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52-54.

猜你喜欢

工学技能职业
盐工学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