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书评*

2015-03-20

关键词:毛南族传统工艺编织

陈 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 合肥 230026)

2006年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研究室与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合作,剑桥大学人类学系设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调查研究”项目,资助广西民族大学调查5种西南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吕洁研究的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即是其中之一.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吕洁经过充分考虑,选择既具地方民族特色,又是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代表地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古周村作为调查点.通过该课题研究,吕洁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成果还被收入《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一书.近来,收到吕洁的大作——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一书,迫不及待读完,深受感动.

传统工艺,尤其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调查困难颇多.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中国各地方言的差别是进行实地调查的实际困难之一”,这困难对吕洁一样是存在的,但她能克服各种困难,多年持续调查,并形成了《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一书,不由心生敬佩.

1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一书的特色

通读《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认为该书最少有以下几个特色:

1)内容较为全面、丰富.

从书各章的目录:毛南族花竹帽的渊源、编织技艺、功能与文化、传承与传人、毛南族花竹帽的明天,即可看出该书涵盖面相当广.据了解,吕洁从2006年就开始毛南族花竹帽的调查研究,此后基本上每年都补充调查.

该书是在作者硕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研究而写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吕洁的硕士论文完稿之后提供给了环江县文化局.2011年5月,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申报材料使用了她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她研究的全面性与丰富性.

2)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是该书的又一大特点,该书除了大量的工具、工艺、花竹帽照片外,还有诸多花竹帽工艺品、邮票、各种文件、证书、活动等照片,单从照片就可看出该书是奠定在相当扎实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基础上的.

从内容上看,仅以作者探讨毛南族花竹帽的渊源为例,包括梳理史料、田野调查、艺人访谈等.

3)较为完整系统的工艺及其工艺变迁的整理.

该书较为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的流程,包括原料、工具、八大部分几十道工序、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变化等.

单从36页的“表2-1四种规格花竹帽大小所需篾片数和篾丝数览表”、第37页的“上模结形”系列图片、第38页的“织帽编花”中表层编织从第一圈编织到第十二圈编织,即可看出其工作之深入、细致.

4)较为深入的毛南族花竹帽保护与传承研究.

在分析南族花竹帽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毛南族花竹帽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关于花竹帽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与基本措施,并认为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合力才能实现,社会合力包括:政府行为保护、毛南族博物馆的特殊作用、民众自觉、艺人的传帮带、学者和研究部门、媒体宣传、旅游开发保护等七方面.单以旅游开发保护来说,作者指出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2 几点想法

该书涉足范围广,很难尽善尽美,以下谈个人的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1)一些内容可弱化.

如第三章的第二节“花竹帽与节日文化”,介绍了毛南族的若干节日,如毛南族非常独特的分龙节,但有些与书的主题相关性不大.个人觉得介绍与花竹帽相关的节日内容即可.该章第三节中的婚俗介绍也类似.

2)花竹帽与其他地区帽子比较值得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通过多地传统帽子的制作工艺比较,可更好地了解毛南族花竹帽的特点.然而,中国传统帽子非常多,为何只选取广西都安竹帽及云南草帽做比较?即使只做上述比较,似先详细介绍都安竹帽、云南草帽的制作工艺,再进行比较,读者更易于把握其异同.

3)一些表述需推敲.

如199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第6页中的“宜山县”应改为“宜州市”.

第28页“墨竹…景阳村可能还有(环江县文化馆覃自昆副馆长前两年去考察时还见有)”,前两年究竟是哪年?同页“下南乡医院的谭医师说,墨竹是比较少有的,它还有医药的功效,以前的人还拿它治病”,治什么病?具体说明更好.

第29页“手工编织一顶花竹帽颇费工时,大约需要7天时间”,不同大小规格所需时间应不同,7天编织的是多大的花竹帽?

3 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该书丰富的内容为未来毛南族花竹帽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以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以下仅举几例.

1)更深入研究毛南族及花竹帽的历史.

花竹帽编织工艺的历史起源,无文字记载可考.吕洁依据民间历代口传的“讲古”故事推测,花竹帽起源约可定于明清之际.然而毛南族有较长的历史,花竹帽又有较多用途,其历史是否只有短短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毛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对其相关历史的研究难度相当大.通过更广泛的资料收集,同时对环江不同乡村毛南族做更大量的田野调查等,可能会有更多的信息.

2)更完整的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传统编织技艺的整理.

传统工艺调查已非常完整,然而由表2-3可见,传统和现代花竹帽编织工艺有一定的区别.如能趁着老艺人谭顺美还健在,尽可能按传统编织技艺制作花竹帽,更深入地挖掘、整理传统工艺,这为未来的研究甚至花竹帽传统编织技艺的恢复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3)进一步研究毛南族花竹帽的相关民俗和文化事项.

第97页提到花竹帽技艺的传承具有保密性和禁忌,工艺要诀按师承传统,通常只在亲属、家族内进行,有些还采取师徒或继承人传承的方式,一般不传外人.惜相关内容没有展开,以师徒来说,是否有严格的拜师仪式?学徒年限?具体有哪些禁忌?

4)其他地区帽子,尤其是竹帽的广泛、深入调查研究.

该书比较了花竹帽与广西都安竹帽、云南草帽的工艺,如能更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其他地区帽子,尤其是竹帽,对其历史、工艺、民俗等进行更广泛的比较研究,可能会对毛南族花竹帽的历史、技术传播等有更多的了解,甚至对全国帽子的历史、技术传播也有更多了解.当然这是极大的课题,需要更多学者共同参与.

猜你喜欢

毛南族传统工艺编织
体验编织的乐趣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