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现状与应对

2015-03-20刘园园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

刘园园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将流动儿童定义为“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流动模式也从以前的“单一式”向“家庭式”转变。这也就使得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到2014年流动人口已达到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其中6-15岁子女随父母流动比例在2013年达到62.5%。从农村来到城市,流动儿童能否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借助其他外力的帮助,真正从心理、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对所流入城市的认同,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着重探寻这一群体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现状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1.1 流动儿童的情绪适应现状

情绪适应是指个体在融入新环境时,在情绪上对所居住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适应性过程,主要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诸多研究者针对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不同的情绪表现,在多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如自卑、敏感、孤独、心理弹性、幸福感等。郭良春在对北京某所公立学校进行的调查发现[1]部分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心理会比较脆弱,在这种脆弱的心理环境下诱发出了他们的自卑、敏感和对不公平制度的反抗倾向情绪。许庆豫在针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中也发现[2],流动儿童在经历环境变迁时,陌生的生活环境会导致他们不安全感增强,从而产生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此外,研究者的调查结果表明融入城市带给流动儿童的不仅仅只是负面情绪,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幸福感的提升,遵循“处境不适—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轨迹发展。这种家庭式流动方式保证了亲子交流时间,增进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城市良好的条件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使得他们的幸福感得到提升。可见,流动给儿童情绪带来的影响并不一定全是消极的,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时期正是其心理形成期,只要加强引导,在儿童心理弹性阶段进行适度的干预,流动儿童情绪状况将有极大可能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

1.2 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

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关于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诸多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在老师适应、学业适应、同伴关系等方面。譬如,在老师适应上,赵芳在对上海三所不同小学的适应性研究中发现[3],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存在距离感,具体表现在资源获取上的障碍,不能很好地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或者有时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等。在学业适应上,邹泓曾在其调查研究中也发现[4],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业上普遍存在自卑感,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流动儿童能力不足,更多的可能是由环境不适应或者家庭状况引起,由此可见这种学业上的不适应具有暂时性的特征。此外,张秀琴在对南京市三所学校的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中发现[5],在学校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上,城市本地儿童低于公办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上,李晓巍进行的调查分析指出[6],虽然流动儿童心理上存在不适应,但在朋友满意度这一维度上讲,两类学生群体都表现较为和谐,同学关系处理良好,但其中公立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性较打工子弟学校学生要好。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选取研究主体的不同,其结果可能也会出现分歧,总的来讲,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流入地的学校环境与软硬件设施水平都高于流出地,这样会使得流动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良性的改观,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即便是会遇到一些学习上难题,但是相比较心理问题所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来说,学校适应所存在问题具有暂时性的特征。

1.3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融入到一个新环境时,个体的心理、行为等应随之改变,以此来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主要是集中在人际关系、社会生活适应、身份认同等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流动儿童交友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交往不良、交往退缩的现象。如唐贵忠针对重庆市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7],80%的流动儿童有非常好的本地朋友,对城市和老家生活习惯的差别,84.6%的被调查儿童表示能够适应,但在课上发言与课外活动方面都不够积极,可知流动儿童在与城市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人际关系比较脆弱。虽然流动儿童对融入所流入城市有很好的期待,但是在与城市互动中,却显示出明显的排斥倾向。在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不愿意提及自己流动身份,尴尬的身份定位使得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总是产生抵触情绪。对于此,熊猛在其研究中指出[8],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流动儿童虽然从农村进入城市,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可能被城市人界定为“入侵者”,成为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夹缝人”,存在着身份认同危机。总之,流动儿童虽然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不能很快地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节奏中去,但是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只要能够增加对城市人对流动儿童的认同,对流动儿童做出合理的引导,其不良社会适应问题会逐渐减弱。

纵观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现状,对调查的负面描述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流动儿童贴上了问题标签。但是,同时应该注意到,流动儿童所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不是他们所特有的,而是在这个年龄段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由于特殊的环境使他们的问题表现的比较明显。而且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也有幸福感及满意度的提升,他们学习刻苦、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也为其赢得了不少的支持。为此本文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引导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良性发展的合理措施。

2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样的。综合已有的研究,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格特征的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譬如,李晓巍的研究证实[9],人格对城市内、外化问题行为的预测力分别达到了31%和20%,这也提示我们在对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时,应充分重视人格的作用,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张秀琴在对南京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也总结出[10],部分流动儿童,在人格的忧虑性、紧张性上比较高,在轻松性、自律性上得分相对较低。这些特征都容易使流动儿童产生缺乏自信、抑郁压抑等心理问题。刘杨对一所学校的调查也提到[11],部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性格偏内向,对新环境比较畏惧,这种个性特点严重影响了其城市适应状态,因此应极力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流动儿童。

2.2 环境变化的影响

流动儿童从农村到城市,产生的一些心理和行动上的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人处于比较陌生且没有归属感的群体中,极易诱发一些适应性问题。范兴华曾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一般儿童的比较研究中发现[12],流动儿童跟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城市里优越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碍于身份认同的模糊性使得他们在升学、医疗等方面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显然,这些都使得流动儿童对家庭外部环境必须进行重新适应。郭良春在探讨环境变化与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关系的研究中指出[13],流动儿童经历的环境变化,城市繁华和自身条件的落后,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很难积极接受新环境,这就迫使他们要在心态上加以调整,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曾守锤在其一项追踪研究中也发现[14],陌生的成长环境,父母亲无暇照顾交流,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学校里的城市同学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的不一样,甚至连语言的不通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流动儿童调适其观念和行为,以实现对新的城市环境的良好适应。

2.3 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影响是潜移默化也是最深入的。家中夫妻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对流动儿童能否很快地适应流入地城市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层面上讲,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性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栾文敬在其研究中提到[15],家庭关系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家庭因素中,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父母与孩子沟通时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毛向军在亲子依恋与心理韧性的研究中总结出[16],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地相关性。亲子关系较好的情况下,儿童心理韧性比较好,能够很好地适应城市节奏,来到城市后,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了,也能时刻享受到父母的关心,虽然父母在教育能力方面可能存在着不足,但是由于受流出地文化的影响,父母在短期内也是很难适应,由此流动子女的融合过程也是这一个家庭与流入城市不断磨合的过程,可见,孩子和父母只有共同努力,他们与城市之间的互动越来越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

2.4 社会歧视的影响

虽然流动人口给城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城市人看来,流动人口总是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城市,这种对流动群体的拒绝,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幸福感。蔺秀云在对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17],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社交焦虑、孤独感和抑郁有显著的正相关,这种不公平感会使他们产生反抗倾向,歧视知觉尤其是在流动儿童个体或群体幸福感方面具有很大的危害作用,也就是说这种知觉的存在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任云霞在社会排斥视域下对流动儿童所做的研究中指出[18],流动儿童面临着消费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的排斥。在这些社会歧视的影响中,说明城市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接纳这些流动儿童,这些社会歧视不可避免地表现在社会政策、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上,使得流动儿童与城市的互动中存在着资源上的障碍。基于群体的偏见和歧视,城市儿童无法与流动儿童平等认同,这导致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摩擦性互动,促使流动儿童游走在城市的边缘。

3 流动儿童适应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并不是流动儿童本身或者是其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由于流动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人格尚未养成,对城市适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单纯靠自己能力很难解决,因此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快融入城市,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帮助他们能够真正地和流入城市接轨。

3.1 政府需提供政策支持与财政保障

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为流动儿童提供政策支持。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升学问题,在选择学校时流动儿童不能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改革户籍制度的政策,使得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一定期限并为城市做出一定贡献之后,可以享受普通市民待遇,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消除阻碍流动儿童上学的根本性障碍,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流动儿童觉得自己是外来人口的原因,一是来自于户口的限制,二是来自于家庭的经济地位。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保障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另外,对于流动儿童所在的学校不论是公立学校还是在打工子弟学校,政府应加强财政投入,尤其是对一些打工子弟学校,国家的财政政策应该适当地倾斜,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投入,保障其正常办学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

3.2 社会各界应采取多种措施,为流动儿童提供支持

首先,注重流动儿童所在社区对其产生的影响,改变社区只单纯地注重安全、服务职能而忽视对社区内精神文化生活及教育职能的关注度。因此,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由政府出面对其进行培训,旨在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素养,这样便于对社区内流动儿童进行教育;同时社区应在获得财政投入基础上尽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等开展社区活动,用来丰富流动儿童业余生活。其次,在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中媒体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为此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正确地引导舆论。一直以来媒体对流动人口大多是负面报道,常常将流动人口归类为弱势群体,将流动儿童定义为问题儿童,这种负面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动儿童给自己的定位,使得儿童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绝对的外来人。因此,媒体宣传应增加对流动人口的积极报道,引导城市居民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流动人口,不能一直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流动儿童。

3.3 学校应营造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学校氛围

首先,在公立学校中,应该采用混合制对班级进行分配,让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一起交流学习,增强对彼此的了解,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与城市儿童的沟通中可以使流动儿童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其次,教师对待流动儿童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因此对于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校方应该做出相应规定,保证教师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另外对于流动儿童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积极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到学校生活。最后,可以进行校校合作、校家合作。流动儿童流入地往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高等教育也是比较发达的,因此学校可以争取与高校合作,用本地的人才来支持引导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深入了解流动儿童生活环境,以及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3.4 家长应转变观念,注重与子女的交流

首先,家长应该转变教育仅仅靠学校的观念,加强课下的亲子教育,给孩子温暖,给孩子足够的耐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适应城市生活。其次,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积极与孩子沟通。流动儿童在社会或者是学校中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家是他们温馨的港湾,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开导,因此父母再忙也应该尽量抽出时间跟孩子交流,用自己方式去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城市适应中遇到的困难,对子女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最后,流动儿童的父母应该顺应城市发展的潮流,着重于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即便是在本身的教育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也不要一味争强好胜,给予孩子不合理的期望而给孩子施加莫大的压力。

[1]郭良春,姚远.城市适应性研究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5):28-30.

[2]许庆豫,柴江.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J].教育评论,2014(5):39-42.

[3]赵芳.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J].社会科学,2011(3):82-83.

[4]邹泓.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8)51-53.

[5]张秀琴,张小聪.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11):68-70.

[6]李晓巍.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9):81-85.

[7]唐贵忠.重庆市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3):228-229.

[8]熊猛.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2):1800-1803.

[9]李晓巍.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6-58.

[10]张秀琴.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及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理论,2014(1):17-19.

[11]刘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7-18.

[12]范兴华.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8-39.

[13]郭良春.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J].青年研究,2005(3):22-24.

[14]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

[15]栾文敬.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26-29.

[16]毛向军,王中会.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3):50-53.

[17]蔺秀云.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9(10):975-977.

[18]任云霞.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55-56.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学校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