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从韦岗遗址的发掘成果来看凌家滩文化特质

2015-03-19刘松林王同革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溪河泥质特质

刘松林 王同革

(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安徽 含山 238100)

试从韦岗遗址的发掘成果来看凌家滩文化特质

刘松林 王同革

(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安徽 含山 238100)

2013年下半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配合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公路建设,对韦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是一处凌家滩文化小型聚落,其所表征的文化特质是凌家滩文化特质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遗迹、遗物及地理条件等方面,反映出凌家滩文化特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同时又显现出更多的崧泽文化因素,属于以环太湖为中心的崧泽文化圈。

韦岗遗址;凌家滩文化;文化特质;地域性;崧泽化

1 前言

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87年-2007年,共进行了五次发掘,多集中于墓葬区,发现了新石器时期墓葬68座,祭坛1座;后一阶段从2008年开始至今,对皖江两岸进行了大规模了调查,主要集中于四个流域,即裕溪河上中游、姑溪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及杭埠河中游,调查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1]。裕溪河上中游的调查情况表明,与凌家滩遗址同时期的聚落超过20处,周边较近处并达10多处,确证了凌家滩遗址非一枝独秀,而是由不同规模的遗址组成的聚落群。对凌家滩遗址进行了拉网式钻探,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功能布局,即居住区鎆前临裕溪河,周边围以内壕沟,壕沟外北侧为墓葬祭祀区,再北为外壕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双重环壕。对凌家滩遗址居住区、内壕沟进行了选点试掘,发现一大型圆弧形红烧土块建筑遗迹,明确了内壕沟的形制结构、走向及年代。除凌家滩遗址发掘外,为配合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连接公路的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韦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收获颇丰,发现了一些生活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生活实用器具,为研究凌家滩文化特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下文笔者就此进行试探性分析。

2 遗址发掘情况概述

韦岗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大马村韦岗组东南,西南距凌家滩遗址约2.7公里,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岗地型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3年10月中旬至12月初因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的连接公路从遗址南侧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东南边缘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示出凌家滩时期的遗迹:灰坑12个、沟1条、陶片堆2处及一批柱洞。遗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精品,多为陶器及石器、骨角等,均属生产与生活的实用器具,充实了凌家滩文化的内涵[2][3]。若从遗迹、遗物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韦岗遗址体现出较多的凌家滩文化特质,是该文化聚落的一个典型写照。

3 从遗迹方面来看文化特质

勘探及发掘结果表明,遗址岗坡为聚落核心区,岗前横跨一条东西向大沟。由于后期的不断破坏,致使遗址损毁较为严重,仅在坡前沟内发现较为丰富的凌家滩时期文化遗存。沟宽窄不一,宽度为10~30米,距现地表最深处达2.50米以上,底部形制整体呈西高东低浅缓坡状。我们通过勘探发现在沟东缘有着大片的早期淤积层,其内包含大量的螺丝壳、植物根茎等,可见凌家滩时期遗址东侧为大片水域,且岗前沟向东与水域相通,从而起到排水与防洪之作用①钻探资料存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遗址工作站。。发掘结果表明,沟内早期堆积极为丰富,文化层近7层,遗迹多分布于其内,如大批圆形柱洞处于8层下、9层下及10层下,计94个,呈西北-东南向长条状分布,与大沟走向一致,且剖面大多呈筒形平面或圜底,整体倾斜状。从平面上观察,这批柱洞沿沟走向似可分为南北两组,简报认为与栅栏有关,起防御之作用。在这批柱洞西侧发现铺垫一陶片红烧土堆,处于13层下,与沟走向一致,表面极其坚硬,似夯压而成,或为当时沟边路道。综合上述三个早期遗迹,即沟、柱洞群及陶片红烧土堆路道,我们可以推想韦岗聚落先民在岗前沟边路道行走,并在沟堤或防御设施旁临水休憩的场景,再结合沟东侧大片水域,其背岗临水的聚落特质显现无疑[2]。

遗址坡前沟口宽窄不一,不甚规则,是先人利用其地理形势、简易修整而成的一道沟渠,且向东进入大片水域,这种情形在凌家滩遗址较为多见,如凌家滩遗址两侧圩区居住遗迹,便是利用水域退去后形成的滩地及临水之条件而形成的。内壕沟两端对接裕溪河[1],同样是利用自然河流之缘故。

4 从遗物方面来看文化特质

此次发掘在凌家滩时期文化层内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其陶质、陶色较为丰富,陶质有夹粗砂、夹细砂、夹石英、夹植物及泥质。依据烧制工艺(氧化、还原、渗碳及刷浆等)可将各陶质细分为红陶系、灰陶系、黑陶系,红陶系可细分为纯红陶、灰胎红陶、红皮陶、红褐陶、褐陶、红陶刷浆等,灰陶系可分为纯灰陶、外灰内红、外红内灰、红胎灰陶等,黑陶系可分为纯黑陶、黑皮陶、外黑内灰、外黑内红、灰胎黑陶等。另发现少量的彩绘陶、白陶。

器形丰富,以鼎、豆、罐(壶)、缸、盆(盘)类为大宗,夹以一定量釜、钵、碗、杯、纺轮、饼形器、陶丸、器盖、器耳、器鋬等。其中,陶鼎多为夹(粗)细砂、夹植物陶,泥质陶较少。鼎足形态多样,有近圆锥状、长条形、麻花形、铲形、横装宽扁形等。陶豆多为泥质陶,仅有少量的夹植物陶,以浅盘、瘦高豆柄为多。陶缸多为夹石英、粗砂陶,有圜底、尖底、小平底、大平底之分。盆(盘)类以泥质、夹植物陶居多,上部多为敛口、折肩,底部有圈足、平底、圜底之分。罐(壶)类数量虽多,但多为腹部,故其细部形态不甚明晰。其它器类数量相对较少,如带宽鋬釜、筒形杯、圜底钵、球形丸、牛鼻耳、带圈足捉手器盖等。

纹饰方面,以素面为主,含有一些凹弦、凸棱、镂孔、捺窝、凹槽、刻划、戳印、乳丁、剔刻、附加堆纹(凸棱加按压花边)等。其中,陶鼎主要有凹弦、凸棱、按窝、竖凹槽、戳印纹等。陶缸主要有凹弦纹、凸棱、附加堆纹、乳丁纹。陶豆主要有凹弦纹、凸棱及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方形镂孔,个别存在刻划纹,多为对称的组合纹饰。盆(盘)类主要有凹弦纹、凸棱,个别存在附加堆纹。其它器类纹饰种类不出其上。

陶器制胎工艺主要有四种,即裸胎、刷浆、红(黑)皮、彩绘。以裸胎、刷浆为主,红(黑)皮次之,彩绘最少。裸胎、刷浆分布于不同陶质。红皮陶以泥质、夹植物陶为主,夹石英陶次之,夹粗(细)砂陶最少。黑皮陶以泥质陶为主,含有少量的夹细砂陶。彩绘多见于泥质陶,含有少量的夹植物陶,以红底黑彩为主,个别以白底红彩,多为几何纹或网格纹,多属于豆、盘或罐(壶)类器。另裸胎内有一种白陶较特殊,其陶质为夹石英,器形多为缸或罐。

从遗址出土的陶器质地、色泽、器形、制胎工艺及纹饰来看,其器形丰富、陶质多样、纹饰简洁、做工讲究,均属实用器具,多为手工制成。器类与陶质、色泽、制胎工艺、火候、纹饰均有一定的配伍关系,如主要器类鼎以夹细砂、夹植物陶为主,泥质陶相对较少,难见夹石英、粗砂陶,肩腹部多饰凹弦、凸棱,个别存在附加堆纹,足部饰按窝、竖凹槽、剔刻纹等。缸以夹石英、粗砂陶为大宗,肩部多饰以凹弦、凸棱、附加堆纹等,个别肩腹部饰以鋬。豆以泥质陶为大宗,夹以少量的夹植物陶,豆盘腹部多饰以凹弦、凸棱,豆柄多饰以凸棱、凹弦、圆形、方形镂孔,且以对称组合的方式绕其一周。另泥质豆、夹细砂鼎多用磨光工艺,极为讲究。其它器类均存在配伍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赘述[2]①陶片整理资料存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遗址工作站。。

通过将上述实用陶器与凌家滩墓地出土陶器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陶质、器形、纹饰、制胎工艺、火候等方面差别较大,即实用陶器优于丧葬陶器,具体表现在实用器具质地较为致密、器形规整、制胎工艺讲究、纹饰流畅、火候较高,而丧葬陶器陶质疏松、烧制变形、制胎工艺粗糙、火候较低[4],这在皖江流域,尚属个案。

综上可见,韦岗聚落制陶工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与倾向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凌家滩文化特质,即先人生活制陶选料多样、器形规整、纹饰丰富、工艺讲究,而丧葬品相对较差。但总的来说,均以手工制作为主,辅以慢轮修整,工艺较为原始,火候偏低。先人选用器形多样、纹饰丰富的生活陶器,既与奔放自由时代背景有关,也与器具功能、审美情趣分不开。如鼎足形态多样,其中有近圆锥形、弯曲形、长条形、铲形、麻花形、宽扁形、异形等。陶缸作为生活用具,所占陶器比例较大,有尖底、圜底、平底等。特别麻花形鼎足、异形鼎足、带流四足钵亦在其它文化分区范围内较为罕见[2]。

除陶器外,遗址还出土了少量的石器、骨角。石器主要有砺石、石凿、石锛、石斧、石饼等,其用料、工艺、器形与凌家滩墓地相似,均有使用痕迹,而丧葬陶器少见使用痕迹,这与两者的性质不同有关。至于骨角,主要有猪牙齿、猪颌骨、鹿角、鸟禽管状骨等[2]②动物骨骼存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遗址工作站。。2013年春夏,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发掘了石头圩居住遗迹,发现大量的动物碎骨,只是多呈粉末状。但笔者认为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其动物饮食结构的倾向性具备一致性,表明凌家滩先人饮食文化的地域性与倾向性。

5 从地理环境方面来看文化特质

从前几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裕溪河上中游分布10多处凌家滩时期遗址,其中有韦岗、小田、田王、钱墩、李岗、乌龟墩、大张、大庄、单王桥、小徐、杨巷等,这些小型聚落均居于高爽之处,临近裕溪河,背枕太湖山,显示出聚落间地理形势、自然资源极大的相似性。再看单个聚落遗址,韦岗前临沟渠,后枕高岗,东侧为古河道,属临水背岗形。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心聚落群,前临裕溪河,后枕太湖山,在居住区与墓地间围以环壕。韦岗遗址东南约5公里处的王坛聚落遗址,处于岗坡之上,北靠裕溪河。李岗遗址与凌家滩遗址极为相似,分属于太湖山东、西支岗南麓,南临裕溪河。钱墩、乌龟墩遗址处于岗坡之上,处于裕溪河畔。由此可见,以凌家滩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聚形式是与裕溪河上中游地理形势相对应的。

裕溪河作为主干河道,发源于古巢湖,向东连接长江,向西经古巢湖转入南淝河,与淮河及相关支流、湖泊相连,从而将长江、淮河、黄河连接在一条交通线上,最终成为一条沟通东西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及文化交流大动脉,由此促进了该区域文化的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多元、开放的文化特质。

6 结语

综上,以韦岗遗址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凌家滩文化特质,说明其特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如从遗迹方面来看,大多聚落遗址前临河道,后枕太湖山,且多处于岗地边缘,向阳、临水、枕山,往往具有防御沟或环壕。遗物方面,如生活陶器陶质、器类、烧制工艺,以及与丧葬品比较等方面均表现了与其它文化的不同,发现的骨胳以猪额骨、鸟禽类为主,夹以少量的鹿角,反映出文化的个性。石器方面,发现大量的砺石或磨石,以及大量石料,从加工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玉石文化的发达。地理环境方面,聚落遗址多处于裕溪河流域两岸,后枕太湖山。作为主干河、母亲河的裕溪河,沟通东西南北,为与周边文化的交互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从而使得凌家滩文化特质极具开放性、多元性。

但凌家滩文化特质孕于共性之中,即离不开文化分区的大背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5]一文中将全国新石器文化分为六大分区。该文化处于长江下游北岸,处于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外围。朔知先生将皖江流域与环太湖地区古文化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具有较大的共性,在崧泽时代同属于崧泽文化体系,即所谓的“崧泽化”[1]。由此可见,凌家滩文化应归于崧泽文化圈,即属于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古文化区,虽说其受崧泽文化的强势影响较大,但亦非单向,而是双向整合,如江苏张家港东山村一些小件玉饰无疑与凌家滩文化有关[6]。除受崧泽化外,凌家滩文化还与周边的薛家岗、北阴阳营、大汶口、仰韶等文化有一定的交流[4],从而最终形成具有强烈崧泽文化色彩并兼收其它文化因素的地域性文化。

[1]朔知.崧泽时代皖江两岸的聚落与文化[J].东南文化,2015,(1).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物局.安徽含山县韦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发掘简报[J].考古,2015,(3).

[3]陈小春,刘松林,朔知.凌家滩文化内涵的新收获——含山韦岗遗址发掘[N].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2014-01-17.

[4]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76、227-278.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6]南京博物院,张家港市文广新局,张家港博物馆.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2010,(8).

责任编辑:杨松水

K878.3

A

1672-2868(2015)05-0001-04

2015-07-15

2014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马科201483)

刘松林(1972-),男,江苏扬州人。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凌家滩文化。

猜你喜欢

溪河泥质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青海祁漫塔格那西郭勒泥质岩地层水敏性及其钻井液配方研究
泥质夹层的三维预测与地质模型的等效粗化表征
——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储集层为例
潘谢矿区深部裂隙发育特征的垂向测井反演分析
钟力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美丽的泗溪河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探秘神农架 第一集 香溪河上见“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