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同城化“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考

2015-03-19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集群文化产业建设

□ 柏 林

2014年8月10日,江苏省政府印发了《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作为江苏颁布实施的第一个以“同城化”为主题的区域性规划,明确提出了科学推进南京、镇江、扬州(简称宁、镇、扬)三市同城化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区。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顺应发展趋势、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推进苏南苏中现代化进程,构筑江苏乃至长三角西部综合实力强劲的经济中心,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增强南京及都市圈在更大范围内的辐射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加快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本文结合《规划》的学习理解,就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建设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在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中,除了产业链、价值链等因素影响外,作为无形之手的文化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因为文化产业是文化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潜藏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还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民族价值,而高效的文化产业集群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宁镇扬尽快形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事关该地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建树,还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以及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培育。

加强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有利于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就业与社会保障、共建优质生活圈;有利于整合公共客运资源,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为居民提供快速化、低成本的同城交通服务;有利于开展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统筹完善设施布局,基本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配置、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有利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共建,促进基本医疗卫生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优化文化体育资源配置,形成合作互动、共同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深化就业服务合作和社会保障合作,推进就业信息和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享,全面对接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和标准水平;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公共事务管理合作,推动公共事务信息共享与跨界联动。

二、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基础与优势

(一)较强的经济实力。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同属长三角,都已步入小康社会,教育现代化水平较高,人才储备充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南京、镇江又属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圈,具备了建设文化产业集群的条件。

(二)文化资源丰富。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地理区位相近、经济相融、区划相交、人文相近、文化相通,三个城市都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三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都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渊源互为依存,人文风俗联结成了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三)交通条件优越。宁镇扬三市地域连接紧密,高速网密集,长江航运相互贯通,尤其是润扬大桥、沪宁高铁以及正在兴建的连淮扬镇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使这三座城市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人流、物流,容易形成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使三个地区时空联系变得高效、通达、便利,这为宁镇扬实施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四)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宁镇扬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虽然其发展规模、产值、效益等还远不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影响和上规模的企业也不算多,但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功能布局更趋协调,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功能不断提升,潜力巨大,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同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逐年大幅提升。

(五)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宁镇扬高层为积极探索三市合作互访频繁,同时更加意识到加强区域文化合作的重要性,目前,行政区域概念正在淡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文化概念逐步凸显,共同探讨加强区域内经济文化合作发展问题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尤其以文化旅游为纽带的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正逐步向同城化消费、同城化联动方向发展。

三、推进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对现有文化产业进行系统梳理,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产业发展目标,启动并完善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当前,三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且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和细则。文化产业发展就是应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建设,积极培育拓展文化产业市场要素,通过重点扶持一批优势文化产业基地、建立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招引一批海外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一批地方文化品牌,以此建成一大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逐步形成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龙头和支柱。必须坚持以发展多元经济为着力点,注重产业链建设,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良性互动,坚持以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为载体,放眼世界,研究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价值转移的趋势,将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江苏乃至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的竞争与合作。

(二)完善文化集群产业建设的政策体系。我国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要想形成区域性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不仅要在宏观层面分清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范围,还必须划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职责与功能,同时还要强化和改善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区域内的指导、协调、管理职能,不断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从而强化文化产业集群内各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宁镇扬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政策支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开放的姿态,才能引导各类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协调,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内生机制,建立健全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协会、创意机构、研究机构等各方面相互协作机制,努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协调、监督与管理,制订和完善科学的指导原则,注重发挥文化行业协会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范化,逐步形成行业内市场定位明确、密切合作、差异发展、有序竞争的崭新格局。

(三)创新具有持久动力的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好宁镇扬同城化区域合作的政策优势,坚持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打破区域划分的束缚,将习惯性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转变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新模式。一是要以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高速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创意在内容创新和传统企业改造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大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建设力度,调配和利用好宁镇扬同城化规划发展建设资金,积极支持原创文化产品、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文化企业。三是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力度,着力打造专业开发团队,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搭建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人才互通机制。四是要合理布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同城互动模式,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特殊作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相互结合、高效联动的有机群体,进而发展成产业链完整、功能齐全、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宁镇扬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特区等,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推动高端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打造宁镇扬同城特色的文化品牌。众所周知,文化产业是一个个性特征鲜明的创意产业,一般来说文化品牌是文化的显性标志,文化品牌的无形资产有着巨大的增值效应,把文化培育成知名品牌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追求,同时也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虽然,宁镇扬同城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打造品牌,塑造品牌文化产品,已成为发展宁镇扬文化产业集群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明确特色品牌战略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充分挖掘三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价值,凝练和打造具有宁镇扬气派和活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品牌。在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开发衍生产品,利用集群优势,广泛带动诸如特色旅游、文化体育、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和交通等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文化企业在时间和空间的集聚。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职责分工日益明确,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必将不断深化,不断深化的市场取向改革必将对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重点就是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立足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文化产业集群中的拳头;对具有宁镇扬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立足做精做细,使之成为文化产业集群的精品;对创新发展的文化产业,立足做快做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集群中的亮点。

(五)构建具有浓郁氛围的同城人文关系网络。随着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加速,在推进过程中,是否与老百姓的民生紧密相连,能否将该区域建成和谐、幸福、宜居的优质生活圈和生态文明区域,同时又如何将文化产业集群的理念和方式让人民大众理解和接受,并得到广泛支持,事关事业的成败。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家协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种中介、媒介的作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博览会、交易会等进行推广传播,推动建立企业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促进学习和交流,不断增强企业之间的互通和信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新局面。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现全民参与。要坚持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每一个城区、每一个社区和乡村,不断强化区域身份同化作用,形成文化生产和消费高地,以此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对同城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以特色文化为内核的宁镇扬文化产业的集聚地和福地。

四、结语

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竞争激烈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企业为创造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的重要组织形式。可以说,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是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当前以文化产业发展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中,文化产业的全球性流动在所难免。要想真正发挥出宁镇扬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除了科学而完善的发展规划,必须充分结合本区域特点,特别是资源优势和政策安排,辅之以深刻的经济领域和文化市场的双重洞察力,还要不断凸显产业集群内核的原创性、民族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以更高水平参与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而融入经济国际化的进程,让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在新一轮的产业分工中处于不败之地。

[1]张连业,杜跃平.基于地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文化培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

[2]何娣.宁镇扬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策略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9

[3]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2005

[4]冷炳冰.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

[5]詹成大.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9

猜你喜欢

集群文化产业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