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动词习惯用法对比研究

2015-03-18王淑婷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及物动词汉英宾语

王淑婷(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汉英动词习惯用法对比研究

王淑婷
(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汉英最大的差异是汉语的“意合法”与英语的“形合法”,而体现“意合”和“形合”最充分的就是两种语言中动词的习惯用法。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汉英动词习惯用法的主要差异,能对我们中国人使用英语时防止母语负迁移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汉英动词;习惯用法;对比研究

引 言

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把第一语言的特点迁移(transfer)到第二语言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普遍现象,这种迁移影响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 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们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

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思维模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少差异,因而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也就大相径庭。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动词都是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并且它也是使用最复杂的词类之一。从表面上看,汉语动词与英语动词没有多大不同,但它们各自的习惯用法有不少差异之处。除了汉英动词在形态变化、作谓语时要求与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外,汉英动词习惯用法的主要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研究。

一 汉英的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不完全对等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及物动词,并且大多数是对等的。但也有一部分动词,在汉语中是及物动词,而在英语中则是不及物动词;而另一些动词在汉语中是不及物动词,而在英语中则是及物动词,这时我们中国人在使用这些英语动词往往就会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

不少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在英语中却是不及物动词。例如,汉语中的“歧视”、“干涉”、“订购”、“同情”、“遵守”等都是及物动词;而英语中相对应的discriminate,interfere, subscribe,sympathize,comply等却是不及物动词。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把“别歧视妇女”误译成Don’t discriminate women,把“他们常干涉别国的内政”误译成They often interfere other country’s affairs.

不少汉语中的不及物动词在英语中却是及物动词。例如,汉语中的“报仇”、“幸存”、“结婚”、“离婚”等是不及物动词;而英语中相对应的avenge,survive,marry,divorce等却是及物动词。不少中国英语学习者把“他为父亲报了仇”误译成He has avenged for his father,把“他们从地震中幸存下来了”误译成They have survived from the earthquake.

二 汉英及物动词对宾语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汉语和英语的及物动词都可以带宾语,但它们对宾语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

(一)汉英及物动词对宾语的主体或客体的要求不同

英语即使在事物本体上也要强调主客体之别,这在汉语中是不可思议的。在汉语中,宾语没有主体或客体之分;而在英语中与汉语相对应的某些动词则要求强调宾语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例如,汉语中既可用“谢谢某人”,也可用“谢谢某物”;既可以用“抢劫某人”,也可以用“抢劫某人的东西”。而英语中却只能用thank sb.for sth.不能用thank sb’s sth.只能用rob sb.of sth.不能用rob sb.’s sth.中国英语学习者常不顾英语习惯用法,把汉语习惯用法套在英语上,把“谢谢你的礼物”误译成Thank your gift;把“他抢了她的钱包”误译成He robbed her purse.

(二)汉语的施事宾语和受事宾语与英语的受事宾语问题

黄伯荣等把汉语宾语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当事宾语。通常汉语中既有受事宾语也有施事宾语,而英语中却只有受事宾语。例如,汉语中既可以用“吃馆子”、“坐沙发”,也可以用“在馆子里吃”、“坐在沙发上”。而英语中却只能用eat in a restaurant,不能用eat a restaurant;只能用sit on a sofa”,不能用sit a sofa.

(三)汉英能接双宾语的动词不完全一致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动词可以带双宾语,但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并非完全相等。有的汉语动词能带双宾语,而对应的英语动词则不能;有的英语动词可以带双宾语,而对应的汉语动词则不能。例如,汉语的“给”和英语中的 give都可以带双宾语。但汉语的“告诉”、“通知”等可以带双宾语,可以说“告诉某人某事”、“通知某人某事”;而英语中相对应的动词inform,notify等却只能带一个宾语。我们必须用inform sb.of sth.notify sb.of sth.不能用inform sb.sth.,notify sb.sth.,remind sb.sth.另一方面,英语中的cook,bake可以带双宾语,可以用cook sb.a meal;bake sb.a cake;而汉语中对应的动词“煮”、“烤”、却不能带双宾语;汉语中只能用“为某人煮一餐饭”、“为某人烤一个饼”,不能用“煮某人一餐饭”、“烤某人一个饼”。

(四)汉语动词性宾语与英语的非限定性动词性宾语

黄伯荣等认为汉语的宾语跟主语相似,也分为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可以叫名宾性动词,少数动词又只能带谓词性宾语,可以叫谓宾性动词。汉语中有一部分动词可以带动词性宾语,这样便形成了动词结构连用的形式或连动式。因为汉语是一种“堆积型语言”,重“意合”,第二个动词不需要任何形态变化,就用原形动词,而英语重“形合”,尤其是动词的“形合”特别突出。英语原形动词不能作宾语,只有非限定动词才能作宾语,其中有三种情况:

汉语中有些动词接原形动词作宾语,而英语中相对应的动词却必须用动名词作宾语。例如,汉语中习惯用“建议做某事”、“避免做某事”;而英语中则习惯用suggest doing sth.,shirk doing sth.,不能用suggest do sth.,shirk do sth.

汉语中有些动词接原形动词作动词的宾语,而英语相对应的动词却必须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例如,汉语中习惯用“决心做某事”、“保证做某事”;而英语中却习惯用pledge to do sth.,guarantee to do sth.,不能用pledge do sth.,guarantee do sth.。

汉语中有些动词用原形动词作宾语,而英语相对应的动词却用动名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例如,汉语中习惯用“宁愿做某事”、“开始做某事”;而英语中却既可用prefer to do sth.,也可用prefer doing sth.既可用start to do sth.,也可用start doing sth.

三 汉语的兼语句与英语的SVOC句

吴启主认为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这种句型的特点是:有一个名词性成分既作前动(动1)的宾语,又兼作后动(动2)的主语,这个名词性成分叫做兼语式。有人反对把汉语的兼语式与英语的复合宾语进行对比;有人则赞成这种对比。众所周知,英语的非限定性动词是动词的非谓语形式,而汉语的连动结构及递系结构(即兼语式)是复杂谓语的两种格式,二者并不是彼此相当的语言单位。因此,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是明显不合适的。我们认为,虽然汉语的兼语式和英语的复合宾语不完全对等,但从汉学家和英语专家的描述来看,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尤其是从教学角度看,从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来看,这种对比是十分有益的。汉语用兼语句时,英语有几种不同的 SVOC搭配形式。

1.英语用SVOC句,C为带to的动词不定式。例如,汉语中习惯用“要某人做某事”、“命令某人做某事”;而英语中习惯用want sb.to do sth.,order sb.to do sth.,不能用want sb.do sth.,order sb.do sth.(说明:只有英语的感官动词和使役动词带宾语补足语时与汉语的句型相同。)

2.英语用SVOC句,C为带to的动词不定式或介词短语,且意义无差别。例如,汉语中习惯用“劝说某人做某事”、“引诱某人做某事”;而英语中既可用 persuade sb.to do sth.,coax sb.to do sth.,也可用persuade sb.into doing sth.,coax sb.into doing sth.,但不能用persuade sb.do sth.,coax sb. do sth.

3.英语中用SVOC,C为介词短语。例如,汉语习惯用“骗某人去做某事”、“吓唬某人去做某事”;而英语中既不能说deceive sb. do sth.,frighten sb.do sth.,也不能说deceive sb.to do sth.,frighten sb.to do sth.,必须说deceive sb.into doing sth.,frighten sb.into doing sth.

四 汉语的谓词性主语与英语的非限定形式做主语

黄伯荣等认为汉语主语也可由谓词性词语和一部分主谓短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而英语中动词的任何限定形式(finite forms)或原形动词是不能做主语的,只有动词的非限定形式(non-finite forms)才能做主语。例如,汉语中可以说“提高生产靠技术”、“吃饭是必不可少的”;而英语中却不能说 Raise production depends on technology.Eat is indispensable.Go there is unnecessary.必须说Raising production depends on technology.Eating is indispensable.

五 汉英瞬间动词与时间状语连用问题

英语的瞬间动词是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的。在汉语中,从表面上看,瞬间动词可以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吕叔湘认为,因为表示时间长短的词放在动词后头,还可以表示一个动作完成之后已经有多久。例如,“我来了三年了”

不是“来”这个动作持续三年,而是从我来到算起已经三年。

正是这种表面现象导致中国人用英语常出错。例如,汉语中可以用“他们结婚十年了”、“我收到你的信一个星期了”;而英语中却不能用 They have married for ten years.I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for a week.必须说It’s ten years since theygot married.It’s a week since I received your letter.

结语

以上我们就汉英动词的习惯用法进行了初步的对比。虽然上述所论述的只是管中窥豹,但仍然可见一斑,它们足以证明,如果我们不懂汉英动词的习惯用法的差异,在进行英语表达时就会套用母语模式,出现误用。因此,我们希望,该文一方面能对汉英动词对比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为我们中国人使用英语动词防止母语负迁移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1]毕继万.汉英句子结构与思维方式[A].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黄菊泉.关于英汉语法比较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4).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分析与翻译中的“信”[J].中国翻译,2002,(4).

[7]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9]吴志高.英语习惯用法的语义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张京华)

H059

A

1673-2219(2015)11-0157-02

2015—09—13

王淑婷(1965—),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及物动词汉英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s 1~6复习小结